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辆马车还一前一后的并排停在街上,卫芜音等青桐奉命去带走仲月行,才重新看向萧斐,眼神一瞥他的那辆马车:不解释?
萧斐则往仲月行消失的方向瞥一眼:不谢我?
卫芜音一顿,“唰”的一下放下车帘,眼不见为净。?零/点`墈.书+ -醉′辛′章`结`哽¨鑫^快¢
这个动作的意思,萧斐也看懂了。
多、管、闲、事。
他摇头浅叹一声,也回身上车。
……
参加过金明池的筵席,那些来京述职的外地官员一直紧绷着的弦终于得以放松。
相比那些官员,官眷这边的走动明显更要频繁。
在宫宴之前,她们已经自发的办过几场小宴席,相互之间熟识了不少,等到宫中接风宴正式开宴时,那些交好的官眷们相互约好出门的时辰,结伴而来。
卫芜音前一晚住在了宫里,仍是住在她原来住着的凤阳阁。
临进宫时,绿拂一脸凝重的来报,说绿朱回来了。
绿朱前些日子奉命在高陵县一带打探情况,这次回来,便是因为探出一些消息。*看`书.屋` ?追¨嶵?欣.章^結~
她在回来的路上,已经将这次的事写在密信中,告知卫芜音:
经查,高陵县的确出现了一桩疑案,一名身份不明的女子被人抛在距高陵县外不远的林子里,是个路过的樵夫发现不对,飞跑着报去县衙。
此案由高陵县法曹闻野受理,但一直到目前为止,仍查不到这名女子的身份,看上去应该是有人故意将能证明这女子身份的东西抢走销毁了。
因为高陵县附近没有能救治她的郎中,卫芜音疑心此女与温卿予有关,让绿朱将人带回。
绿朱在接到京中回信以后,秘密将这女子带回,同时也带回了高陵县法曹誊抄的卷宗。
当时宫门就快落锁,卫芜音让绿朱尽快着人救治那名重伤女子,自己则带上绿拂,拿着卷宗进宫查看。
写卷宗的人,单看字迹就给人沉稳之感。
卫芜音将卷宗上的内容看过一遍,又把那女子出事的日子与温卿予被青桐撞见的日子做对比,两边正对得上。
这案子说难也难,说容易却也容易,只要那女子能够清醒,问明她事发时的情况,这案子就能告破。_卡¨卡`晓_说?蛧~ ^首·发_
但难的是,那女子伤在头部,若没有良医救治,只怕会再难醒来。
所以要想知道出事女子是否与温卿予有关,还是要先等她醒来。
想到这里,卫芜音随手拢起卷宗。
目光不经意的一瞥,正瞥见卷宗后面的落款处,法曹的名字。
让她正在收拢卷宗的手一顿。
这法曹名叫闻野。
第11章
卫芜音对闻野这个名字有些印象。
前世她曾有耳闻,高陵县一位名叫闻野的法曹破获过一起悬案。
此案自事发时算起,一直到结案,共计六年,期间物证寥寥,人证更是难寻。
高陵县知县一度想将这案子搁置,但这位法曹则坚持认为一切行动皆有痕迹,之后果然顺着蛛丝马迹一路查到了凶手。
可惜就在他带着关键物证以及人证回高陵县的路上,他与人证均意外身亡。
这件事传到京中,听者无不扼腕叹息。
算算日子,前世那悬案似乎就是发生在现在这个时候。
卫芜音直觉前世的悬案就是如今卷宗上所写的这一桩,这样推测来看,温卿予的身上一定藏有一个大谜团,甚至这个谜团一旦被公开,对他而言就是灭顶之灾!
然而这一切到底都是猜测,真相如何,还是要等那名受害女子醒来。
……
后半夜下过雨,到隔日放晴时,天光明媚,宫中各处的花木被雨水浸润过,看着也格外喜人。
卫芜音因着昨夜是歇在宫里,今日一早收拾妥当,便前往福临殿给太后请安。
今日这场由太后亲自主持的接风宴要到午后才开始,宴上主要是考评各家女儿的文采,彩头儿定了三档,除此之外,文采最出众的那一位,会得到太后亲赐的凤钗。
凤钗的意味不言而喻,本朝储君虽年幼,但宗室里不乏适龄郎君,若能与宗室结亲,也是一件脸上有光之事。
听说这几日,各家都在加紧挑选衣服首饰,京中奇珍也被一扫而空。
卫芜音原本对这场接风宴没什么期待,前世她因为意外见到秦嫣,心中添堵,离席很早,事后也并未听说有谁得到了凤钗。
只知道,自那场接风宴过后,几乎有一半的人家都开始着重培养起家中幼女,意图为将来太子选妃做打算。
但是今日不一样,她打算观察秦嫣的反应。
如果温卿予当真在高陵县做过什么事,秦嫣时时与他待在一起,应该能意识到些什么。
因为想着这些事,她在次都堂时就显得有些心不在焉,两次票拟时,都被杨仆射以咳嗽声提醒。
议过事,杨仆射等人交谈着往宫外走,卫芜音和萧斐不知不觉的都被落在后头。
她是琢磨着温卿予和高陵县疑案的关系,萧斐却不知因为何事。
快走出长庆门时,时辰已近午时。
午后那些官眷就会陆续进宫来参宴,卫芜音也需要尽快回凤阳阁,换一身宴席间穿的衣服。
余光里忽见萧斐还走在她身侧不远的位置,她快,他也快;她放慢脚步,他便也踱着步子。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14看书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