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历史 > 高武大明:我娶妻赵敏,带飞朱家 > 第420章 迫使建奴犯错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夏盟也明白,放弃逐步推进,直接攻击什阳存在风险。

若建奴能迅速决断,他们有逃生机会,至少中路军围城部队不会迅速展开。

问题在于,与建奴当年入侵京畿不同,黄台吉清楚自家军队强大,但不确定对明军的优势。

另一个原因是兵力不足,补充困难。

建奴不清楚对大明的优势,但董贤、张佑非常清楚。

正如关内四城军队被歼灭,建奴至少击溃了大明三四十万军队。

即使失去遵永四城八千余兵马,仍可谓对大明取得辉煌胜利。

另一个时空的黄台吉是杰出的战略家,他根据自身情况,未选择孤注一掷,而是逐步为营,将优势转化为胜势。

但建奴的弱点也很明显,承受不起重大损失,哪怕一次也不行。

袁崇焕死得惨烈,从另一角度看,并不冤屈,他的战略近乎于等待建奴内乱。

与绝大多数蓟辽督师采取的攻势防御策略迥异,他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与建奴的暂时停战上,以便集中精力平息国内的叛乱。

他既无力扭转的战略局面,也未能训练出一支精锐之师,与其说他因“好大言”而败,不如说是他的无能所致。

而孙承宗则不然,他同样清楚自己无力改变朝廷的现状,却依旧不断地进攻建奴。

他未曾期待奇迹从天而降,而是通过持续的试探,希望建奴出现失误,或是通过修筑堡垒向建奴腹地推进,迫使建奴犯错。

但历史不容假设,孙承宗终究未能成功,大明未能拥有一支能够对建奴形成压力的军队。

夏盟在这个时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建奴的命运,严格来讲,仅一战——滦州之战——便使建奴的内部矛盾激化至无限。

不能因此说这个时空的黄台吉不是杰出的战略家,但在威望丧失之后,建奴内部的组织结构让他几乎没有施展的空间。

八旗中有五位旗主对他心存不满,在遵永之战中他又失去了几位关键的支持者,这使他对后金国的控制力彻底丧失。

而改变这一局面的唯一途径便是取得胜利,但夏盟却未曾给予他任何机会,当前的建奴高层可以说是完全失序。

建奴内部此时的状况与大明相差无几,最顶层的少数人最害怕的不是做出错误的决策,而是不做出任何决断。

大明甚至比当前的建奴还要稍好一些,至少皇帝朱由检的威望尚未完全崩溃。

大臣们不再做决策,但一旦皇帝做出决断,仍有人去执行,至于成效如何则另当别论。

当前的建奴高层完全无法形成决议,在是守是逃的问题上争论不休,机会就这样悄然流逝。

仅仅一天之内,中路军便在什阳城墙的西侧和北侧挖掘了一条壕沟,切断了建奴向西北方向逃窜的路径。

也就是在这一天,东路军一万两千人全部渡过了浑河,完成了对什阳的包围。

什阳位于两条大河之间,北面是蒲河,南边不到二十里便是浑河。

从战术角度来看,包围什阳城实际上无需关注南面,只需守住浑河,阻止建奴渡河向南逃窜即可。

然而,这正是夏盟的拿手好戏,浑河连接着辽河和哈喇河,战舰可以从辽河直抵什阳。

当然,大型战舰无法通过,但四五艘装备有三十门舰炮的千吨级战舰足以封锁浑河什阳段。

这是夏盟首次正面攻击拥有火炮防御能力的城池,无论是中路军还是东路军,都感到非常兴奋。

因为这样的训练已经进行了多年,却从未有过实战经验。

第一段防线仅仅是为了抵御骑兵的突然袭击而挖掘的,因此它既浅又宽,其主要目的是让马匹在跨越时减速,一旦骑兵失去了速度,对于全副武装的夏国步兵来说,他们就如同静止的靶子。

随后,这些步兵转变成了工程兵。预计火炮和其他重型装备还需四五天才能到达,张佑下令士兵们开始构建防御工事。

经过侦察发现,什阳城装备有十磅和十二磅的火炮,尽管大部分是八磅以下的火炮,但至少十二磅炮对五百至八百米范围内构成了威胁。

此次对什阳的进攻,夏国最大的火炮也是十二斤炮,联盟已经完全放弃了U国的度量衡,全面采用夏国的公制。

说起来,什阳城头的大部分火炮可能都是联盟制造的,因为多年来,大明朝廷的大部分火炮都是由广冬和登莱的孙元化提供的。

这些火炮全部是整体或分段铸造的,而钻探火炮被联盟严格控制,几乎没有流入大明。

与这个时代的其他大多数军队不同,除了U国的几个强国,这时的军队很少进行训练,因为他们负担不起。

然而,夏国的军队却几乎每个人都训练到想吐,辽东军团的一些官兵好歹还经历过实战,但运河军团的士兵们根本就没打过仗。

步炮协同本来就是联盟军队的日常训练项目,而土木工程更是步兵的重点训练项目。

战壕应该采用什么形状,防御工事应该如何布置,也是朱樉的联盟军队基层领导的必修课程。

对于直射炮来说,之字形的战壕是最佳的防护方式。

攻城的火炮进行仰射,城墙上的火炮进行俯射,而反斜面的战壕或防御工事正好让俯射的直射炮弹无能为力。

什阳城内的建奴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夏国的官兵在城外大肆挖掘,却无能为力。

八旗的贵族们怎么也想不通“辽右兵马”居然敢围攻什阳城。

别的不说,作为后金的都城,整个辽东再也找不出比什阳储备更丰富的城池了。由于女真八旗议政制度的设立,后金的贵族们必须居住在都城。

贵族们都在都城,最精锐的兵马也大多驻扎在什阳,至少在入关抢掠之后,白甲和最强悍的一批甲兵已经摆脱了半民半兵的状态。

什阳城内的士兵基本已经算得上是职业军人了,尽管这两年来因为抢掠丰富,大部分士兵对训练已经松懈,但这些都能算得上是百战之师,战斗意志还是有的。

何况这还是都城,算得上是最后的防线。

看到夏国一副要围困什阳的态势,女真贵族们才感到惊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