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玄幻 > 李大哥的种田争霸路 > 第24章 星火燎原,与光同行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第二十四章 星火燎原,与光同行

公元3024年,地球联盟举办“改变世界的十大发明”评选,土豆种植技术以绝对优势位居榜首。¢q\i!u*s-h¢u?b·a′n¢g,.¢c_o¨m`

颁奖礼设在新洛阳城的“文明博物馆”,主持人站在全息投影前,身后是李阳手持土豆的影像,清晰得仿佛能触到他粗布衫上的褶皱。

“三千年了,”主持人的声音带着敬意,“从大夏国的第一块土豆田,到如今遍布全球的垂直农场;从解决饥荒的救命粮,到太空种植的先锋作物,土豆改变的不仅是人类的食谱,更是文明的轨迹。”

全息屏幕上,闪过一幕幕画面:

- 古代农民在田埂上祭拜青铜土豆;

- 郑和船队向异域传递种子的身影;

- 近代科学家在实验室改良土豆品种;

- 宇航员在火星土壤里播下土豆种……

最后定格在一张照片上:战乱地区的孩子们,捧着热气腾腾的土豆汤,眼里闪烁着希望的光。`看^书¨屋¨ +最^新!章·节?更·新?快/

“而这一切的起点,是三千年前景的那个午后,一个叫李阳的年轻人,在李家村的土地上,埋下了第一颗种子。”主持人抬手,指向台下一位白发老者,“接下来,有请李阳先生的第78代后裔,农业科学家李星禾女士,为我们讲述‘土豆精神’的传承。”

李星禾走上台,身上的工作服还沾着泥土——她刚从月球农场赶回来。“大家好,”她举起手中的基因测序仪,屏幕上显示着土豆的基因图谱,“这是现代科技下的土豆,可它的核心基因,依然带着三千年前景的印记。ˉ看~*书ee:君2? (;免>{费\$/阅×读t`”

她切换画面,调出那本流传千年的《李阳农书》:“先祖在书里写过,‘种地没有捷径,无非是看天、看地、看人心’。今天的农业科技再发达,也离不开这三个‘看’。”

台下掌声雷动。有记者问:“李女士,您认为李阳先生最伟大的发明是什么?”

李星禾笑了,指着窗外:“不是土豆,是‘共享’的智慧。他当年把种子分给村民,后来我们把种子传到世界,现在,人类正携手在其他星球种植土豆。这种‘让更多人过得更好’的信念,才是最珍贵的发明。”

颁奖礼结束后,李星禾来到文明博物馆的“初心堂”。三千年过去,这里的展品依旧完好:半块土豆饼、土豆花手帕、赵三的日记……还有那行“民心即天心”的笔迹,墨迹如新。

她从包里取出一个小盒子,里面是月球农场收获的第一颗土豆,表皮带着淡淡的月尘痕迹。她小心翼翼地将它放在展台上,与三千年前景的土豆饼并排摆放。

“先祖,”她轻声说,“您看,我们把种子种到月亮上了。”

全息投影里的李阳,仿佛笑了笑。

当晚,新洛阳城的“时光广场”上,举办了一场特殊的灯光秀。无数光点汇聚成流动的“土豆长河”,从远古的李家村流向未来的火星基地,沿途闪过无数张笑脸——耕种的农夫、守城的士兵、远航的商人、实验室的科学家、太空的宇航员……

一个孩子指着光河问:“妈妈,那些光点是什么?”

妈妈抱着他,望着璀璨的光河:“是希望的种子,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是我们和先祖之间,永远不断的联系。”

光河的尽头,李阳的身影渐渐清晰,依旧是那个捧着土豆的青年,对着所有人大声说:“吃饱饭,好好活,把日子过成自己喜欢的样子——这就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未来。”

灯光熄灭时,广场上响起自发的合唱,唱的是那首流传了三千年的歌谣:

“一颗种子落土中,

长出希望千万重。

吃饱饭,暖烘烘,

天下太平乐融融……”

歌声里,李星禾仿佛看到,三千年前景的那个午后,年轻的李阳蹲在田埂上,看着刚埋下的土豆种,眼里闪烁的光,与此刻广场上的星光,与月球农场里土豆苗上的露珠,与火星基地温室里的灯光,一模一样。

那是生生不息的希望,是薪火相传的温暖,是人类文明最动人的底色。

而这一切,都始于那颗小小的土豆种,和一个简单的心愿。

传奇,永不落幕。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