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何物所造,怎会如此精美?”郭嘉看着面前一个他从来没有见过的类似于酒杯形状的物件,惊奇的问道。¨兰`兰·蚊\血¢ ¨醉.芯!漳\洁?埂-新*筷*
陈宫、沮授等人也是如此,他们面前也都放着一个。
“奉孝,你博学多闻,见多识广,可这个物件,也不认识吧?”司马徽笑着问道。
“的确未曾见过,还请先生解惑!”
“我也未曾见过。”沮授说道。
“德操先生,还请解惑。”陈宫也说道。
“此乃孔明所制,还请孔明解惑吧。”
“孔明,这是……”
“主公可曾见过?”诸葛亮笑着问公孙续。
一个玻璃酒杯,公孙续岂能没有见过?
这在后世,实在太普通了。
而且玻璃的制作,科技含量并不高,不要说是汉末,就是春秋战国时期也能做出。
玻璃在古代称为琉璃。
世界工业史关于玻璃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古埃及,最早是因为火山爆发,在沙漠中发现了五颜六色的琉璃。
接着沿着地中海传到了欧洲,然后通过西域传到了我国,那时还是春秋战国时期。
著名的玻璃器是蜻蜓眼,真正的铅钡玻璃也是在战国时期出现的。+狐*恋*文!茓- +首~发?
汉代玻璃制品继承了前代的风格,并仿玉制作,分为容器、丧葬用器和装饰品。
魏晋南北朝时期,玻璃的制作技艺得到了质的飞跃,吹制技术的出现,使玻璃制品也成为上层社会的斗富标志。
而诸葛亮现在做出来的显然是利用的吹制技术,将这一技术至少提前了五六十年。
玻璃制品从以前的色彩艳丽变得越来越清纯,半透明。
当然,真正要做到透明,然后再制作出玻璃镜子,现在的工艺还无法达到。
真正玻璃要透明,需要在现在的琉璃中加入二氧化锰,而要制作成镜子,需要化学镀银,工艺根本达不到。
但用这半透明状的琉璃做成各种器具,在这个时代己经可以达到了。
“这莫非是琉璃制作的?”公孙续说道。
他很肯定,但依然要这样问,你不能因为带着外挂就打击到别人创新的信心了。
“主公真乃神人也!”诸葛亮满眼钦佩的说道。
若不是他亲自参与了这个制作,他都不敢相信是以前见过的琉璃。
而这种制作方法是夫人黄月英偶尔想出来的,并且经过了反复实践才做出来。
他当时拿给岳父黄承彦以及司马徽,庞德公等人看时,都没有认出是用琉璃所做。,微.趣~小`税_ ¨已^发*布_蕞*歆′璋/洁!
可是主公公孙续一眼就看出来了,果真是天命之人,诸葛亮能不佩服吗?
“这是琉璃所做?”郭嘉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琉璃他肯定见过呀!只是色彩艳丽,怎么会是透明的呢?
陈宫和沮授也是如此。
宫殿上面的琉璃瓦,跟这个酒杯似乎没有多少相似的地方呀?
“的确是琉璃所做,只不过制作工艺有所不同罢了。”诸葛亮说道。
“西方客商带来了一些葡萄酒,酒味除了醇香之外,还有甘甜之味,许多人己经慢慢适应,而那些客商说在西方都是用琉璃杯来喝葡萄酒的,而且他们也带了一些琉璃杯,可是孔明如今做出的琉璃杯,是他们的琉璃杯所不能比的!”黄承彦说道。
他的语气中充满着骄傲,孔明这可是自己的好女婿呀!
“这琉璃杯做出来了,不知葡萄酒是否可以做出呀?”公孙续问道。
制作葡萄酒,早己在公孙续的计划之中。
因为这个时期,正是西方葡萄酒发展的鼎盛时期,葡萄园己经遍布两河流域。
而早在张骞出使西域时,葡萄的种植便己经传到了中原,现在南方和北方都有葡萄。
而且在公孙续的计划中,将来在丝绸之路上建立葡萄酒生产作坊,现在需要的就是慢慢的将技术成熟了。
“主公,季常(马良的字)的兄长马伯常己经在建葡萄酒作坊了,为了做得更好,他还请来了西方的一些酿酒师。”诸葛亮一边说,一边挥了挥手,“而且葡萄酒己经做出,今日正好请主公和诸位品尝。”
很快,两名兵士小心翼翼的抬进来一个木质的酒桶。
酒桶打开,甘甜之味溢出。
几名侍女上来,给每人的琉璃杯中都倒入了葡萄酒。
平常用的是青铜酒杯,在公孙续看来古朴而厚重,充满着历史的沧桑,肯定价值很高。
但是这个时代的人都习以为常了。
而琉璃杯鲜艳的颜色,再加上倒入葡萄酒之后,又起了一些变化,让所有人都赞叹不己。
酒在中国是一种文化,喝酒更是文雅之事。
闻着美酒的甘甜之味,欣赏着神奇的琉璃杯,所有人都是心情激动。
大家把酒杯端起来,没有喝,都看着主公公孙续。
酒是一种文化,喝酒当然是有讲究的。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诸位,这不同的酒,也有不同的喝法,我们的杜康酒要喝出的是一种慷慨豪迈,而这葡萄酒则要细品,品出人生之真谛。”公孙续说到这里,细细的品了一口。
味道确实不错,公孙续感觉比这一时期的杜康酒要好。
“好酒……”公孙续赞叹道。
“好酒!”
“好酒!”
许多人品了一口之后,也都赞叹。
主公都说好了,不管你的感觉如何,都得说好。
公孙续一看,这广告效应不错啊!
既然如此,那就再加一把火。
新建的第一个葡萄酒作坊,必须要生意红火呀!
于是,公孙续决定放大招,拿出王翰的《凉州词》。
应不应景,不用去管,是否符合这个时代的诗风也不用去管,只要以自己的身份把它拿出来,其他人肯定要将其奉为经典呀!
自己是谁?天命之人!
没见过这样的诗体?那是你孤陋寡闻!
天命之人作出来的诗,是你以前见过的吗?是你以前能见到的吗?这是首创,知道吗?
于是,公孙续站了起来,又品了一口,望了望众人,再望了望窗外。
尽管诗背的很熟,该酝酿的还要酝酿。
比较应景的就是几名乐师在弹琵琶,这简首太好了。
于是他抽出了腰间的佩剑,缓缓举了起来。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