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GL文 > 帝姬难养 > 第151小章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这萝卜条算起来,比吃肉都贵!也就是林家发财了,舍得这么霍霍银子。+l/a+n\l_a¨n^w\e¨n+x!u^e^.\c¨o~m¢

林家的葵菜,一部分晒成菜干,另一部分积酸菜。

葵菜晒蔫吧,开水中烫一烫,立刻过凉水,拧干水分码在大陶缸里。

中间看着厚度加盐,码得满满的,加凉开水,最上面用大石块压住,三周后就能吃。

吃的时候洗去盐,切丝炒,炖肉都好吃。酸味纯正,开胃解腻去腥,一样能吃到第二年夏天。

这次柳树村跟着学的人就多了。一缸酸菜用半斤盐,做五天豆腐的钱,吃得起。

教导监督盘炕的村里人,陆陆续续回来时,林家陶罐里的柿饼,覆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霜。

早饭后,林染拿出四个。柿饼的果肉呈半透明的琥珀色,咬一口,蜜糖一样的香甜。软糯的糖心在舌尖流淌,叫人舍不得咽下。

柿饼不用放糖,只是简单的削皮晾晒,在时间的作用下,就能甜如蜜,宛若天赐。*零*点¨墈?书_ ^首?发¢

林秀菊小口小口的慢慢品尝:“县城点心铺子里卖七十文,八九十文一斤,都肯定有不少人买。”

蜂蜜可是一两银子一斤呢!这柿饼忒甜,跟吃蜜也不差多少。

林春兰一边吃,一边偷偷瞅一眼林染,她有个大胆的想法,心跳快得“砰砰砰”。

第41章 我和阿染是老天做媒,天长地久的妻妻

“阿娘?”善解人意的好儿媳,及时发问。

林春兰压低了声:“柿子不熟的时候就能摘,鸟雀糟蹋得少,咱们若是自家种柿子……”

谢韵仪眼眸睁大,满脸赞赏的看着林春兰:“阿娘,你可真是太聪明了!阿娘给咱家寻了一条发财的路!”

林染:“现在天气凉,柿饼封在陶罐里,能存放到年节之后。周边县城、府城都能卖。+齐!盛?晓`税~网! `更^薪~嶵-全¢”

林春兰高兴得找不着北,这么大的家业,都是孩子们挣来的,她当阿娘的又骄傲又心虚。

现在可好了,她也想到赚钱的法子啦!

林秀菊受到启发,目光炯炯:“那是不是板栗,金樱子,拐枣,咱都能种?”

林春兰一拍巴掌:“哎哟,老屋那边还有三颗杏子树,四颗桃子树呢,明儿我就去挖回来种下。”

谢韵仪提醒她:“还有好几窝姜呢。”

炖肉加了姜,味道能好上一大截。

林染:“明年春天,我进山寻寻,有合适的树苗就带回来。只不过,树苗长到结果,至少得三四年。山里的树,结的果子也不会太多。”

林秀菊:“三四年结果,结的不多也值,白来的呢!咱们多多的种!阿染不是有五亩荒地还没养好?咱干脆不养地了,就种树。”

谢韵仪:“阿娘阿妈说得对!种树总比种庄稼轻松些。而且,种庄稼若是天时不好,辛苦忙活几个月,也会颗粒无收。”

农人种地,想要风调雨顺,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太难了。

钦天监有记载,一个县多数时候,三年五年就会闹次灾。不管是旱是涝,庄稼都会减产。若是遇到大灾,收获的庄稼,还没有撒下的粮种多。

报到国君那里,每年至少有二三十个县城受灾,只不过各县灾情不一而已。年成不好的时候,甚至能多到五六十个县受灾。

林春兰:“可不是嘛,靠地里那点出息,咱家累死都盖不上一座砖瓦房。”

这些日子,林染和谢韵仪带回来的板栗,和山里野果制成的糖,打开了林春兰新世界的大门!

种一年地的出息,比不上山里一个月摘野果制糖,或是卖板栗得的银子多。

也比不上阿染一个月,从豆腐生意里分到的钱多。

林春兰现在觉得,家里之前穷成那样,都怪自己脑子不好使,只知道一门心思盯着几亩地。

在女儿儿媳这,处处都能赚到银子!

一早感慨完,地还得去种。

萝卜葵菜苗比不上野草能长,得去拔草。长得密的苗得分开,种子没发芽,或是被鸟雀扒拉出来吃掉的,需要补苗。

林春兰和林秀菊刚拿了锄头和篮子,打开门,就见柳春生远远的招呼:“春兰,秀菊,有事问你们。”

林秀菊:“咋了?”

柳春生:“你家五亩地的黄豆收了多少斤?”

黄豆不用交税,林家光收回来没称重。

不过。

“嘶,去年五亩黄豆收了两陶缸,今年收了两陶缸还多半陶缸!”

林秀菊觉得不对劲了!

今年家里忙着做豆腐、盖房,黄豆种下只能抽空去扯下草。刘桂花是帮着扯了几天草,但她家也忙,去别人家地里干活,能做个面子活就不错了。

林秀菊去割黄豆时,还跟林春兰说笑:“咱家地里的草,长得比黄豆杆壮实多了。”

不过,她家今年的黄豆杆格外粗,没想到出的黄豆多了这么多!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