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姨娘此时正因为听到儿子说起那位摄政王的事,觉得心中惴惴不安。,暁·税?C/M^S′ !首^发¢
此刻听到宋易的吩咐,只有些失神的应了一声好,而后又似想到什么似的,踌躇了片刻后,小心的开口道。
“老爷,姑爷来信说……会在三日后扶灵回京,还说要亲自登门请罪,我们……可要准备着?”
闻姨娘的话刚落音,杯盏重重落在桌子上的声音便自堂中响起。
原本平静无比的宋易,眸中瞬间便染上了火星,厉声道。
“什么姑爷,我宋家没有他这样的姑爷!”
“他若来了,不许再让他跨入我宋家大门一步!”
闻姨娘似乎早就预料到了宋易会有此反应。
但是想到相府的状况,她顿了顿后,还是劝道。
“老爷,您方才也说了,相府如今处境堪忧,若是有姑爷相助……”
只是闻氏的话还只说了一半,宋易便抬手制止了她,眼底终是露出了些许压抑良久的悲痛之色。.武/4·墈?书′ ^无¢错,内,容·
他缓了缓语气,继续道。
“好了,我知道你想说什么。”
“我宋易是靠着逢迎先帝才坐上今日的位置!但世道如此,无论旁人如何说,我只求一句问心无愧!”
“可我便是再弯了脊梁,也不会沦落到要靠着女儿的死,攀附他人,以求自身安稳!”
“你也无需担心,我便是再无用,也会护住你与景儿、颜儿的平安!”
即便女儿身亡的消息已经传过来许久,他却依旧只觉得是一场噩梦。
那时先帝被反贼勾结内宫中人所害,身中剧毒。
先帝膝下本就单薄,两位皇子又在晚儿的婚宴上遇刺身亡。
他只能压下心中的悲痛,强撑着精神伴驾,替先帝暂时稳住朝局。
可最终,先帝还是死了。
他其实并不为先帝的死惋惜,但那种时候,先帝若死,天齐必将陷入又一场内乱。-咸_鱼+看-书^罔` \耕-歆?罪\哙`
遭殃的,还是百姓。
好在君九宸忽然归京,拥立幼帝登基,他这才安心回到相府,面对女儿的死。
可是先帝一死,府中之人比他还要更加不安,他只能再次打起精神来,不让自己露出脆弱的一面。
然后不知道是不是因着时间的推移,他心中积压的悲痛似再也无法寻得释放出来的契机。
继而变成了一丝怨恨。
对云峥、对怀王府的怨恨。
闻姨娘看着宋易,嘴巴嚅动了一下,似乎还想说什么。
宋景忙抢在她面前开口道。
“姨娘,父亲说的对!”
“是云峥亲手射杀了姐姐,如今姐姐尸骨无存,他假惺惺的扶什么灵,请什么罪!”
“待他回来,便让他写一封放妻书,哪怕只是衣冠冢,姐姐也绝不葬在他云家!”
闻姨娘接收到儿子的眼神示意,终于还是将继续劝说的话咽了下去。
只同端坐在堂中的宋颜对视一眼,应了一声。
“是,老爷……妾身这就下去吩咐!”
第9章 抱歉
直到离开正堂回到宋颜的屋中,闻姨娘才终于忍不住将憋在心中的话说了出来。
她看着宋颜,脸上满是担忧之色。
“如今相府前路未明,又来了一个劳什子的摄政王在一旁虎视眈眈。”
“姑爷一向重情重义,怀王府又是上京城数一数二的勋贵之家。”
“有了与怀王府的姻亲在,即便那摄政王是真冲着我们相府来,想来也得顾忌几分,一时奈何不了相府!”
“你父亲……怎的就想不开呢……”
闻姨娘说着又是一声轻叹。
云峥可是怀王府世子。
先帝多疑,诸多兄弟中,能留在上京的王爷中,唯有怀王一人。
只因怀王自年少时便与先帝交好,并一路支持先帝夺嫡。
先帝登基后,怀王又及时上交手中所有兵权,卸去实职,安心做一个闲散王爷。
几十年来从无逾越之举。
也是因此,先帝对于这个弟弟有了几分的信任,在册立云峥为世子的当天,让他接下了掌管羽林军的差使。
如今云世子又清剿反贼立了首功,朝中除了摄政王,谁的风头能盖得过他去?
可显然,只要关系到宋晚,相爷便将这些权衡利弊都抛到了一边……
“而且大小姐的死……其实也怪不得姑爷,那种情况……哪里有别的选择……”
宋颜安静的听着姨娘将话说完,这才握着她的手,声音和缓的安抚道。
“姨娘别着急。”
“姐姐是父亲心尖上的人,发生这样的事,父亲一时接受不了,迁怒世子也是有的。”
“旁的事便也罢了,关于姐姐的事,姨娘切勿试图劝阻父亲,父亲不会听不说,姨娘还容易同父亲生了嫌隙。”
“父亲那般聪明,怎会想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如今不过是咽不下这口气罢了!我们只管安心听父亲的安排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