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出天际小明星(5)
网络上众说纷纭,都只是网友们自己的猜测罢了。谁也不会上赶着承认,最终这事儿只算得上是粉丝们的战争。
[肯定是我家哥哥写的,这明显就是他的风格啊,这不是很显而易见的事情吗?]
[就是就是,虽然每次的歌风格都不一样,但是曲风还是有的,这是独属于他的个人风格啊。没跑了吧。]
[嘘,说不定是还没有官宣的什么惊喜,小点声,别搞大了。]
[……emmm 。不是我说,你们家也太自信了点吧,你家哥哥有曲风?开什么玩笑呢,这明显就是某某某的风格吧。]
[啧,说了不要闹大,这不就是有奇怪的人问着味过来了吗。]
顾长云关上即将要吵起来的网页,并不想浪费自己的时间去看这些无意义的争吵。
事实上,这些粉丝口中的自家“哥哥/姐姐”,大都是曾经向非凡购买过歌曲,稍微改动一番便冠上了“原创”的名头。
其实这种行为本来在娱乐圈也不是什么很少见的事情,多的是人都这么做。唯一不同的,大概那是双方友好协商购买版权,再加上并没有特意宣传自己的才华和原创能力,没有把买来的歌硬生生安在自己的才华上。
两者之间的差别大了去了,至少人家原创作者是收到了版权费用的。而原主呢,自己写的歌被卖了出去,十块钱到手里就只剩下两分了。
非凡,不愧是一直被大众骂着的黑心公司。
顾长云无意争辩,很快就将这些事情忘在脑后。然而各家的粉丝们似乎并不这么想。
中午食堂做了几道家常菜,刚刚一到下班的时间,顾长云就被陈乐和李明明拉走一起吃饭。
冬瓜汤,西兰花,汤面条。简简单单的盛了一些,几人找了个位置坐下。
中午时周围比平常热闹多了,不止是顾长云所待的这个小部门,局里其他还没怎么见过的人也都纷纷现身。
李明明吐槽:“那个秃顶胖子,别看他长的挺和善,其实脾气可大了,谁落在他手里,那可真是……”
“自求多福吧。”
陈乐笑嘻嘻说起来:“他之前就是我顶头的领导,天天被骂,还好给我调出来了……嘘!”
两人说的热闹时突然停下,顾长云擡头一看,刚刚那位秃了顶的胖子领导正好从他们面前经过,脚步匆匆不做停留。
陈乐疑惑的眼神目送他离开,而后回过头八卦起来:“这是干啥去,怎么这么着急。”
平常要是碰上他,少不了要被唠叨一阵子,今儿是怎么回事?
想到刚刚脚步匆匆的人,陈乐脑袋转啊转,立刻就想明白了:“哦!我知道了!”
“知道什么了?”
陈乐:“肯定是上头领导打电话过来了呗!秃子虽然挺烦人的,但是好歹是咱们领导,正局刚退休,他这个副的现在是暂代正局,咱们这种小地方能有啥事。”
想想就知道,除了上级领导突然打来电话,开故镇根本就没有能让他这么着急的事儿呗!
陈乐吸溜一口面条,口齿不清:“管他呢,这都不是咱们该担心的事!”
李明明点头,很是赞同。
黄昏时回了家,顾长云自己没怎么感觉到,只是顾老太太说起来的时候,才突然发现从开故镇到乐平村,回来所需要的时间越来越短。
没别的,只是因为最近一段时间,断断续续修了好几年的公路终于完工,如今才开始正式使用。
“这好,以后就不用走远路了。”
顾长云每每回来,都能看到老太太坐在门口,脚边放着一篮子豆角,老太太就一边掰着豆子,时不时的擡头向远处看看。
不过也不一定,有时候呢,老太太也会和老姐妹们坐在村里广场的树荫下,说说最近村里的八卦,纳鞋底,缝衣裳,织毛衣……总之干什么的都有。
不过是凑在一块儿,说说话打发无聊的时间。
最近呢,老太太已经炫够了自己家新盖的房子,口水都要说干了,本来是想要去的,不过想到老姐妹们从羡慕嫉妒的眼神到现在……过段时间再去吧。
说是翻新翻新,实际上和重新盖一个也不差什么。添置了新的家用电器,买了敞亮的大电视,洗衣机,电冰箱……里里外外都是焕然一新。
推开大门就是小院,墙外的一棵树抻的长,院中也有树荫,靠着墙的地方放了石头桌凳,平常家里来了人,就能坐在这儿说话吹风,就算不来客人,自己家也能在这里吃饭。
院子角落是厨房,老太太用不惯电器,以前都是自己捡柴烧火做饭。
老太太道:“你不知道,这柴火烧的饭才香呢!电磁炉那些做的没有柴火的香气!”
好吧好吧,就在厨房外头,顾长云留出来一块地方,专门让工人给老太太做了个竈台。
屋里烧火又热又不安全,还不如露天的呢。顾奶奶嘴里勉强,其实在工人来砌竈台的时候,她一个劲儿的盯着呢。
走进顾家小院,顾长云就看见石桌上正放着热腾腾的饭菜:“奶,你怎么不先吃?不用等我的。”
下班时间虽比较固定,但是路上保不准会有什么特殊情况,顾长云其实并不能保证每天都准时准点的回家。
“吃饭吃饭!”
堂屋敞着门,吃饭时有风吹过,那阵风就会从树下吹到堂屋门口,吹的门上透明的帘子呼啦作响。
在不时的哗啦声中,顾家的祖孙二人吃完饭,收拾了碗筷。顾长云回屋休息,老太太却一反常态的来了精神,安顿好顾长云,自己个儿拿着手电筒,在莹莹路灯光芒中去了村里的小广场。
无它,跳舞罢了。
一群老头老太太,拎着音响,放着嗨歌。动次打次的节奏中,老头老太翩翩起舞,跳舞相识的小夥伴们结伴而行。
隔了老远,顾长云在屋里都能听见那阵子音乐声。不时他们的声音太大,而是这乐平村实在是太安静了。
前面许多年,村里八成就是老人小孩,青年壮年的人们纷纷去往南方打工,一年到头才能回来一趟,过没几天又要离开。
村里现在的年轻人寥寥无几,但老人和小孩却是非常多。
平常又没有什么事情,晚上跳跳舞,唱唱歌,老头老太乐呵的同时,村里的小孩们也到了一天中最为期待的时刻。
大山里的孩子,要是学龄前还好,到了入学的时候,免不了要家长费一番心思忙碌。村里早就没有了学校,乐平村距离镇上不算很远,许多人都把孩子送到镇上上学。
最近几年,镇上的学生也开始往县城里去了,学生越来越少,这些学校也就几乎要办不下去。
在大山,村里镇上,总归都不如在县城上学。但是县城里的学生呢,又想要去市里。一层推着一层,大家都知道,往更好的地方去,孩子才能有更好的教育。
不过对于现在乐平村的孩子们来说,那些都太远太远了,远的根本想象不出来。
因为在村里挣不到钱,所以青壮劳力只能背井离乡去打工。因为各种原因,或许是能力不足,手头紧张,带上孩子不好找工作等等原因,村里的留守儿童越来越多。
留守儿童没办法接受好的教育,就只能重覆他们上一辈的命运,极少有人能从大山中走出去。
这一切原因的起点,都是开故镇和乐平村实在是太穷了。
刘英姿毕业回乡创业,也是想要带动村子发展的。
想到她的玫瑰大棚,灵光倏地一闪而过,顾长云心里有了一些打算,但并不确定这想法究竟能不能实现。
乐平村往常都是种粮食,卖了一茬,一户的收成也就几千块钱。粮食种在山地多少会有些影响,那些老板从哪儿都能收粮食,何苦跑到这偏僻的地方,还得开着大车爬山路的村子呢?
去年就已经少了很多收粮食的老板过来。在田间的时候,顾奶奶叹着气说起过这件事,顾长云记忆犹新。
前段时间突然生病,断断续续的一直不好,稍微坐会就头晕眼花只能躺下。没错,我就是那种起猛了会眼前一黑半天缓不过来的人。
好了之后感觉脑子越来越不好用,原本准备好的结局全忘了,准备重新构思。
最近会恢覆更新,然后一口气完结!(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预计会在九月完结
另外衷心希望大家身体健康,尤其是久坐不动的朋友,一定要好好注意身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