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都市 > 超生被罚款,转身做倒爷赚了千万 > 第225章 不简单呐!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车子缓缓驶入紫薇花苑,这个九十年代盐市为数不多的高档住宅区。.嗖¨嗖.小¨税_王′ ~耕¨鑫?最^全?

“咦?那不是...”

张舒突然降下车窗,朝前方挥了挥手:“李哥!这么巧?”

只见一辆吉普车停在前面,李剑青正从驾驶室跳下来。听到喊声,他转过身。

李剑青剑眉一挑,大步走过来,“看来我今天是来对了,二叔肯定备了不少好菜,今天我就跟着你沾光了。”

李婉棠也探出头,“哥!你怎么有空来我家?”

李剑青敲了敲车窗,笑道:“怎么?我这个当哥哥的,还不能来蹭顿饭了?”

他目光扫过后座里的大包小包,冲张舒挤挤眼。

“看来某人今天是要'上战场'啊?”

李婉棠红着脸推开车门:“哥!你别乱说!”

三人说笑着往楼道走去。

走到单元门口,李剑青突然停下脚步,正色道:“对了小舒,听说你们厂要参加广交会?”

“是啊!怎么了?”

得到肯定答复后,李剑青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到时候,说不定我们还能在羊城见面。”

还没等他来得及追问,李婉棠己经把门打开。

“哎哟,你们三个怎么一块儿来了?”

陈佳琳系着围裙站在厨房门口,她目光扫过张舒手里的大包小包,嗔怪:“小张你来就来,怎么又带这么多东西?”

张舒连忙欠身问好,把手里的礼盒递过去,“听说叔叔喜欢喝茶,就带了点。!狐?恋~文*血? ,埂!歆¢蕞?哙?”

李婉棠捅了捅他的腰眼,“你不是给我妈特地买了礼物吗?还不拿出来!”

他笑着从手提袋里取出一个精美的礼盒,双手递给陈佳琳:“阿姨,这是特意给您挑的。”

陈佳琳接过礼盒,一打开那条藕荷色的真丝围巾,她手指轻轻抚过丝滑的面料。

“哎哟,这料子真好,花大价钱了吧?”

“妈,张舒非要买谁说都不听,您快戴上试试!”

李婉棠迫不及待地帮母亲围上。

陈佳琳对着玄关的穿衣镜照了照,嘴上却说:“花这个钱做什么,我围巾多着呢!”可眼角眉梢都是藏不住的欢喜。

这时他又从西装内袋取出那个丝绒小盒:“阿姨,还有这个。”

“这又是什么?”

陈佳琳疑惑地打开盒子,一条精致的金项链静静躺在里面。

“你这孩子!”

陈佳琳惊讶地捂住嘴,虽然家里从不缺这些东西,但张舒能送这么贵重的礼物,还是让她又惊又喜。¨第+一′看,书_枉\ +冕\废?悦-读-

“妈,我帮您戴上!”

当项链戴好后,陈佳琳对着镜子左看右看,忍不住摸了摸吊坠,脸上泛起红晕:“小张,这有些太贵重了。”

李剑青在一旁打趣道:“二婶,这可是人家张舒的一片心意。您要是不收,婉棠该着急了。”

“去你的!”

李婉棠羞得狠狠踢了他一脚,却偷偷瞄向张舒,眼里满是甜蜜。

陈佳琳抚摸着项链,突然就转身往厨房走:“哎吆!锅快糊了。老李!小张和剑青来了,我得再加两个菜!”

李政华闻声从书房走出来,指着沙发,“都站在门口做什么?快坐啊!”

趁着陈佳琳去厨房准备饭菜,张舒不动声色地挪到李剑青身旁的沙发扶手坐下,压低声音问道:“李哥,你刚才说在广州见,是出任务?”

李剑青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最近南方不太平,广交会期间你们要多注意安全。”

张舒立刻会意。

九十年代初的广交会,正是国内外商贾云集之时,也是各种势力暗中较量的舞台。

在羊城火车站,日均发生扒窃案二十余起。有台商刚出站,就被"撞肩党"借故碰撞,转眼间行李箱里的样品目录全被调包成废纸。

有温市企业用马口铁冒充不锈钢样品,等签约后再以"工艺改进"为由偷梁换柱。

去年会期最后三天爆发的"甩单诈骗",涉案金额高达三百万美元。

更令人防不胜防的是那些混在展馆里的"专业人士"。有个中专毕业的愣头青,冒充专业翻译胡乱应承条款,导致两百万美元的合同出现重大纰漏。

还有所谓的"外商代表团",实则是专门骗取企业招待费的诈骗团伙。

展馆周边更是鱼龙混杂,夜间大排档里,一盘普通的炒田螺就敢要价八十元外汇券。

“你们两个嘀咕什么呢?”

李婉棠端着果盘走过来,狐疑地看着他们。

“没什么。”

李剑青笑道:“我在教小舒怎么讨好老丈人呢!”

李婉棠脸一红,抓起葡萄就往他嘴里塞。

“吃你的水果吧!话这么多!”

这时李政华己经拆开了张舒带来的茅台,醇厚的酒香顿时在客厅里弥漫开来。

他一边亲自给两个年轻人倒酒,一边问道:“小张!听说你这次参加广交会,给市里打了包票?都安排妥当了?”

“都安排妥当了,我有信心完成市里下达的创汇任务!”

“有信心好啊!要的就是你这股子精气神!”

李政华突然话锋一转,眼中带着几分揶揄,“对了,听说老苗从你这撬走了十辆车?”

李剑青连忙转头看向张舒。

好家伙!苗市一张嘴就是十辆车,看来自己这个妹夫真有钱啊!

张舒笑着点点头:“有这么个事,也不能说撬吧!盐市市政府一首很支持我们信诚发展,从土地审批到政策扶持都没少帮忙。

这十辆车,既是对市里支持的感谢,也是我们企业应该尽的社会责任。

政府机关用车紧张是事实,我听说好多领导的公务车都跑了三十多万公里了,早该换了。”

李政华听罢,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这个年轻人,当真不简单。

论能力,张舒一个农村孩子在这个年纪就将信诚发展到如此规模,世间罕见。

论为人处世,更是远超同龄人的老练沉稳。

李政华在体制内沉浮多年,见过太多才华横溢却锋芒毕露的年轻人,最终都折在了人情世故这一关。

可眼前这个年轻人,做事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既不会让人觉得谄媚逢迎,又能把方方面面都照顾周全。

想到这里,李政华的目光不自觉地飘向厨房,女儿正帮着妻子端菜,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作为父亲,他忽然觉得,或许女儿的眼光比他还要精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