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灵异 > 我在东北当神探 > 第二百零九章 内部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第二百零九章 内部

我们还是让胡记者和他爸爸吃了这顿饭。

席间,胡老爷子除了对我们再三表达感谢,就是夸自己这个小儿子,从小就会写东西,现在更是靠着一根笔杆子吃饭。

胡老爷子对儿子的骄傲是发自内心的,可惜他的儿子要让他失望了。

吃完饭,送走了胡老爷子,我们当然把胡记者带到了公司。他将为自己做的付出代价。

然而回到公司,我和小眼镜却发现,大家并没有因为金石滩空行李案真相大白而感到丝毫的轻松。

询问之下才得知,是谢巧巧参与的那个养老小组,太难调查。

而且现在明确了,金石滩的空行李箱,只是因为胡宇星的沽名钓誉而自导自演的一场闹剧,那么,那个养老小组嫌疑就更大了。

“蚊子也没有撬开他们的嘴吗?”

小眼镜有点不敢相信。

小千金摇摇头。

“那如果我们进行暗中调查呢?”

我提出自己的思路。

“不是不可以,但工作量太大,花费的时间也不确定。你们知道谢巧巧的躯干,到现在还没有找到呢。咱们从上到下,都压力山大。”

小千金烦躁的揉了揉自己的卷毛。

“既然敌人那么团结,如果能打入敌人内部就好了。”

小千金愤愤的一说。

“你再说一遍?”

师父的大长腿出现在办公室。因为她这么问,小千金还以为自己说错了什么,声音超小的复述道。

“我说如果能打入敌人内部就好了。”

“这主意不错啊,千金。”

师父快乐的捏了捏小千金的小卷毛。小千金忐忑的脸上也绽放了笑脸。

“可是,让谁去敌营潜伏好呢?”

小千金又问了一个好问题。

这时,我发现师父将目光看向了我。

就这样,在五一假期结束之后,我人生的第一次卧底生涯展开了。

之所以第一大队最后派出我,理由特别简单,就是我最年轻。

我要潜伏进去的组织,是一个以集体养老为理念的神秘团队。

团员虽然最大的也有40多岁,但大部分还是年轻人。尤其经过师父他们的调查,可以看出,只有真的有养老焦虑的人,才会被组织接纳。

而我,作为工作还不满一年的新鲜社会人,比第一大队的其他人更容易构建出一个符合入伙条件的人设。

于是,我的全新身份是这样的:在一家海参贸易公司当运输司机,月工资3200元,公司给交五险一金。

但我在这座城市没有房子,我的父母在农村老家。我也没有念过大学,职高毕业后,就一直当司机。

我是独生子,所以也没有姐姐之类的可以吸血求供养。总之,我的生活全靠我自己打拼,过得辛苦又枯燥。

重点是,我还没有女朋友。虽然我长得不赖,但囊中过于羞涩,而且我本人自尊心还很高。

至于是什么让我产生了对养老的深深焦虑,则源自我的大伯。

我的大伯是我爸的大哥,也是一名司机,但是跑长途的。

他年轻的时候过得很得意,因为长途司机还是赚钱的。但他感情路不顺,挑挑拣拣之后,竟然一直都没结婚。同时,因为没有任何财务上的规划,也没攒下什么钱。

以至于到了退休的年纪,还得辛苦工作。但因为他所从事的工作,对身体条件要求高,所以他越来越吃力,赚的也越来越少。

发现大伯死在出租房里的人就是我,而那个时候,大伯已经死去好几天了。尸体的样貌,给我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阴影。

大伯晚年生活的凄凉,也让我受到了强烈冲击。他是自己吃错药吃死的。因为常年的长途工作,让他有了诸如腰间盘突出等一堆毛病,所以要吃各种止痛药。在他死的那一夜,就是疼痛难忍之下,吃了混合药物,结果送了性命。

看着大伯没有一丝人气儿的家,还有那洒了一地的药片,我在心里对自己的老年生活,产生了深深的恐惧。

这么丰富的人物设定,主要撰写者是胖墩墩。让我以为他是不是也有养老的忧虑。没想到胖墩墩把孩子们的照片从手机相册里调出来,得意的给我炫耀,有这么多小棉袄,他晚年生活不知道多温暖呢。

而我本人,其实对这种关于养老的恐慌,并没有太大的感觉。

毕竟什么退休、养老的话题,对于我这个年纪的人来说,实在太遥远了,我很难理解。

但我对一件事非常的感兴趣,那就是当卧底了。

最简单的卧底,就是一些伪装行动。比如便衣伪装成小商贩啥的,监控目标人物。

网上不是有段子,如果一位卖煎饼果子的大哥,摊的煎饼又焦又黑,打鸡蛋会掉壳,翻饼会把自己的手烫到。那么不要觉得他蠢,因为他很可能是一位正在执行任务的卧底警察。

难度最高的卧底,则一般出自缉毒大队。他们面对的危险,自不必说,也是最可敬可叹的一批人。

至于刑警大队,出的最多的就是在黑社会团伙的卧底。

幸好此次的任务不是这个,不然以我的外在形象,肯定轮不到上场了。

在确定要进行卧底计划后,除了我本人要牢记新身份,并根据此改变自己从里到外的形象。

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了解即将要进入的组织。

这个“一起来养老”的团队,成员共计21人。有一个团长,两个副团长。

团长是一个叫做焦晚宁的女生,28岁,名字很好听。日本留学归来后,开始经营一家农场。她在接受问询的时候说过,正是因为日本的留学经历,让她对养老这个话题产生兴趣,并形成了一套理念。在回国后,她则在网上发布了一些相关的观点,并寻找同城的志趣相投的朋友,一起研究和实践。

最开始,这个团队只有几个人,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一些规则应运而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证团队的纯粹性。

既加入的人,必须认可,养老不是未来的事,而是眼下就要进行规划的事情。而且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将来人类的养老,是组团模式的。

以此为标准,又设计了重重考验,都通过了才能成为团队的一员。

在把他们的第一份调查问卷填写好交上去之后,我感觉比在警院考试的时候还紧张。因为一旦不合格,我的卧底之路就会宣告终结。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