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中央那尊半人高的八卦炉,吐着幽幽的赤色火光,将九叔、秋生、文才三人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仿佛与周遭的黑暗融为一体,又仿佛在与之对抗。?l?a,x!s^w¢.*c¨o,m^
九叔神情肃穆,双手小心翼翼地捧着那枚从东瀛人手中夺回的“天道禁钥”。
此物入手冰凉,质地非金非铁,表面光滑如镜,在火光下却不见半点反光,仿佛能吞噬光线一般,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诡异。
“师父,这玩意儿到底怎么用?难道真像传说里那样,插进哪个锁眼就能打开天门?”秋生凑上前,好奇地打量着,他总觉得这东西更像一块精心打磨过的镇纸。
九叔没有回答,只是深吸一口气,双目微阖,体内微弱的法力顺着手臂缓缓注入钥匙之中。
然而,钥匙毫无反应,如泥牛入海。
他眉头一皱,这“天道压制”果然厉害,连他这点残存的法力都无法激发此物的灵性。
“既然灵力不行,那就试试最纯粹的阳火。”九叔当机立断,将手腕一翻,那枚天道禁钥被他稳稳地投入了八卦炉内。
“师父!”文才惊呼一声,那可是拼了命才抢回来的宝贝,怎么能说烧就烧!
“闭嘴!”九叔低喝道,“此非凡火,乃是汇聚天地阳气的八卦炉火,专克阴邪,也能显化灵物本相。”
话音刚落,惊人的一幕发生了。
那枚漆黑的钥匙在熊熊炉火中并未熔化,反而像一块吸饱了水的海绵,将四周的火焰尽数吸入其中。
原本赤红的炉火,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黯淡,而钥匙本身,则开始由内而外透出微弱的金光。
光芒越来越盛,渐渐地,钥匙光滑的表面上,开始浮现出无数比发丝还要纤细的刻痕。
这些刻痕纵横交错,看似杂乱无章,但在九叔眼中,却构成了一幅玄奥无比的图谱。
“是卦象……乾、坤、震、巽……”九叔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不对,不止是八卦,这是六十四卦的变体,每一道刻痕都代表着一个变量。”
他猛地抬起头,目光如电,死死盯着从炉中投射到对面墙壁上的光影。
那光影随着火焰的摇曳而轻微晃动,墙上,一个由无数光点组成的模糊图案,隐约指向一个方位。
“辰州……又是辰州!”九叔的声音带着一丝寒意,“看来,那群家伙在辰州必定有重要的据点。-三^叶¢屋` *无?错~内-容·他们千方百计想拿回这钥匙,就是为了找到那个地方。很好,他们还没放弃,但这次,轮到我们主动出击了!”
“文才,取纸笔墨!秋生,把我的罗盘和量角器拿来!”九叔的命令简洁而有力。
文才手忙脚乱地铺开黄纸,秋生则从内屋翻出个半旧的木盒,里面装着的不是法器,而是一套绘图用的铜制工具,甚至还有一把看起来格格不入的西洋计算尺。
“师父,这……”秋生看着那枚在炉火中不断变幻光芒的钥匙,又看了看手里的工具,满脸困惑。
“别废话,”九叔的目光紧锁着墙上的光影,“文才,记录下主光斑相对于炉口正上方,也就是‘离’位的偏移角度,每隔三息记录一次。”
接着,他又对秋生说:“你,用量角器测量光斑在墙上投射的高度,以及它与地面形成的夹角。快!”
两人虽然不明所以,但看师父如此郑重,也不敢怠慢,立刻手忙脚乱地开始测量记录。
文才的毛笔在纸上画出一个个歪歪扭扭的数字,秋生则拿着量角器,一会儿蹲下一会儿站起,嘴里念念有词。
“偏东七分,夹角……夹角三寸四……”
“又变了!师父,它在动!”
九叔置若罔闻,他拿起那把西洋计算尺,又从怀里掏出一本封皮都磨破了的《几何原理》,手指飞快地在书页和计算尺上滑动。
一行行复杂的符号和公式在他脑中飞速运转。
秋生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忍不住嘀咕道:“师父,您这又是三角函数又是坐标定位的……这不就是西洋人用的那种测地仪吗?咱们风水寻龙尺、罗盘定位不就行了?”
“蠢货!”九叔头也不抬地骂道,“寻龙尺和罗盘靠的是感应地脉灵气,如今灵气被‘天道’压制,几近于无,它们的作用还不如一根烧火棍!古代风水师用的是千百年积累的经验和直觉,我们现在,用的是数据!”
他猛地将计算尺往桌上一拍,发出“啪”的一声脆响。
“算出来了!”九叔拿起毛笔,在一张地图上重重一点,“辰州东南三十里,青屏山废弃道观!误差不会超过五十丈!”
夜风呼啸,三人一刻也不敢耽搁,借着月色直奔青屏山。
那座废弃道观果然坐落在山坳深处,破败不堪,山门倾颓,院内杂草丛生,比乱葬岗还要荒凉几分。
“师父,这里阴气好重。^j+y*b/d+s+j\.!c-o′m-”文才缩了缩脖子,感觉后颈凉飕飕的。
九叔没有说话,只是从怀里掏出一面小小的八卦铜镜,对着道观深处照了照。
镜面中,整个道观的景象都发生了扭曲,仿佛被投入水中的倒影,波纹荡漾。
“有阵法。都跟紧我,脚踩我踩过的地方,一个脚印都不能错。”九叔面色凝重,当先一步踏入道观。
庭院中央,矗立着几根布满青苔的石柱,上面刻画着模糊的卦象。
文才一时好奇,伸头去看离他最近的一根石柱,脚下不慎一滑,手下意识地扶在了石柱上。
“嗡——”
一声低沉的嗡鸣自地底响起,四周的景象瞬间大变。
原本破败的道观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灰蒙蒙的空间,无数扭曲的黑色人影在他们周围飘荡,这些影子全都是头下脚上,倒立着行走,悄无声息,却带着一股令人心胆俱裂的诡异气息。
文才“啊”的一声惨叫,只觉得天旋地转,胃里翻江倒海,仿佛自己也马上要倒过来了。
“别看那些影子!”九叔一声断喝,如同惊雷在两人耳边炸响,“这是‘六壬镜像术’,看久了会颠倒五感,扰乱心神,最后魂魄离体!”
他话音未落,已然有了动作。
只见他反手举起八卦铜镜,对准头顶那轮被薄云遮蔽的月亮,口中念念有词:“天地无极,乾坤借法!阳明之光,破邪显正!”
一道月光被铜镜汇聚,再猛地反射出去,化作一束刺目的银色光柱,狠狠地轰击在那些倒立行走的黑影上。
光柱所到之处,黑影如同被点燃的纸片,发出“滋滋”的声响,瞬间化为青烟。
幻象破碎,眼前的景象又恢复了破败道观的模样。
文才瘫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脸色煞白。
“没用的东西。”九叔瞪了他一眼,目光转向道观的正殿深处,“真正的机关,还在里面。”
穿过正殿,一道厚重的石门挡住了去路。
石门中央,是一个巨大的圆形转盘,上面刻着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个卦象,是为“生死卦轮”。
转盘旁边,有一行小字:“生死一念,转错则亡”。
墙壁两侧,数十个黑洞洞的箭孔,正无声地昭示着这行字的真实性。
“师父,这怎么开?难道要我们一个个试?”秋生头皮发麻。
“试?你有一百条命来试吗?”九叔冷哼一声,他蹲下身,仔细研究着卦轮上的刻痕。
他忽然想起了紫云真人那本残破的笔记中,曾提到过一种上古宗门的机关术,其密码并非固定,而是根据天干地支、时辰变化而演算出的一个概率组合。
“不是运气,是算法。”九叔喃喃自语,他从怀中再次掏出那本笔记,又看了看天色和时辰,手指在地上飞快地画着什么。
“子时三刻,月在中天,属水……门朝正北,亦为坎水位。坎为一,离为九,乾为六,坤为二……”他的嘴里吐出一连串数字和卦象名词,秋生和文才听得云里雾里。
片刻之后,九叔站起身,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他伸出手指,在卦轮上依次按下了“坎”、“震”、“离”三个卦象,然后猛地一转!
“咔嚓……咔嚓……轰隆隆……”
石门内部传来一连串齿轮咬合的沉重声响,那道生死之门,竟然真的缓缓向上升起,露出了一个通往地下的幽深密室。
密室不大,只有一张石桌,一盏早已熄灭的油灯。
桌子上,静静地躺着一本用兽皮装订的册子,封面上没有书名,只有一个用鲜血画成的,狰狞的“无”字。
九叔走上前,小心翼翼地翻开册子。
册子没有名字,姑且称之为《无道盟残卷》。
里面的字迹潦草而疯狂,记载的内容更是让他心头剧震。
“……天道压制,非自然之衰退,实乃我盟以‘镇灵桩’布于九州龙脉节点,构筑‘灵力屏蔽场’所致。此场可削弱天地灵气,断绝正道修士与天之感应,使其法力日渐枯竭,终成凡人……”
“……正道愚昧,只知怨天尤人,岂知天命早已在我等掌控之中……”
九叔的手指微微颤抖。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所谓的末法时代,根本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是一个名为“无道盟”的神秘组织,早在不知多少年前就开始布局,用一种他闻所未闻的方式,从根源上削弱整个正道!
“他们……他们竟然想让所有的修士都变成凡人……”九叔的声音干涩无比,“好大的手笔,好深的城府……我们必须加快脚步了。”
就在他心神激荡,准备将残卷收入怀中之际,一股凌厉的劲风毫无征兆地从背后袭来,直取他的后颈咽喉!
“小心!”秋生惊呼。
九叔却像是背后长了眼睛,头也不回,身体猛地向左一侧,同时反手将一直拄着的竹竿向后一捅!
“铛!”
一声脆响,那劲风的来源被竹竿精准地点中,掉落在地,竟是一副小巧的铁算盘。
算盘珠子乌黑发亮,闪烁着不祥的光泽。
密室入口的阴影中,那个算命瞎子的身影缓缓浮现,他脸上那副万年不变的墨镜已经碎了一片,露出下面空洞而狰狞的眼眶。
“林九,你果然找到了这里。”瞎子的声音沙哑如破锣。
“我不仅找到了这里,还知道你们的阴谋。”九叔冷冷地看着他,“我早就在防着你了。”
刚才进门时,他就在门口的地上发现了一根几乎与灰尘融为一体的绊马线,线的另一头,连着那副藏在阴影中的铁算盘。
瞎子闻言,脸上露出一丝疯狂的狞笑:“阴谋?哈哈哈!你们这些自诩正道的蠢货,根本不懂什么是真正的‘天命’!”
话音未落,他袖袍一甩,那掉落在地的铁算盘突然“咔”的一声,所有的算珠竟然同时炸开,化作数十枚淬毒的钢珠,如暴雨般射向九叔三人!
九叔早有预料,一把将秋生和文才推到身后,同时将手中的《无道盟残卷》紧紧护在胸前,另一只手抓起石桌,猛地向前一掀!
“砰砰砰砰!”
密集的钢珠打在厚重的石桌上,迸射出点点火星。
待到声响停歇,九叔放下石桌,那算命瞎子却已不见踪影,只留下一缕淡淡的黑烟,和一句在密室中回荡不休的狂笑。
“林九!等着吧,天命的齿轮一旦转动,就再也停不下来了!哈哈哈哈……”
“师父,他跑了!”秋生心有余悸地说道。
九叔没有理会,他的注意力完全被手中的残卷吸引。
他看着那兽皮上触目惊心的文字,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
这背后隐藏的秘密,比他想象的要恐怖千百倍。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波澜,将残卷翻到了最后一页。
这一页上没有长篇大论的记载,只有最上方,用早已干涸、变成了暗褐色的血迹,写着一行触目惊心的大字。
那字迹,他认得。
那是紫云真人的笔迹。
血字写道:
紫云真人,尚存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