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从实验室的百叶窗缝隙里漏进来,在操作台上拉出一道道细长的光痕。/二^8,墈?书.惘¢ \追,最.歆¢章?踕?刘好仃站在玻璃样品架前,手里捏着一支记号笔,正在给几块深蓝色的样品做标记。
“刘哥,镀膜材料刚到。”小王抱着一箱薄膜材料推门进来,脚下一滑,差点把箱子摔在地上。
“小心点,这些可比咱们的脸还金贵。”刘好仃笑着接住差点掉落的箱子。
小王喘了口气:“深圳那边说这批材料是特批的,还问我们要不要加急测试。”
“当然要。”刘好仃把最后一块样品放下,“咱们不是来度假的,是来改命的。”
两人一边拆箱一边调试设备,实验室里一时间只有仪器启动的嗡嗡声和小王的嘀咕:“这台机器该不会是上个世纪造的吧?”
“它比我还老。”刘好仃拍了拍机器外壳,“但你别小看它,当年我刚进厂的时候,它可是主力战将。”
设备终于调好,刘好仃把第一块样品放进测试舱,按下启动键。~鸿?特*小′说′罔, _蕪~错+内!容′显示屏上的数字开始跳动,像是在跳舞。
“数据稳定前别急着下结论。”他提醒小王,“我们不是来比谁喊得响的,是来比谁看得准的。”
测试持续了整整一天,中途还因为电压不稳停了两次机。小王急得满头大汗,刘好仃倒是挺淡定,坐在角落里翻着笔记,偶尔抬头看看数据。
“你看,这里有个规律。”他指着屏幕,“颜色越深,反射率越高,但隔热性能反而下降。”
“那怎么办?”小王皱眉,“客户喜欢深色,但我们不能牺牲性能。”
“那就想办法让性能和颜色一起跳舞。”刘好仃笑了笑,“你去把那几种浅色样品也测一遍,我去找深圳那边远程模拟一下加反射层的效果。”
小王点头去忙,刘好仃拿起手机拨通了深圳研发中心的电话。
“老李,我这边有个想法……”
实验室的灯光在夜色中亮着,像一座小小的灯塔。窗外的圣保罗已经沉入梦乡,而这里,才刚刚开始热闹起来。\0,0/暁~税`惘. `埂.薪+最*全·
测试数据出来后,刘好仃召集了团队开了一次短会。
“结论是,深蓝色确实隔热性能下降了8%。”他指着投影上的图表,“但这不是世界末日,而是新世界的入口。”
“入口?”小王一脸疑惑。
“是的。”刘好仃用激光笔圈住几个关键数据,“我们可以在镀膜上再加一层超薄反射层,既能保持颜色,又能提升隔热。”
“那不是更贵了?”有人问。
“成本当然要考虑。”刘好仃点头,“但我们不是在做慈善,是在做产品。客户愿意为更好的体验买单。”
“那我们就按这个方向继续测试?”小王确认。
“对。”刘好仃合上笔记本,“明天开始,三班倒,轮流守着机器。”
“刘哥,你这是要累死我们啊。”小王苦笑。
“放心,我请你们喝咖啡,不限量。”
“成交!”
会议结束后,刘好仃一个人坐在角落,翻着今天的测试报告。他忽然发现,在报告末尾有一行小字:“建议评估该样品在热带阳光下的长期稳定性。”
他用红笔圈出“长期”两个字,若有所思地自语:“热带阳光……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第二天一早,他们带着优化后的样品前往圣保罗郊区的一个新建住宅项目。
项目经理是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穿着笔挺的衬衫,一看就是刚上任的。
“你们的产品,我们之前没用过。”他翻着样品册,“而且合同里没写要试装新玻璃。”
“我们知道。”刘好仃微笑,“所以我们愿意承担全部试装成本,并安排工程师全程跟进。”
“哦?”项目经理抬头看他,“你们这么有把握?”
“不是有把握。”刘好仃指了指样品,“是我们愿意听客户的反馈,然后改进。您看,这是我们根据本地需求调整的颜色和结构。”
项目经理沉默了几秒,最终点头:“那就试一块吧。”
安装过程很顺利,工程师在现场调整了安装方式,确保玻璃能完美贴合窗框。
刘好仃站在楼下,仰头看着那片深蓝色的玻璃墙,阳光照在上面,反射出柔和的光。
“这颜色……”他轻声说,“有点像我老家海边的黄昏。”
小王站在他旁边,也抬头看着:“真好看。”
“不是好看。”刘好仃笑了笑,“是合适。”
几天后,施工方反馈说试装玻璃表现不错,尤其是在阳光强烈的时候,室内温度比其他区域低了将近两度。
“这说明我们的方向是对的。”刘好仃在视频会议上说,“颜色和性能可以兼顾,关键是我们愿意听,也愿意改。”
“那下一步呢?”小王问。
“下一步?”刘好仃望向窗外,“当然是让更多人看到它。”
会议结束后,刘好仃回到实验室,发现那块被小王随手放在桌上的未标注镀膜样本还在。
他拿起它,对着灯光看了看,标签已经模糊得几乎看不清。
“回头让深圳那边查一下来源。”他说着,把样本放进一个标有“待检”的盒子里。
实验室的灯光依旧亮着,窗外的圣保罗又开始热闹起来。
而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喜欢深圳玻璃厂打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