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军事 > 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歼10! > 第182章 拦阻着舰第一人李干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八月份是海参崴一年当中平均气温最高的月份,这个城市的气温常年保持在十几度,除了只有三个月的气温是个位数,是避暑的好地方。?k~s¨j/x¢s!.,c′o*m*

不过,夏季天气多变也是一个特点,沿海地区进入了夏季,受海洋季风影响,基本都是这么个路数。

李远海下达指示,“洞幺,暂停起飞。”

“洞幺明白!”李干回答。

尽管他以前飞过舰载战斗机,但现在的情况不同,蒸汽弹射器尽管进行了多次弹射小车的试验,但是实机弹射还是第一次,而且歼-15又是试验状态中的飞机。

稳妥第一位。

半个多小时后,大雨停了,众人松了口气,气象部门的人更是心里那块大石头放了下来。

预测出现这么大的误差,气象部门是有责任的。

“洞幺,可以起飞。”李远海下达了起飞指令。

李干竖起大拇指,起飞控制员立即竖起大拇指,操控蒸汽弹射器的控制员按下释放按钮。

李干左手紧握扶手,右手虚握操纵杆。

蒸汽弹射器瞬间迸发出强大的气压,牵引着战机高速向前滑跑,在短短的两秒钟之内,战机的速度就达到了142节,即大约270公里每小时。

这是战机起飞所需要的速度。

因为是陆基舰载机训练场,因此蒸汽弹射器设定的两秒加速峰值为180节,即335公里每小时。

原因在于,航母在起降舰载机的时候,是迎风高速航行的,航母本身有30节的航速在,而陆基舰载机训练场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只能提高蒸汽弹射的加速峰值来实现。

92米的加速滑跑后,李干立即向后拉操纵杆,战机起飞!

飞行塔台一阵欢呼,这标志着东大海军舰载战斗机部队,完成了首次弹射起飞。

这只是开胃菜,真正的难点在拦阻降落。+求~书?帮\ !追`最¢新\章-节+

拦阻着舰是世界公认的超高难度飞行动作,没有之一。

飞行甲板的降落跑道一百来米长,飞机要以起飞速度触舰,挂上第二道或者第三道拦阻索,如此才能安全着舰。

挂上第一道拦阻索说明降落高度过低,有撞上舰艉的风险,挂上第四道拦阻索说明降落高度过高,有掉进海里的风险。

东大海军正在建造的首艘航母,采用的飞行甲板采取的是120米降落跑道,第一道拦阻索距离飞行甲板尾端是50米,四道拦阻索之间的距离是12米。

区区12米的间隔,对起飞速度着舰的飞行员来说,和穿针引线没有什么区别。

另一个难点在于,飞机要保持起飞速度进行着舰,如果挂索失败,飞机能够立即进行复飞。

说白了,这种降落方式就是飞机起落架砸在甲板上,飞机的机身结构、起落架系统,全部都要加强,一定要比陆基飞机的强悍,否则根本扛不住如此强大的冲击力。

对飞行员来说,在几百米的空中,飞行甲板就是指甲盖大小,要以三百多公里的速度精准地砸在甲板上,而且还要挂上第二道或者第三道拦阻索,太难太难了。

最理想的情况是挂上第二道拦阻索,这是最有的中间值。

李干在机场上方绕场飞行了十几分钟后,请示进行拦阻降落。

李远海批准了。

任务转到了飞行甲板左侧的着舰指挥官身上,有三个人,全都是老毛子,他们身边分别有三名东大海军的停飞飞行员,都是四十岁以上的。

飞机能不能精准着舰,着舰指挥官的作用非常重要。

着舰灯光指示系统是直接用的美国佬的技术,着舰指挥官通过控制灯光,告诉飞行员飞机的相对状态。

偏左了还是偏右了,高了还是低了,“十”字型灯光指示系统会用不同颜色的灯光给提示飞行员,而且这种灯光能够穿透气雾,并且在昼间依然有良好的光亮。¢x¢n*s-p¢7^4¢8,.~c¢o·m/

李干建立降落航线后,目光在着舰灯光指示系统和甲板之间来回扫视着,一点一点地调整着飞机的姿态。

“很好,保持住。”着舰指挥官用俄语说。

李干用俄语回答,“明白。”

忽然一阵风过来,飞机姿态顿时被破坏了。

此时,飞机的位置距离飞行甲板仅有5公里。

时速335公里,即每秒差不多1公里,即飞机5秒钟之后,就要挂钩了。

仅仅5秒钟!

这个时候,飞机的姿态飞行姿态被阵风破坏了,左右角度、上下角度,全都破坏了。

只有5秒钟的反应时间。

开过飞机的都知道,突然袭来的阵风通常是连续不断的,此时李干遇到的就是这种样式的。

连续不断的阵风袭来,也可以称之为横风,因为是从东面吹来,而海参崴空军基地这里的舰载机训练基地,跟随的是夏季向南起降的原则。

即跑道呈现南北走向,夏季吹南风,因此是由北向南起降,冬季吹北风,由南向北起降。

东西风就是横风。

陆基也好,飞行甲板也好,战机起飞都是要迎风的,也就是会所要和风向对立,如此才能获得足够的升力。

飞机飞行需要升力支撑,这个力要大于飞机的自重,这是物理上的定律。

其关键就在于气动布局,因此有些飞机在失去动力的时候,可以滑翔好几十公里降落,有些飞机一旦失去动力,就跟被鸟枪打中的小鸟一样,直接就垂直坠毁了。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战斗机起飞是必须达到一定速度才能获得足够的升力的。

同时,航母飞行甲板降落跑道宽度仅有40米,歼-15的翼展是15.3米,这意味着,左右角度偏移2度的话,飞机要么撞上舰楼,要么从航母左舷海面飞过。

横向阵风的影响太大了。

仅有5秒钟。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次着舰飞行,最稳妥的选择就是抬起机头,掠飞过去,绕圈回来之后,重新建立降落航线着舰。

任何国家都是这样做的。

更别说,东大这边所有系统全都是没有经过实际测试的,比如拦阻索,谁也不知道这套系统能否拽住二十来吨的飞机。

说白了,李干面对的所有系统全都是未经实际测试的。

因此,他应当加速爬升绕圈,第二次建立降落航线。

然而,李干控制住飞行姿态后,立即对着舰指挥官说,“我按照计划着舰。”

着舰指挥官立即把飞机的相对姿态报了过去,“洞幺,你向右偏离了5度,有撞击舰楼的风险!”

李干早就发现机头指向不对,他稳稳地调整着机头,战机就这么朝着舰楼的方向砸去。

在高度差不多与飞行甲板平行之前,李干一个黄狗撒尿的机动,飞机机头对准了降落跑道,随即,飞机屁股上那根拦阻钩挂精准地挂住了第二道拦阻索。

强大的液压阻力拽住了时速335公里的飞机,仅仅滑行102米,飞机就停了下来,此时,飞机的机头距离前面甲板边缘,是标准的18米,大概是三分之二的机身长度。

直到飞机停稳之后,十几秒的时间里,飞行塔台、甲板地勤,所有人都呆若木鸡。

随即,全都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在不经意间,东大海军首次陆基拦阻降落成功了。

飞机、拦阻系统、着舰灯光指示系统、着舰指挥程序,等等等等,全都通过了第一次试飞。

这意味着,东大海军已经具备了弹射起飞的训练能力,而实战试飞,需要等首艘航母服役。

飞行塔台里的人,甲板上的地勤人员,全都蜂拥过去围住了01号歼-15。

有人把一束花递给了林小茹,她捧在胸前,小跑上前,等着李干下机。

李干踩着登机梯下来,万胜利立即把他的飞行头盔接过来。

一身抗荷服的李干,面朝几百号人的迎接队伍,面带微笑大步走过去。

林小茹捧着花上前,递给李干,说,“旅长……”

只是说了“旅长”二字,林小茹就泣不成声了。

李干强调过,工作时称职务。

尽管他和林小茹已经“坦诚相见”、“炮火连天”、“首战用我”,但是在工作的时候,林小茹依然称他为旅长,他称呼林小茹为小林。

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

可是此时,林小茹没有办法站在部下的角度说话了。

试飞员开着飞机上天,一种全新的起降方式,那是试飞员用生命去测试。

林小茹的心里,更多的是对夫君的担忧,一个女人对老公的担忧,而不是单纯的部下对领导的担忧。

这种情感,在男女感情非常含蓄的八十年代,大概只会在生死关头迸发出来。

这种情感,只有男女双方能感受到。

李干把花接过来,面带微笑地看着林小茹,说,“小林同志,我是试飞员,我干的事情就是挑战阎王爷,显然,我们试飞员的水平,是阎王爷看见了都会害怕的一类。”

林小茹的眼泪哗哗地往下掉。

古道风把花接过来,李干腾出了双手。

这时,李远海、吴立峰等首长走到了跟前,感慨万分地看着李干。

李干却权当看不见,他做了一个惊人的举动。

他上前两步,双臂一捞,把林小茹搂进怀里,用力抱紧,随即两只大手把林小茹的小脸捧起来,瞄准了樱桃小嘴,就用力地吻了下去。

当着那么多上将中将的面,李干和林小茹来了一个现场的激情舌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