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玄幻 > 李大哥的种田争霸路 > 第23章 时光回响,初心不改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第二十三章 时光回响,初心不改

大夏国三百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土豆瘟病”席卷了北方。~o÷完?/本e神Dt?站|μ? ÷}更~§?新,|!最??_全ˉ÷

叶片枯黄,根茎腐烂,曾经高产的土豆成片倒伏在田里。农夫们跪在田埂上痛哭,捧着腐烂的土豆喃喃自语:“怎么会这样……李公留下的金疙瘩,怎么会生病……”

消息传到洛阳,朝野震动。年轻的君主李泓在朝堂上拍了桌子:“传旨!让农科院的人立刻去疫区,查清楚病因!调国库的粮食支援灾区,绝不能让百姓饿肚子!”

他回到寝宫,翻出那本传了十代人的《李阳农书》,手指抚过李阳手绘的土豆图谱,忽然想起幼时祖母讲的故事:“太爷爷说,种地哪有一帆风顺的?有虫了除虫,旱了浇水,病了就找治病的法子。慌没用,得想辙。”

次日,李泓脱下龙袍,换上粗布衫,带着农科院的学者直奔疫区。

田间地头,白发苍苍的老农拉着他的手哭:“陛下,这可是咱们的命根子啊……”

李泓蹲下身,捡起一块发病的土豆仔细查看,又翻看土壤样本,忽然对学者们说:“你们看,疫区的土壤偏酸性,而李阳共主的书里写过,‘土豆喜中性土,酸了就撒点草木灰’。¢看¨书¢屋! ~首′发\会不会是土壤出了问题?”

学者们眼睛一亮,立刻取样化验——果然,疫区土壤的酸碱度远超正常范围。

“还有,”李泓指着田埂边的杂草,“这些草和土豆长得太近,怕是争夺养分,还藏了病菌。李公书里说‘要勤除草,给庄稼透气的地儿’。”

他当场下令:“一、给所有土豆田撒草木灰调节土壤;二、清除田间杂草,集中焚烧杀菌;三、从南方调抗病害的土豆种,立刻补种!”

百姓们见年轻的君主亲自下地查病,还能背出李阳的农谚,顿时安下心来,跟着官府的人一起抢救庄稼。

三个月后,南方的抗病害土豆种在北方扎根发芽,绿油油的叶片舒展在田垄上。老农们看着新苗,对着洛阳方向深深鞠躬:“李公保佑,陛下英明啊!”

李泓站在田埂上,看着恢复生机的田野,对身边的太子说:“你看,先祖留下的不只是种子,是遇到问题不慌、解决问题的法子。?5¨4,看\书¨ ^更-新+最.全·这才是真正的传家宝。”

太子似懂非懂地点头,伸手触摸叶片上的露珠,冰凉的触感让他想起书里的话:“万物有灵,土地有情,你对它用心,它就对你尽心。”

此时的欧洲,一场关于“土豆起源”的争论正在学界发酵。有学者说土豆原产美洲,有学者坚持来自东方大夏。双方各执一词,直到一批唐代的敦煌文书被发现。

文书里,有篇不知名文人写的《李阳传》,详细记载了他“贞观初年自异域归,携薯种三枚,教民种植,数载而成”的经过,还附了幅土豆的素描图,与大夏农展馆的壁画如出一辙。

争论就此平息。英国皇家学会特意致信大夏朝廷:“感谢贵国李阳共主的无私,土豆不仅养活了我们的人民,更让我们明白,文明的交流,始于让彼此活得更好。”

李泓回信时,附了一包最新培育的“四季土豆”种:“正如先祖所言,‘好东西要分享’。这些种子可在四季种植,愿贵国百姓再无饥寒。”

数年后,李泓在农展馆的扩建工程中,发现了一间尘封的密室。

密室里没有金银珠宝,只有一张木桌,桌上摆着几样东西:

- 半块风干的土豆饼,边缘还带着牙印;

- 一张苏婉儿手绣的手帕,上面绣着小小的土豆花;

- 一本赵三的从军日记,最后一页写着“跟着李大哥,这辈子值了”;

- 还有个破旧的系统面板仿制品(后来才知是李阳亲手做的模型),上面用毛笔写着“民心即天心”。

李泓看着这些寻常物件,忽然明白了先祖的力量来源——不是什么神秘的系统,而是对生活的热爱,对身边人的牵挂,对“让大家吃饱饭”这个简单愿望的执着。

他让人将密室改造成“初心堂”,对公众开放。无数百姓走进来,看着那半块土豆饼,听着导游讲“李公当年和村民分食土豆饼”的故事,纷纷红了眼眶。

有个孩子问父亲:“爹爹,李阳共主为什么能被人记三百年?”

父亲指着初心堂的匾额——上面是李泓亲笔题写的“初心不改”:“因为他做的事,都是咱们老百姓最需要的事。记住他,就是记住,不管日子多好,都不能忘了‘吃饱饭’有多难,不能忘了帮过咱们的人。”

时光荏苒,又过了千年。

人类进入了星际时代,飞船在宇宙中穿梭,可“土豆”依旧是太空舱里的必备食物。

有位大夏裔的宇航员,在火星基地的试验田里收获第一颗火星土豆时,对着地球的方向敬了个礼。她的防护服上,印着李阳的画像和那句跨越千年的话:“吃饱饭,才有力气闯天下。”

基地的广播里,正播放着历史学家的讲座:“……李阳的伟大,不在于他建立了一个王朝,而在于他证明了一个真理——改变世界,不必靠惊天动地的壮举,有时,一颗种子,一份初心,就足够了……”

遥远的地球上,洛阳农展馆的初心堂里,依旧人来人往。

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孩童,挣脱母亲的手,跌跌撞撞地扑向展台,伸出小胖手,轻轻触摸那半块风干的土豆饼。

阳光透过窗棂,照在孩子和展品上,仿佛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那颗最初的种子,早已在时光里长成了参天大树,而树下的人们,永远记得它扎根的地方,记得那个让它发芽的初心。

传奇从未落幕,因为它早已化作了文明的基因,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血脉里,生生不息。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