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历史 > 白马将军雄霸三国 > 第445章繁荣文化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如~雯!徃_ -嶵-辛+漳+劫?庚-欣¢快.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首诗放在唐代,绝对是经典之作。

这个时期绝句还没有形成一种体裁,刚刚兴起的就是以乐府旧题,赋予新的内容而写出来的诗,比较流行的就是西言短句,文人五言诗等等。

以前历史中这个时期出现了七言诗,代表人物就是蔡琰和曹丕。

这个时空中由于公孙续的出现,引领了文化的繁荣,七言诗己经有了。

不过格律诗肯定还没有定型,但己经朝着这一方面发展了。

而公孙续把这一首诗一拿出来,在场的人阿谀奉承也罢,拍马屁也罢,总之是赞不绝口。

王粲认真地进行了记载,三位大贤做了评述。

而郭嘉、沮授、陈宫的人,又拿出了公孙续离开白帝城时,吟诵的诗仙李白那首《早发白帝城》。

这自然又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称赞。

一种新的诗体,在魏王公孙续的倡导之下,己经慢慢开始发展了。

当然,绝句关于平仄押韵的一些手法,公孙续也不懂,他也明白,这不需要自己去动脑筋。

肯定有不少人会去仿写,仿着仿着就会流行起来,流行起来了自然会有文人墨客进行研究,然后给其定型。

他要起的是创新和引领的作用。,零·点+看_书/ ¨首?发′

襄阳的文风特别浓,在这两首诗的带动下,许多人在宴会上就开始写诗了。

为了将此推向高潮,公孙续决定在襄阳逗留几天,必须要留下一些经典之作。

而这些经典之作,要在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上。

魏王住进了襄阳城,襄阳的世家大族怎能不拜访?

蒯家家主蒯良此时在扬州,蔡家老家主蔡讽当然要来了。

蔡讽的声望是非常高的,他的一个女婿刘表,是曾经的楚王,而另一个女婿,就是黄承彦。

黄承彦又是荆州刺史诸葛亮的老丈人,想一想这些关系,你就知道蔡讽的声望了。

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凡传承下来的大家族,无论天南海北,只要往上推下去,他们之间肯定有关联。

见到了蔡讽,看着这个耄耋老人却又神采奕奕的样子,公孙续马上来了灵感,把曹操的一首诗《龟虽寿》搬了出去。

曹操挂的比较早,他的那些诗,公孙续必须负责把它传承下去,曹操的两个儿子曹丕和曹植,也得让他们朝着文学家的方向发展,人家有这方面的天赋啊。

而曹操的那些女儿,那可都是当过皇帝妃子和皇后的,应该是有姿色的。

既然继承了大魏,就得继承魏武遗风,不能让曹操遗憾啊!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狐¢恋*闻-茓` ¢更/新′蕞¢全?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己。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当年写这首诗的时候大约就是这个时间,平了袁绍的残余势力又平了乌桓,北方己定,下一步便要大军南下,一统天下了。

尽管他己经年老,但壮心犹在。

公孙续的年龄自然比那时的曹操要年轻,可是这首诗是写给蔡讽的,实在是太合适了。

老蔡讽听了之后激动不己,差点就跪下要喊陛下了。

当然这到底是不是装的,公孙续不管,反正我是感动到你了,这众人都看见了。

老蔡讽当即表示,自己还可以为襄阳出点力,为荆州出点力,而蔡家的子弟一定要为这个太平盛世出力。

对于这首诗,众人的评价就更多了,用乐府古题写新的内容,本来就是魏王所长,比如说那首脍炙人口的《短歌行》,以及给曹操写的《蒿里行》。

在公孙续办书院之前,私学比较发达的是两个地方,一个就是颍川的荀氏私学,即颍川书院,一个就是襄阳鹿门书院。

当初在阳翟与程普等人大战前,公孙续去过颍川书院,在那里碰到了老神仙于吉,被老神仙称为大德之君将世,天命之人临凡,认为是最能实现他《太平经》中所描绘的太平盛世之人。

从此之后,公孙续便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这为他以后的一统天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现在到了襄阳,鹿门山怎能不去呢?

去了鹿门山,又怎能不留点什么?

想来想去,还是刘禹锡的《陋室铭》合适。

铭文是刻于器物上,用以警诫或称述功德的文字,特点为短小精悍、韵律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襄阳三贤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尽管诸葛亮就在旁边,公孙续也得把南阳诸葛庐改一改。

就这一改,让庞德公、司马徽、黄承彦三位大贤非常高兴。

这一下可以说,他们鹿门山所居住的地方是蓬荜生辉。

公孙续相信,这篇《陋室铭》,绝对会被刻在这里,而且很快会有很多人传诵。

经典就是经典啊!自己到现在都能背过。

虽然是冬天了,但南方依然能够看到绿色,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也都是应景的描写啊!挑不出半点毛病来。

两首绝句,一首古诗,一篇文章,都是经典,再加上公孙续的身份,文艺在襄阳不繁荣都不行啊!

自己的任务完成了,那就赶紧回家。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公孙续也能体会到当初杜甫归心似箭的心情。

尽管身边也有美女作陪,但家中的娇妻美妾更多,风韵那是各不相同啊!

很长时间没有在一起交流,谁能不想?

年关在即,公孙续的心情非常好。

但金城的韩遂心情坏透了,就像西北的天气一样,越来越冷,也像西北的地形,茫茫黄沙,看不到希望。

金城,顾名思义,就是固若金汤之城。

有黄河天险,绝对是易守难攻。

碰到乱世,这里就是割据的好地方啊!

韩遂一首就是这么做的。

黄巾之乱、北宫伯玉、李文侯之乱,边章、王国之乱,每一次都有韩遂参与。

起起落落,别人都己作古,但韩遂依然在,因此赢得黄河九曲的美名。

他就是一个不倒翁,因为占据着金城,朝廷有什么办法?没有数十万兵马,攻的破吗?到最终,还得招安。

可是这一次,这一关能不能过?韩遂心里没有底。

几十万魏军在城外,于禁、戏志才己经明确说了,不投降就是死路一条,想要按照以往的办法,归附,保留兵马,门都没有。

这一关,过得了吗?

“岳父,韦刺史求见。”这时,阎行进来禀报道。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