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独孤伽罗一手持刀抵在自己腰间,一手从袖中取出一封秘折,扔在地上。
“反正,在卉木城外时,你就已经想杀死本宫了。本宫愿一死以换陛下一命,你可答应?”
长公主面色清冷,眼神寡淡,雍久心中咯噔一下,道是不好,赶紧拿起掉落在地的秘折,一目十行。
那秘折上将长公主於卉木城外遇刺一事的来龙去脉写得清清楚楚,署名禹王独孤诚。再看落款时间,已是数日前。
“你早就知道了。”看着满眼通红的长公主,雍久心绪覆杂,“难怪那日,你如此古怪。”
“是。那日去长乐府邸,长乐什么都没透露,只说遇到一位故人。她以为那位故人已死,没想到却还活着。故人告诉长乐,独孤家的天下没亡,她就不会死。”
雍久呆楞住了,记忆中她似乎确实对独孤曼说过那么一句狠话,没想到自己当初的无心之语,却叫她们忌惮至此:“殿下,我……”
“不必多说。你雍家满门丶兄长父亲都死在本宫手中,与陛下无关,要恨,恨我一人即可。本宫现在只想以一位长姐的身份,请求你高擡贵手,放过我弟弟,行不行?”
说完,“噗通”一声,独孤伽罗直着腰身,双膝一软,跪倒在雍久面前,“冤有头丶债有主。本宫今日任凭你处置,绝不会有半句怨言,只求你放过我弟弟。”
堂堂一国长公主为了亲弟弟的性命,不惜放弃自己的生命与尊严,跪在一介草民面前,苦苦哀求。
“殿下!”独孤长风愤然起身,去拉独孤伽罗。
“皇叔公,太医们想了两天两夜,翻遍医书,都无法救罗儿。本宫引狼入室,实在愧对父皇母后,对不起独孤家的列祖列宗。”
若非长公主挂念雍久,一心寻她,又将她带回京都,有意无意地引荐给皇帝,又何至今日这般光景。
独孤罗不是做皇帝的料,长公主不是不知道。也曾一度动过废了弟弟,另立侄儿为新帝的心。
然而亲眼见到弟弟奄奄一息躺在床上受折磨时,独孤伽罗还是忍不住心疼弟弟。
龙椅不坐就不坐了,但她从未想过伤害弟弟的性命。
她们一母同胞,从小相依为命,独孤伽罗如姐如母,无论如何,她都没法眼睁睁看着弟弟死去。
“伽罗,你莫要冲动行事。冷静些,要这乱臣贼子交出解药的方法多的是,你何必拿自己性命开玩笑?”
一边是亲弟弟,一边是她心爱的女子。
独孤伽罗试图调和,却无能为力,独孤长风不知其中曲折,哪里知道独孤伽罗的心伤与心累。
“皇叔公,雍久此人,你不了解。她聪明多谋,走一步能看十步。药倒陛下不过是第一招,后续恐怕还有更多招数等着我们。”
“有皇叔公在此,看何方妖孽敢兴风作浪。”独孤长风圆目朝雍久方向一睁,威威吓人。
“不过一个宗正寺寺卿也敢大放厥词。”雍久才不怕独孤长风,倒是对长公主“引狼入室”之语耿耿於怀。
狗皇帝骗了独孤伽罗一次又一次,她仍然愿意为这个昏君弟弟一命换一命;
而雍久呢,尚未对独孤皇室做出什么实质性的伤害,殿下就把她看作了恶狼。
她在长公主的心里到底算什么?还算可人的玩具吗?
长公主跪在雍久面前求她放过皇帝时,雍久心有不忍,但一想到独孤伽罗这般放下自尊竟是为那蠢弟弟,雍久就愤愤不平,身上戾气愈重。
“卑微贱民竟敢如此猖狂,本官……”
“本官什么?宗正寺只管皇家人丶皇家事,偏生我这卑微贱民的事,独孤大人你管不了。到底还是长公主了解在下,后面还有更多招数候着呢。莫说你这小小寺卿翻不出什么浪花,即便睿智如长公主也未必是在下的对手。”
雍久神态恣意,威风凛凛,言语中充满了对大周朝廷精英们的轻蔑。配上她那被扇红的左脸颊,更显出几分癫狂,让人不寒而栗。
独孤长风虽心有戚戚,但他此生顺遂,从未被人这般顶撞过,气得浑身发抖。
输人不输阵,独孤长风重哼一声:“你少在这里危言耸听,本官翻不出什么浪花,你一介布衣商人更是太仓一粟,渺若尘埃!”
雍久甩袖,冷笑一声:“是吗?独孤大人知不知七州商会已无任何馀粮在库了?”
“那又如何?灾年之际出粜借饷本就是常规操作。今年秋季收成上来,自有新米做仓储用。去年檀州大水,流民四窜,陛下仁德,命七州商会开仓放粮一事举世皆知,与你一做钱庄生意的何干?”
独孤长风语气颇为不屑,言下之意——你一不入流的商人懂什么朝廷政策?
“与我何干?”雍久将独孤长风上下打量,笑得意味深长,“独孤大人有所不知,在下不但做点钱庄生意,还不自量力地做了点米粮生意。”
独孤长风闻言心下一跳,但面上依旧从容镇定:“呵,兼开几家米粮店就狂妄自大,不知天高地厚。”
“知不知天高地厚,再过一个月就见分晓了。”
再过一个月,不就是收秋时节?独孤伽罗了解雍久,知道她虽狡诈多谋,但不会说大话。
听这弦外之音,恐怕今年秋收会出大问题。独孤伽罗急急打断二人的争论,问道:“阿九这话是什么意思?”
“殿下虽不信在下,却了解在下。”
雍久摸摸唇上胡须,思索再三,不愿再瞒,“既殿下有所察觉,那我也不妨明说。七州商会今年的秋收必然颗粒无收。”
“怎么可能?”独孤长风又是一声冷哼,觉得眼前男子胡说八道,故弄玄虚。
独孤伽罗垂眸思索,转而擡头吃惊道:“难道你已向农户们提前收购了今年的收成?”
“正是。”
雍久话音刚落,独孤长风就大掌一挥,一脸不信。
“不可能。商会同农户们都是经年累月的老熟人,他们怎会卖给你而不卖给商会?再说,农户数量众多,遍布七州,你怎么可能将那些农户都抢了去?简直天方夜谭。”
人常说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独孤长风对着雍久频频摇头,这小子嘴上倒是挂着不少毛,却也不过是个讲大话的钻营小人。
“有什么不可能?朝廷的国债都由我斟氏钱庄负责,七州商会算皇商,难道我斟氏钱庄不算皇商?”
独孤长风冷笑:“不过一时得意,逮了机会发那劳什子的国债罢了,从未听说过的什么斟氏钱庄也想做皇商?”
独孤长风本意是羞辱雍久一番。
没想到,雍久闻言,正中下怀,得逞般哈哈大笑:“不做皇商那更好。反正国债是以你大周朝廷名义发放的,兑换不出可别求我。”
“如何会兑换不出?我大周三成税赋足以兑换那些债券。”
独孤伽罗见雍久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心中后悔不已。当初的国债方案,她就一直担心会有漏洞,看来雍久果然在这国债里留了一手。
她插话道:“还请阿九明言。”
独孤长风见长公主对雍久一直恭敬有加,心中不服,气得甩袖站到一旁,不看二人,眼不见为净。
雍久转向独孤伽罗,道:“大周税赋确实雄厚,不过那也是明年的事了。今年国债发行不过月馀,若是当下出现挤兑,明年的税赋又有什么用呢?”
“怎会出现挤兑?”
挤兑一事,当初议事时,长公主提过这个隐忧。政事堂的大臣们讨论后,决定将国债全部发行给大客户,如各大钱庄丶世家等。
因为大客户不易听风就是雨,对谣言的甄别能力强,扛风险能力也更强。如此一来,就能很好地规避不可预期的挤兑事件。
“殿下睿智无双,当时一眼瞧出国债发行的隐患。解决方法也很好,不过,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殿下知道化零为整,难道在下不会化整为零吗?”
雍久的眼中精光四射,曾几何时,那一度是长公主最爱的颜色,此刻却亮得过分,让独孤伽罗觉得可怕非常:“化整为零?”
“除了卖於外邦的债券,大周境内债券已全都被我转化成个人债券卖出去了。”
“什么意思?”这回即便聪颖如长公主也无法一下领悟雍久的说法。
雍久摸着火辣辣的脸,想了想该怎么解释。她瞥见一旁一座青花瓷花瓶,眼珠一转,几步上前,拿到手中。
“举个例子,这大花瓶就是一张大面额的国债券。”
大周当下官方发行的国债券面额都极大,每张一千两白银起。
“哐啷”一声,雍久将花瓶用力砸在地上,顿时花瓶碎成了一片一片。
“大胆!”独孤长风转身,怒视雍久,“陛下还在养身,你这贱民想要作甚?”
雍久瞟他一眼,自顾自地拿起其中一片碎瓷,捏在手中给众人看:“诸位觉得,这一片瓷器当值多少?”
跪在地上的梁桐脑中思绪横飞,她虽未曾出过声,但一直认真聆听,看着雍久手中那片碎瓷,顿时了悟。
“我懂了。斟老板的意思是,你将大面额的国债券化整为零变成小面额的债券分销了出去?”
雍久望着梁桐,啧啧称奇:“梁姑娘不愧是做生意的一把好手,此中精妙一点就通。”
私自发行债券?简直无法无天。
独孤伽罗看看雍久,又看看梁桐:“你以朝廷名义制定小面额的国债券卖给普通老百姓?简直荒唐!”
“不错。国债利率高,老百姓们分一杯羹又有什么不好呢?”雍久狡黠一笑。
独孤伽罗哪里不知她的考校:“国债初初发行,稳定性丶风险性犹未可知,普通百姓家中积蓄本就不多,若是为几点利息损了一辈子的存款,得不偿失。”
长公主当初不允许发行小面额国债,表面上看是为了将分销对象瞄准大世家从而增加成功率,其实更是为了保护平民百姓。
独孤伽罗此人,胸中有沟壑万千,心中有黎民百姓,却从不爱挂在嘴上说。
“啪啪啪——”雍久忍不住为长公主鼓掌叫好:“殿下慈悲,心系万民,在下佩服。不过殿下这般宅心仁厚,给我这’奸商’倒是带来不少麻烦。”
正因长公主坚持国债发售对象只能是大商家丶大世家,导致雍久只好私自印刷小面额的国债来兑换大面额国债。
不但增加了工序,更要命的是,这样做直接导致小面额国债的合法性降低许多。
雍久可是费了不少力气,才将这小面额的国债连哄带骗一点一点卖出去的。
“阿九过奖。本宫愚钝,还是不明你为何千方百计要让国债流入到普通百姓手中?”
雍久冲着长公主眨眨眼:“殿下方才不是说了吗?国债若是无法及时兑付,普通百姓为几点利息折了一辈子的存款得不偿失。”
独孤伽罗瞪大眼,频频摇头,难以置信:“你!不会的,你绝计不会这般行事,本宫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