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其他 > 男配逆袭系统[快穿] > 糊出天际小明星(6)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糊出天际小明星(6)

乐平村,开故镇……即使是县城,市里,其实也算不上什么有名的好地方。

想要让孩子们从大山里走出来,想要让这十里八村的都富裕起来,改变,不是一件多容易的事情。

时间一天天过去,没管网络上风评究竟如何,顾长云的生活一直平静无波。

要说扶贫攻坚,这事儿县里早就已经开始行动了,可是开故镇的经济一直没什么起色。是以年轻人纷纷背起行囊外出打工,留下来过日子的大都是老弱妇孺。

加上这一点,能够让开故镇居民挣到钱的渠道就少了很多。

如果年轻人多一些,好歹可以做很多新兴产业发展。上头领导因为这事儿,焦头烂额的研究许久,才得出一个结论。

既然居民们大都靠种地为生,那土地这一块是绝对不能动的。对他们来说,有了土地才相当于有了钱,才能给孩子交学费买衣服……

土地是他们深深扎下去的根。

既然决定要从土地上下功夫,粮食的收购,产品的包装,甚至居民们的实际收入情况都得一一考虑到。

日子长了,本来心里头不着急卖粮食的人们也都开始着急起来。

“今年要是卖了麦子,可是比去年整整少了几百块!”

“唉!其实也怪不得那些老板们,咱们村比其他村都偏僻,别的村开着车就到了,到乐平还得七拐八拐的上山,换我我也不乐意。”

“不管怎么说,先得把今年的收成卖了,不然大家夥手里头放这么多粮食,挣不挣钱的另说,这放坏了多可惜啊。”

就算是不挣钱,眼睁睁看着好好的粮食逐渐腐烂无法保存,谁看了心里会好受呢。既然结果只有两个,那还不如选择更能接受的一种呢。

虽说家里的年轻人出去打工,一个月也能挣不少钱,但是大城市挣得多,花销也会更大啊。孩子们月月打来钱本来就足够拮据了,还不晓得要多难才能攒的下钱,作为老的,也不能全指着他们过活。

“是嘞是嘞,咋说,也不能让这粮食坏到咱自己手里嘛!”

“价格低点就低点吧……”

老头老太们说了半天,总算定下这件事,心头多日的石头终于落地,但是这心情却是怎么也开心不起来。

辛辛苦苦一整年,其实也挣不了几个钱。

吧嗒吧嗒抽着旱烟的老李头突然开口,一阵白烟晃过:“英姿那边收成也不错,老早就有老板定下了货,前几天还看见有有人开着大车去了嘞。”

刘英姿是大学生,比他们这群不识几个大字的老头老太有文化,众人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只是说:“是呢,要是卖粮食也跟卖花似的就好了。”

村子没多大,所以老李头说的有老板开车去英姿那拉货的事儿许多人都知道。

英姿头一年种花,自然而然的许多人关注,更何况她销路没怎么发愁,顺顺当当的就卖了出去。

放在老头老太们眼中,这就是妥妥的来自高材生的聪明机智。

要不然,咋就他们天天发愁,大学生就能轻松解决这件事呢。

不过他们不清楚的事儿也多得很,就比如刘英姿刚开始也焦头烂额的联系了许多人,这才赶上了好时候,把花儿都卖了个不错的价格,其中辛苦只有自己能够知道。

在这众人感叹大学生的聪明才智时,有个声音响起来,提出了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现在咱们松口,愿意最低价格出售了,人老板还会来吗?”

“会的。”

顾长云安慰了有些不知所措的顾奶奶,说:“才接到通知,说是县里会帮忙联系人过来收粮食,肯定不是特别低的价格,到时候除了咱们乐平村,还有其他好几个村子,都一并会有人过来收的。”

顾老太太这才松了口气,缓了缓手上的力道,对顾长云笑开了花:“是了是了,领导们还为咱们想办法呢!”

她倒是没有怀疑过顾长云的话,不管长云说什么,她都是非常相信的。再者说长云才不会拿这种事情胡乱说。

好啊,县里领导想办法联系人的话,今年就不用担心联系不上那些老板,亦或者以最低价格卖出去了。

就算一斤粮食比最低价多出个一分两分的,几千斤下来,也是不少钱呢。

老太太拉着顾长云说了会话,趁着出门去地里摘菜的时候,风风火火的找几个相熟的老头老太说道去了。

赶快告诉他们,也能少忧心一些。

老太太走后,顾长云则是打开了手机开始查看最新通知。

他对老太太说的全部是真的。不止今年,往年来,许多村子的粮食都因为交通不便没有老板上门收购。县里早就注意到了这点,为了今年农户不再发愁,早早开始联系各大粮食收购公司,直到现在才定了下来。

这是铁板上订钉的事情,没什么不能告诉乡里乡亲的。

其实除了开故镇,其他镇子今年的情况也不太好,通通都是由县里统一安排的。大丰收大丰收,今年开故镇丰收了,其他村子镇子自然也是这样,甚至于整个省都丰收,粮食的价格自然会比较去年更低一些。

顾长云看着屏幕上村子群里的消息,微微颔首。大众最担心的,无非就是收购的价格。

这倒没什么的,总归有国家粮食收购价格放在这里,再大的公司,也不敢低于最低价格收购。

找公司收购粮食,确实解决了目前最十万火急的事,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顾长云想到了,县里镇上的领导们自然也想到了。

可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却迟迟没有声音。

另一边,老太太风风火火的拉着几个姐妹说来说去,一句话总结下来就是这事儿不用太担心。

老太太觉着自己是个小老百姓,一年的收成卖多卖少都是定数,多了也多不到哪里去,少了更是少不了多少。

再加上长云说,领导们一直关心这事儿,正帮着十里八乡想办法呢。

这个道理也不难理解:“你想啊,咱们乐平村丰收了,十里八乡的可不都丰收吗,卖的贵贱大都是一个价格。听说啊,县里领导比咱们都担心粮食卖不出去呢。”

老头老太纷纷点头:“确实是这个道理。”

“但是……”

顾老太:“但是啥?县里镇上一般穷,卖的出去都一起卖出去,卖不出去也都一起卖不出去。实在没有办法,就便宜点价格,肯定有老板愿意来的。”

斩断众人纷纷扰扰的思绪,老头老太们也不是傻的,都点点头,心里开始盘算粮食卖了之后该给家里添置点什么东西好。

大家夥心里头的石头块落了地,周边氛围也瞬间轻松了下来。

其实顾老太说的也挺对的,别的不说,镇上县上一般穷倒是真的。十里八乡的就没几个富裕的村子,王八对绿豆,半斤八两的没什么好担忧。

在说县里领导肯定不会坐视不管,真有那么多户人家卖不出去粮食,大家夥只会更穷,领导去上级汇报工作那不得被拉出来批评吗。

抛开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前面好几年,领导就一个劲儿的想让大家都脱贫致富,让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都回来发展家乡,这些年又是弄养猪场又是搞场地的,里里外外花了不少心血,怎么着都不能让乡亲白忙活半载。

“今年卖了粮,我还打算送孩子去县里上小学。县上好老师多呢!”

周围人立刻点头应和:“是呢,镇上的学生都想着办法去城里上学,去县上上,保不准往后还能去市里上中学,总比一直在镇上好的多。”

镇上的学校,早就没剩几个学生。这年头华夏大地发展速度惊人,越大一点的城市,不仅教育好,那些好的医院都是。

人都说看病得往大城市去,上学这事比看病重要,肯定得往县里去!

刚刚还在发愁的众人立刻转移了话题,纷纷说起来自己家孩子的教育问题。

他们这代人不仅见证了国家的飞速发展,也远远的被时代抛下,不会使用高科技产品,也不懂现在风口做生意。只看着这几亩地,能养大孩子就是了。

顾老太太也加入到了这个话题中去。虽然她家里现在还没有要上学的小孩,但是问题不大,供长云上学才过去没几年,她经验可足了!要不然怎么会养出来一个大学生呢!

走在路上,坐在车上,甚至于校园中的广播,直播软件的背景音乐,短视频的bgm,宿舍四人合买的音响,竟然都在重覆播放同一首歌……

这曲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进入了大众的耳朵,只知道刚一在平台出现,就火了起来。

有心人找了找源头,才发现这首歌原来只是一个小镇的宣传旅游曲。

“什么宣传旅游曲……?”

还是一个无名小镇?

不信。

充满怀疑的人们点进官方宣传号去看,果真看到了这首歌出现在碧水蓝天金黄麦穗中。

这……是什么?

评论区的网友们纷纷如此问道。

太阳从东方升起,缓缓照亮了平静的小镇。镜头中可以看到山,看见一座又一座的房子顶,看见好像打开了什么开关似的,街道上出现了一个个人的身影。

声音从此刻响起。

在飘扬的歌声中,隔着一层屏幕,绿水,青山,碧波,以及一簇又一簇的人间烟火气,歌调中,镜头猛然拉进。

满是玫瑰的山坡与金黄麦穗遥遥相应,一边是火红,一边是沈甸甸的麦。

他们看见年轻人背起行囊告别父母,看见小孩依依不舍的抓着自己的衣角却怎么也不敢上前,看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看见村口的小道,家后的葡萄,老太坐在石头上纳鞋,老头就在院里扫地。

日出日落,始终如一。

最后视角又回到了遥远的半空,从上而下的看着这普通的一天。

开故镇,这是个籍籍无名的小镇,其实也是无数背井离乡的年轻人的故乡。

感谢大家的支持,留评发红包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