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其他 > 穿越之云与海GL > 冤大头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冤大头

永康四年的五月,万物欣欣向荣之际,大周的一切似乎也变得一改颓势丶朝气蓬□□来。

中书令薛崇仁的孙女被封德妃,吏部尚书崔向明的女儿崔贤珠与礼部尚书馀明哲的女儿馀氏共同被封为充容。

另外还大大小小封了些美人宝林。与此同时,七州商会也终於有了动静,七州各地的米粮开始大量供应粳米给各地流民。

不用饿肚子,叛乱起义渐渐消停,唯有幽州中山郡残留的沈霍琛一支叛党还在负隅顽抗。不过很快,中山郡便也被朝廷拿下,沈霍琛一行下落不明,大抵是落草为寇了。

朝廷事多,这等流寇小贼何况还是个以女子为头目的,下发海捕文书便不足为惧。

即便对方躲得好,也叫她再无露脸之日。雍久提议的国债一事经政事堂丶诸多大臣以及七州商会多方讨论丶试验丶试点,确保无误后开始正式推行。

除了各地零星还有些瘟疫,以及即将到来的皇子诞宴,便再无大事了。

皇帝这几日可谓是春风得意,烦心事统统风吹云散。虽然斟九始终没进宫面圣,叫皇帝有些落面子,但七州商会与斟氏钱庄带头购买大量国债,这国债的点子又是斟九提供的,皇帝也没什么好与她计较的。

另一方面,长公主回了京,但一连在公主府好几日都不曾进宫来烦扰皇帝,更是叫他心情大好。虽然近日有些关於皇姐的风言风语传入皇帝耳中,命人下去捂了那些臭说书的嘴便是了。

皇帝不在意,但有人在意。

薛府。

“叔父,长公主殿下如此行事,未免过於不羁了吧?”男子红袍小冠,模样不错,但突出的肚子叫他看起来有些油腻。

此人正是七州商会会长薛松,薛崇仁的远房侄子。

镇国公主与男子共乘一骑回京之事早就传得沸沸扬扬,但因长公主素来风评好,多数人还是把这事看做是才子丽人的佳话在传。

不过在薛家看来,就有些闪眼,更何况近日还有些更为不堪的韵事在贵勋间瞎传。

长公主的事虽已与薛氏无关,但那些人谈论起来,总不免会带上薛家,让薛氏失了面子。

“皇家的事哪里是我们这些做臣子的能比划的?”薛崇仁拄着拐杖起身。

上个月这根拐杖还用不上,这个月薛崇仁便有些离不开它了,人老了确实不中用了,“我们做臣子的只管做好本分,为黎民苍生丶为江山社稷鞠躬尽瘁便是了。”

说得比唱得还好听,薛松腹诽。他是商人,对文人那喜欢打着为江山社稷丶黎民苍生的旗帜,实则不过是为自己或自己家族牟利的本性摸得一清二楚。

若不是薛松经营有道,挣得钱多,晓得孝敬这位远房叔父,高高在上的中书令大人哪里会记得自己这个子侄。

“叔父教训的是。”既然他们本家都不介意,薛松这个远房亲戚自然更不介意,口风一转,“叔父交代的事,我们商会都完成得差不多了。”

“噢?这么快已经送到各州去了?”

薛崇仁对於长公主悔婚一事气得差点呕血,不过好在皇帝纳了自己的孙女进宫,倒是扳回一局,心理上与皇帝又亲近些,对长公主自然更厌恶,并不想听薛松多谈那个女人。

“倒也不是。”

薛松对这位老叔父竟然对商业经营一事如此知之甚少,感到惊讶又有些鄙视——高居庙堂竟对这民生最紧要的东西一窍不通,只会些仁义道德之乎者也。

“商会里的各州负责人都已飞鸽传书回去开梁放仓,不必调动。”

“如此。”薛崇仁走两步便觉着累,还是坐了下来,不服老不行啊。这个侄子虽然关系远了点,却是个能干的,他得为自己的孙子多做些打算,“你做得很好。”

薛松原本低着的头瞬间擡了起来,那老家夥真就万分赏识般打量着自己:“多谢叔父夸奖,都是承蒙叔父的提拔。”

“你已是商会会长,却还能如此谦虚守礼,实在难得。漕司那块今年也该动了,到时候你收拾收拾便去吧。”

薛崇仁眉眼弯弯,此刻是真如同一位家族中的慈善长辈。

“多谢叔父!”薛松立马跪地行礼。

漕运司掌管大周水路转运一事,是个大肥缺。薛松本是做运输起家,实在太了解这里面的油水有多重,还不得赶紧谢过这远房叔父。

“起来吧,一家人客气什么。你呀,长得好,五六十的人看起来也不过四十,平时一定没少保养吧?”

听这话,似乎有些门道,薛松立马接道:“托叔父的福。一会儿我让家里送些滋补品来,叔父您整天操/劳国事,为君分忧,侄儿应当早些送来才是。”

薛崇仁笑着摆手:“唉,老身不是这个意思。是你这心态啊,值得怀德同你学习。怀德自江南回来便一直郁郁寡欢,有空你与他多走动走动,劝劝他。”

天涯何处无芳草,偏偏薛怀德对长公主痴情得很,在江南道弄丢了公主心急如焚,回京又被取消婚约,这叫他如何承受得住?整天在家寻死觅活,喝得烂醉如泥。

班儿也不去上。

好在爷爷是中书省的大老板,谁都说不了他,可这男儿的志气要是没了,谁托着都没用。薛崇仁为孙儿计,搭上薛松,希望他能开导薛怀德,更希望薛怀德能跟着薛松学些本事。

闻弦知雅意,薛松立即心领神会,连连应下,本想让阁老休息,刚要退下,又想起一事:“对了,叔父,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说罢。”

“手下来报,我们这边开仓放粮,似乎有商家在暗中收粮。”薛松直觉有些不妥,想来想去还是要跟叔父沟通一下。

“嗯?”薛崇仁眸中精光一闪,“朝廷不是拨款给你们商会了吗?什么叫有人在暗中收粮?”

薛松赶紧跪下:“叔父,朝廷虽说是拨款了,可是那什么信用凭证看起来就是口惠而不实至的东西。我等实在有些担心,故而低价卖了些。”

谁成想竟被人大量买了去。

“混账!朝廷开仓放粮本就是为了那些穷苦人做的,你们卖了价格,若是那些人买不起,不一样要造反吗?”

薛崇仁血气冲上头,气得拿拐棍打了薛松好几下。

“叔父息怒,叔父听我说。那家粮行并没有囤积货物,他家的米粮也没趁机涨价卖,反而比从我们这儿买来的还要便宜在卖给那些贱民。出不了大乱子,叔父放心。”

薛崇仁这才放下心来,但还是疑惑怎么会有人这么傻高价从七州商会手里买粮食,又低价去卖给流民,打的什么算盘。

“赶紧收手,这些都是朝廷发行的第一批信用凭证和国债。以我大周往年税赋来看,还你们这点钱,小菜一碟,不用担心。更何况你我都参与其中讨论过,没什么好不放心的。”

“喏。”薛松急忙应下。

不过虽说他应下了,但思来想去,这一点点小瑕疵根本构成不了什么大问题,有人要做冤大头,他们乐得做中间商赚个差价。

所以薛松召集其他几州的会长象征性地开了个会,传达了薛崇仁的意思。至於到底怎么做,还是这些个商会会长们说了算。

有钱干嘛不赚?

虽然差价不多,但积少成多。今年秋收在即,正好把陈年旧谷出了,现下收笔小钱,明年问朝廷拿正款加利息,简直赚翻了。

商会们仓库的粮食出得越多,利差也就赚得越多。一个个门儿精的会长们都拼命地开仓出货,那家米粮店也像个黑洞般,出多少收多少。

“斟君,一切进展顺利。”一个身影鬼魅般潜入公主府后院。

“做得很好,你的飞鸽传书前两天我就收到了。没想到那些蠢货居然可以那么蠢。”黑暗中看不清雍久的神情,但语气中是满满的不屑。

来人正是龙二,将手中几张地契交给雍久。

“这些是檀州米粮分店的店铺地契,妫丶幽丶蓟丶莫四州的收粮行动都正在进行中,收到不少;不过檀州水患严重,流民多,收下的粮食也大多分掉了。”

“没关系,檀州免费发,其他各地继续收。”

“接下来怎么做?要布局平营二州吗?”

“不必。我们刚刚在幽州开了这么多米粮分店,又花了许多钱收购七州商会的粮食,目前没能力继续在平营二州扩张了。”

雍久抚摸着手中地契,非常满意龙二的执行能力。

“恕属下直言,斟君为何要做这蚀本买卖?”问七州商会买粮,又免费抑或是低价给平民,这一来一去不是给七州商会送钱吗?

“有赚必有赔。既然我们赔了,那钱给谁赚了?”

雍久招呼龙二在藤榻上坐下,今夜外面的月亮被云层笼罩着,光线不是很好。

“自然是那些商会会长呀。朝廷买他们粮,叫他们散粮,我们又买他们的粮,还免费送给流民,这不相当於我们在花钱替他们给朝廷做事吗?他们倒好,赚了钱,取悦朝廷,还省心省力。”

“是啊,这么好的事,换了你是那些会长,你愿意干吗?”

“当然愿意,一千一百个愿意,巴不得多些我们这样的冤大头呢。”

“那不就好了。人心不足蛇吞象,这么好的买卖千载难逢,一定会趁着这次机会竭尽全力出光他们手上的货。”

不待雍久继续说,龙二突然一拍后脑勺:“噢,我明白了!难怪斟君让我年初便去谈下今年秋收的谷物,待到今年秋,这帮家夥发现秋收的作物都被我们抢先一步,那恐怕就得关门大吉咯。”

除了那些小米行,市场上恐怕只剩龙行粮行一家独大了,斟君真是好计谋。

雍久瞧着龙二恍然大悟的模样,笑而不语。

“平营二州的会长听说有人在收购朝廷拨发的米粮,一定会心痒痒的,到时候不必我们开店铺去平营二州,自然会有人上门送货来。”

黑暗中虽然视线不清,但龙二还是能想象斟君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是怎样一副光景,定是胸有成竹,宠辱不惊,叫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雍久没跟龙二说的是,万一今年秋收不好呢?事态会更加有趣。眼下,更重要的是即将到来的五月宫宴,希望不要出什么岔子。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