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白帝城能拿下,就证明了永安也能攻下。^咸/鱼_墈/书/ ¢嶵¢新,蟑/結?耕-新¢哙`
白帝城一直是谯蜀的桥头堡,花了大量精力经营,永安在防御上还不及白帝,长江制水权也被晋军控制。
王仲德、傅弘之、刘钟水陆并进,永安竟然兵变了。
蜀将王志忽然起兵,打开城门,迎接虎卫军入城。
谯道福的抵抗还不如桓振,危急关头,竟然放弃永安,率本部人马逃回蜀中,自此蜀中门户落入刘道规手中。
谯纵虽得蜀人之心,但蜀中也有很多西府故吏,从桓温时代就在蜀中生根发芽。
毛璩在蜀中经营了十几年,虽满门被灭,但他麾下将吏依旧活跃在蜀中,心向晋室。
谯纵背叛毛璩割据一方没问题,但占领蜀中后,屁股没坐热,就立即建国称王,还向姚兴称臣,一心一意与晋室为敌,自然会有很多人看不过去。
蜀中獠人多,但晋人也不少。
晋室正统早已深入人心。
“蜀中门户洞开,可长驱而入,攻打成都!”殷仲文兴奋起来。
刘道规也觉得火候差不多了,这一次攻打白帝城,只动用了八千虎卫军精锐和荆州的府兵,历时三个月,就达到了目的。
永安城的不战而降,更是暴露的谯蜀的虚弱。~萝~拉,暁·税_ ~追·嶵¨欣·章,节\
封恺道:“大将军已灭南燕,再灭谯蜀,乃不世之功也,然则此等大事,还需上表朝廷。”
上一次之所以能灭亡南燕,离不开建康的支持,前后供应的粮草不下三十万石,军械更是数以万计。
谯纵是蜀中士族,得蜀人支持,必然会拼命抵抗。
当然,以现在刘道规的实力,谯蜀无论如何抵抗都无济于事,但若是建康那边拖后腿,就另当别论了。
高珣道:“战机稍纵即逝,如今已得巴西,门户洞开,蜀人惊惧,不如速战速决,令王镇恶、王仲德、刘钟诸军合兵,长驱直入,攻克成都,先斩后奏。”
将领们的想法跟高珣一样,直接打就是,有没有朝廷的诏令无所谓。
“还是要上表一封,跟朝廷通通气,眼下是深冬,冬衣粮草也要准备充足,灭国之战非同小可。”
刘道规之所以谨慎起见,还有一大原因就是粮草问题。
荆襄土断成功,却没什么积累,这次攻打白帝,调动数万人马,府库更是雪上加霜,战后还有赏赐和抚恤,都不是小数目。
谯蜀这块肥肉就在身侧,跑不了。
反之,攻打谯蜀这么大的事,不跟上表朝廷,就显得自己这个大将军太跋扈了。?k*s·y/x\s^w′.*c!o*m_
朝廷答不答应是他们的事,但奏表不能不上。
刘道规遂一面上表朝廷,一面积极准备。
魏国拓跋嗣继位,比拓跋珪讲信用的多,这一年多来,一次胡人南下劫掠之事都没有发生,两边以黄河为界,安分守己。
中原的压力大减。
填充了十万妖贼俘虏,许昌、洛阳周围都开始了大屯田。
西面,王仲德拿下永安后,也尝试过西进,遭到了蜀人、獠人的激烈抵抗,所遇郡县,前脚过去,后脚就有人作乱,踩着木排竹筏,夜袭焚烧过江的粮船。
虽然没造成多大损失,却增加了粮草转运的风险。
王仲德派兵追杀,贼人窜入深山老林中不见踪影。
原本粮草就捉襟见肘,刘道规干脆下令王仲德屯兵永安,傅弘之驻守白帝,府兵返回各地,等待明年的攻势。
王镇恶也留下其弟王鸿、王遵、王渊三人镇守涪陵,自己返回江陵。
没过几日,朝廷的诏令下来。
启用刘敬宣为征蜀将军,持节,监征蜀诸军事,领豫州刺史刘毅、益州刺史司马容期、武昌太守刘藩、武陵太守司马休之诸军一起伐蜀。
“这是何意?难道朝廷要来虎口夺食?”高珣满脸怨气。
其他将领也是义愤填膺。
眼看谯蜀这块肉快熟了,朝廷先伸来筷子。
刘道规反复看了几次,不过上面只字未提自己,而且征蜀将领的人选也别有深意,刘敬宣、司马休之是南燕逃回来的。
司马容期是新任命的益州刺史。
至于刘毅、刘藩,是坚定的拥晋派系。
派刘敬宣为将,刘道规就有些想不通了,毕竟他也是彭城刘氏的人。
但这么一伙来自不同山头的人,一起伐蜀,弄不好鸡飞蛋打。
上下同欲者胜。
这伙人个个心思不一样。
刘道规望了一眼殷仲文,“莫非兄长是想抬举刘敬宣?”
刘裕这几年的各种举动扑朔迷离,越来越让人看不懂。
殷仲文道:“丞相雄才大略之人,然雄才大略之人必然雄猜,刘敬宣在北府声望极高,当初在南燕欲拥立司马休之为主,属下以为,丞相此举是想将拥护朝廷之人一网打尽!”
封恺道:“此其一也,其二,不欲大将军再建灭国之功。”
刘道规已经灭亡南燕,灭妖贼,刘裕保全建康,收复广江二州,推行土断,勉强能媲美。
但若是再灭了谯蜀,刘道规威势全面超过刘裕。
就算刘道规不愿再往前,麾下将吏也会推着向前,斗而不破的局面将难以为继。
当然,如果刘道规要阻止也容易,这些兵马想要伐蜀,必须经过荆襄,随便找个理由上表一封,伐蜀之战就进行不下去。
“既然朝廷授意,那就让他们去,谯蜀不是这么容易打的,我们隔岸观火,看热闹就行。”刘道规并不着急。
刘毅和司马家的势力早就该收拾了。
这些人被打压,刘道规也是受益者之一。
“大将军英明,我料刘敬宣、刘毅必败!”殷仲文满脸幸灾乐祸。
“谯纵既得蜀人拥护,非旬日可灭,刘敬宣勇武过人,却非大将之才。”封恺与刘敬宣、司马休之在南燕同殿为臣,也算是老熟人。
这伙人就没干成过什么事。
当年刘牢之和刘敬宣掌握北府兵权,坐山观虎斗,却输了个底朝天,流亡南燕,密谋造反,谋事不密,被慕容德察觉。
逃回淮泗,连个招呼都不打,就去刘道规的根基之地彭城招募部众。
刘敬宣能活到现在,简直是个奇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