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百年一瞬,初心不改
李阳八十大寿那年,华国迎来了一场跨越万里的庆典。o咸+鱼?看
波斯国王带着公主亲自前来祝寿,献上了用纯金打造的“丝路通途图”,图上用宝石镶嵌出从朔州到波斯的每一座驿站;中原的皇帝(已是当年李靖的曾孙)派来使团,带来了《华国百年纪事》,里面详细记载了李阳治下的每一项功绩;南洋诸国的使者乘船而来,船舱里装满了胡椒、香料和珍珠,说是“谢华国稻种之恩”。
寿宴设在朔州新建的“万国礼堂”,穹顶镶嵌着波斯琉璃,地面铺着中原云锦,四周摆放着草原的毡毯,一百多个国家和部落的代表齐聚一堂,却没有丝毫违和——他们说着掺杂着华国方言的通用语,互相举杯,谈论着贸易、医术和庄稼,像多年未见的老友。+8`6*z?h_o′n¨g·.-c!o*m,
李阳穿着一身素色长袍,坐在主位上,阿依莎坐在他身边,头发已如银丝,笑容却依旧温暖。小曾孙李禾(李稷的儿子)趴在他膝头,拿着波斯公主送的琉璃镜,好奇地照来照去。
“曾爷爷,他们都说您是活神仙呢。”李禾奶声奶气地说。
李阳笑了,摸了摸曾孙的头:“爷爷不是神仙,只是运气好,遇到了一群想好好过日子的人。”他看向台下,念安已是两鬓染霜的老者,正和刘月、周豹一起,向各国使者敬酒;李稷站在商队的人群里,用流利的波斯语和西域商人讨价还价,像极了当年的刘承。
寿宴过半,波斯国王起身举杯:“当年,我祖父说华国是‘东方的太阳’,今日一见,果然如此!李王陛下用百年时间,让荒漠变粮仓,让战火变通商,这份功绩,当受万国敬仰!”
“敬李王陛下!”各国使者齐声举杯,声音震得琉璃穹顶嗡嗡作响。±o?白]马??书%¨院_;t \&?已?发?)?布>最?新`章·(节|
李阳缓缓起身,举起面前的茶杯(他早已戒酒,只喝阿依莎泡的薄荷茶):“我这一生,只做了三件事:让百姓有饭吃,让孩子有书读,让大家能安稳过日子。华国能有今日,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在座每一位,是天下所有想好好过日子的人,一起拼出来的。”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窗外——超级稻田已经连成了片,从朔州一直延伸到天边,金色的稻浪在风中起伏,像在诉说着百年的故事。
“今日,我有一个心愿。”李阳的声音平静却有力,“愿天下再无战火,愿稻种能播撒到每一片土地,愿孩子们永远不必知道饥饿和恐惧的滋味。”
“愿天下无战!”“愿稻种满天下!”
呐喊声此起彼伏,从礼堂传到朔州城,传到草原,传到西域,传到每一个有华国印记的角落。
【这或许是系统最后的回响,又或许,只是这片土地最真诚的心跳。】
寿宴结束后,李阳没有留下任何遗嘱。他只是牵着阿依莎的手,沿着夕阳下的田埂慢慢走,像无数个普通的黄昏一样。
“还记得刚到北疆时,你说要让这里的人吃饱饭吗?”阿依莎轻声问。
李阳点头:“记得。那时候哪敢想,能看到今天这样的日子。”
“不是不敢想,是你一步步做到了呀。”阿依莎靠在他肩上,“你看那片稻子,那座城,那些孩子……都是你种下的种子,长大了。”
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几乎要融入金色的稻浪里。李阳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但他丝毫不惧——因为他种下的种子,早已长成了参天大树,庇护着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
数日后,李阳在睡梦中安详离世。
消息传出,华国上下缟素,各国使者自发在朔州城外立碑,碑上用不同的文字刻着同一句话:“他让世界知道,和平与温饱,才是最伟大的奇迹。”
多年后,李禾站在李阳的墓碑前,手里捧着一碗新煮的米饭,轻声说:“曾爷爷,您看,今年的稻子又丰收了。您当年的心愿,我们一直记着呢。”
墓碑后,超级稻的稻穗在风中轻轻摇曳,像在回应,又像在诉说——那些关于初心、关于坚守、关于一代代人接力前行的故事,永远不会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