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古代言情 > 将门娇:病弱郎君他心机藏不住 > 第26章 郑洵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夫妻二人说定以后,便即刻出发前往栖霞寺。

待坐上马车,魏昭明才好奇问道:“你竟然还有师父啊?我都从未听你说起过,成婚那日好像也没见过他。他是和尚吗?”

“不是,”沈从筠摇头,“我幼时体弱,阿娘便送我到寺庙静养,希望佛祖能庇佑我一二。我就是那时候认识我师父的。”

“当时他还不是郑家家主,因为心向佛学便总是到栖霞寺小住。”

“有一日我在背书,他正好路过听到了,随口指点我两句。我觉得他学识渊博,便总请他指教。一来二去,他就收我为徒了。”

“郑家?”魏昭明觉得有些耳熟,“哪个郑家?”

“荥阳郑。”

荥阳郑氏的家主——

“你说郑洵……”话说到一半,她忽然反应过来,连忙改了称呼,“师父,郑师父。”

“我认识他,当年灵州一战,他是监军,我和他见过。他现在不是中书令吗?你有这么大的靠山,你祖父还敢这么欺负你啊?”

沈从筠神态从容,似是不在意长辈的偏心,慢悠悠沏了一盏茶递给魏昭明。

“在侯府,身份地位使然,我不好越过二弟。所以,他们都不知道我有师父这件事。”

“都姓沈,有什么越得过越不过的?”

沈从筠失笑。

若这世间之人,都如她一般就好了。

他一点一点认真解释道:“勋爵世家,最注重宗法与血统。在侯府,我虽为长孙,却出自二房。待祖父祖母百年以后,我们这一房是要分出去的。”

“同样是姓沈,大伯为大宗,阿耶为小宗。传到我这一代,从礼法上来说,我其实己经是沈家的旁系子弟。只是因为父母在、不分家的规矩,我才与二弟同府而居。”

“一首以来,世家自恃高贵血统与百年积淀,从不屑与旁的家族通婚。我沈家虽有爵位,地位却远不及大姓门阀。大伯娘出身于关陇八大家之一的陈郡谢氏,子凭母贵,二弟便愈发得祖父看重。”

“我阿耶不是嫡长,没有继承宗祧,加之我阿娘出身不显,故而我与二弟有着截然不同的身份。祖父也因此不喜欢我太过显眼,不喜欢我与二弟明争暗抢。”

这一通荒诞解释,只叫魏昭明觉得可笑至极。

“什么宗法、血统,不都是人?两只眼睛一张嘴,谁又比谁高贵?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听到这话,沈从筠心中震撼。

他虽从不自轻自贱,可这些年受家中长辈影响,心中总归生出执念。他韬光养晦、藏锋守拙,就是想等一个时机,一个一鸣惊人的时机。

他首首盯着魏昭明。

眼前的娘子眉峰上扬,眼含不羁,却又不似百余年前胸怀鸿鹄之志的陈胜那般壮气凌云。

这种感觉很熟悉,可沈从筠一时难以想起。

魏昭明掀开车帘,看着马车外或欢喜、或悲伤、或平静、或忧愁的人,神情渐渐低落下来。

她轻声低喃:“你看他们,血统下劣、身份低微,难道就该任由那些所谓的上等人随意作践吗?青天白日,谁还不配好好活着了?”

沈从筠的视线绕过魏昭明,轻轻扫过车窗外一个个闪过之人的头顶。渐渐的,他又收回目光,转而仰头从自己身旁的车窗望出去,望到高悬明日落下的白光。

光有点刺眼,沈从筠缓缓阖目。

十五年战乱,人心惶惶、民不聊生。世家与皇帝争权,党派与党派内战。她吃过许多苦,百姓也吃过许多苦。

“所幸,陛下是明君。”

魏昭明恍然回神,看着街头小儿追逐打闹,终于再次展颜,“是啊,幸亏还有阿顼。”

……

“吁——”

随着车夫一声轻缓悠长的低吟,马车渐渐停了下来。

夫妻二人下马车,沿山路拾级而上,自无作门入栖霞寺,经山门,过钟楼鼓楼,绕天王宝殿,行至香炉广场。

待看到那尊双手合十、腕横金刚杵的韦驮菩萨,沈从筠恍然大悟。他终于知道方才魏昭明身上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是从哪里来的了。

他开口问道:“夫人,你要拜一拜他吗?”

魏昭明背着手摇头,“我不信这些。”

沈从筠缓缓解释:“这尊菩萨叫韦驮菩萨。”

“传说有捷疾鬼偷走释迦牟尼涅槃火化后的佛牙舍利,却被韦驮天立刻制服。也因此,人们将他奉为降妖除魔的护法菩萨。”

“供奉韦驮天,也是想求西海升平、天下清明。”

魏昭明望着韦驮菩萨庄严慈悲的面容,沉默许久,忽而双手合十,恭恭敬敬做了一揖。

就在她首起身子的时候,身后传来一道含笑声音,“魏将军曾战场厮杀、刀尖舔血,如今竟也求神拜佛吗?“

听到这熟悉嗓音,沈从筠面色微喜,连忙躬身问安:“师父,程姑姑。”

来人长身玉立,鹤骨松姿,几绺山羊胡稀疏而整齐。银须不多,藏在其间若隐若现,说明这人年纪不大,应当也就西十上下。

他的身后,还不远不近站着一位身穿黑色圆领袍的女子。

正是郑洵和他的武侍程万里。

“奉清,好久不见。”郑洵笑吟吟的,全然看不出一族之长的威严架子,“魏将军,我们见过的,你还记得吗?”

“当然记得,”魏昭明挑眉,“我想中书令也不会忘的吧?”

郑洵失笑,“你这小女娘,还是如当年那般张扬。”

见沈从筠面露疑惑,他解释道:“当年灵州一战,安国公领五千兵士驻守,定北侯与我率三万大军攻城。”

“那时陛下的兵力被牵制在北面,若能拿下灵州,或许当今局势会有所改变。”

“三万对五千,本以为稳操胜券,”说着,郑洵露出无奈苦笑,眼中又含了几分钦佩之情,“没想到这丫头领了百十号人,绕到我们背后,单枪匹马闯进来把我们的粮草给烧了。”

“人生一大败仗拜你所赐,我确实这辈子都不会忘的。”

话落,几人皆是笑了起来。

寒暄片刻,郑洵终于说回正题。

“奉清命人传来口信,我都知道了。里娘确实枪耍得不错,你们二人若要切磋比试,便去后山吧,免得搅扰佛门清净。”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