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历史 > 穿越成正德,朕要改写大明剧本 > 第40章 :寸步不让,盐梅和羹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看着王岳迈出轻快的步子,走出文华殿,朱厚照脸上的担忧之色,瞬间消失。!萝`拉?暁+说^ _蕪`错/内.容_

他快步走到桌案前,开始书写。

等书写完毕,朱厚照喊来谷大用。

“你带两个亲信,带着朕的旨意和信牌,去南京一趟,替朕带一个人回去。”

谷大用见朱厚照面色凝重,又是信牌,又是旨意,心中有些好奇。

“不知陛下要带谁?”

“你打开看看,自然知晓。”

谷大用打开旨意,看到圣旨上的那两个字之后,瞳孔瞬间瞪大。

谷大用合上圣旨,用了许久,才平静了心神。

朱厚照缓缓说道:“一路上要日夜兼程,不得有一刻停留。

把这个人带回到皇宫之前,朕不想任何人知道此事,若有人知道了此事,朕绝不轻饶。”

谷大用神色凝重,缓缓应道:“陛下放心,奴婢要是办不好这件事,奴婢就提头来见陛下。”

朱厚照缓缓点头。

“速去办吧!”

谷大用有些担忧。

“如今文官逼迫皇爷日盛,奴婢担心皇爷的安危。”

“不必担心,留下几个亲信,守在朕身边即可,朕料定他们不敢把朕怎么样?”

“可是……”

“没有可是。”朱厚照打断了谷大用的话,“速速前去,不得有误!”

谷大用不敢耽搁,向朱厚照行了一礼,就急匆匆离去。/r+u\w!e+n¢.·n+e,t′

刚才朱厚照故意装作为难,给王岳留下要处置刘瑾的假象。

然后顺势让王岳和李荣去文渊阁规劝内阁。

按照朱厚照对几人的了解,内阁必然不会同意让刘瑾等人放逐南京。

原因很简单,处置刘瑾,自己是不得己而为之。

若假以时日,形势缓和,很有可能将刘瑾等人重新召回,到那个时候,恐怕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从刘健的角度来说,刘瑾等人必须斩杀,只有这样,才能防止死灰复燃。

让王岳前去规劝,不过是朱厚照的缓兵之计。

如今己经退无可退,他需要用几天时间,来布局所有的一切。

自己要在短时间内,逆风翻盘,必须使用非常手段。

朱厚照在心中默默盘算。

十天,最少需要十天,自己的构想,才能达成框架。

内阁都是老狐狸,朱厚照不确定会不会在短时间内识破自己的意图。

他只能争分夺秒,小心翼翼。

……

……

我有一段情呀,唱畀(给)拉诸公听,诸公各位静呀静静心呀……

文渊阁内,谢迁轻哼着江南的不知名的曲调,态度闲适。*萝¨拉,小.说· ?埂¢新¢罪`全+

刚才在文华殿上窘态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闲适和喜悦。

“虽然伶牙俐齿,可到底是年轻啊。”

谢迁饮了一杯茶,继续说道:“死了一个御史,若不及时处置谷大用,如何平息众人怒气?”

这件事拖的越久,处理起来就越复杂。也就意味着陛下要做出让步越多。

到时候,陛下心中刚想推行的度田,必然会胎死腹中。

想到家中万亩良田,谢迁脸上的笑意愈浓。

想到刚死去得御史,谢迁脸上露出一丝异色,不过他很快恢复正常。

“太史公曾言道,人或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蒋御史为天下生民保住了良田,可为不朽!”

“于乔,御史被害,陛下如何决断?”

刘健还没有进门,声音就传了过来。

谢迁收起笑意,脸上浮现了几分悲伤。

“元辅,陛下袒护内官,说文官意图逼宫,谷大用不但无罪,反而有功。”

刘健走了进来,双手微微颤抖,走到几案前,猛地拍了一下桌面。

一声闷响,震耳欲聋。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李东阳紧跟在刘健身后,见刘健如此气愤,只能轻声相劝。

“元辅切勿动怒,大明政事都要依靠元辅,若是伤了身子,就得不偿失了。”

刘健缓缓松开握紧的拳头,沉默片刻,才吐出一口粗气。

“陛下如此顽固,当真毫无道理。

宾之,于乔,随我去面见陛下。

若是陛下不肯谏纳忠言,就别怪我等不留情面了。”

谢迁接话道:“元辅所言极是,正该如此!”

三人刚准备向外走去,却见李荣和王岳走了过来。

李荣自从弘治朝开始,就是进入了司礼监。

如今虽然年老体弱,少理政事,但毕竟是司礼监名义上的一把手,司礼监掌印太监。

几人一番见礼后,李荣缓缓说道:“王岳,陛下的圣意,给几位阁老详细说一遍。”

王岳点头,缓缓将朱厚照交待的话说了一遍。

刘健听完,面色冷冽。

“将刘瑾放逐南京,我绝不答应。

此人奸猾无比,若不将他斩杀,难保他不会死灰复燃。”

谢迁接口道:“此人心机深沉,深的陛下欢心,仅仅将他调入南京,必不可行。”

来文渊阁之前,李荣就知道这件事十分难办,要不然陛下也不会指派自己前来。

“两位阁老,刘瑾一旦罢黜,放逐南京,哪还能有机会回来?

两位阁老都是几朝老臣,见过放逐的宦官,不比我少,可曾见到有人被重新重用。

我们宦官与你们读书人不同,讲究暂时蛰伏,东山再起。

南京对于我等来说是死局,是墓地,放逐南京,只能自生自灭,别无他途。

如今陛下己经做出让步,阁老也应该适可而止。

要不然一首争论不休,与大明政事有害无益。”

李荣这番话,老成持重,言辞恳切,本以为刘健会顺势做出一些让步。

谁知道他眼神冰冷,没有丝毫退让之意。

“诛杀刘瑾,正是为了大明政事……

若不将此人诛杀,只是简单将他们放逐,难保后世宦官为了投机取巧,走刘瑾的老路。

既然要处置此事,要这彻底杜绝这种现象。”

如何杜绝这种现象,刘健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杀一儆百,以儆效尤。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只有这样才能一劳永逸,让内官再无任何杂念。

在刘健的固有意识中,不但刘瑾需要诛杀,就连司礼监也不该存在。

一个奴婢,侍奉好皇帝的衣食住行,就行了。

总想着迷糊皇帝,沾染权柄,其心可诛!

我受先帝遗命,辅助陛下,若是不能帮陛下摒除奸邪,让大明重回正轨,我有何面目去先帝于地下

李荣缓缓摇头,有些无奈。

“若是陛下不肯让步,刘阁老又该如何?”

“据理力争,有死而己!”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