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璟对此自然是无所谓的,可贾似道却容不得他们对自己不敬,所以平日里对这些中立将校也没有什么好脸色,无论是后勤补给还是武备兵丁,这些将校都没拿过什么好处,对贾似道早已怀恨在心。
如今杨璟将这些将校都拘了起来,空出不少肥缺,中立派也开始倒向杨璟,张长陵当了副帅之后,心理定位一直没有转变过来,今夜终于重新找回了当年的王霸之气,眼下也就毫不客气了。
他那些老兄弟都是信得过的,而且都是当年端平入洛的主力,个个都是主战的得力干将,张长陵一直苦于无法给他们好处,眼下便将那些个实权肥缺都交给了老弟兄们!
当然了,这是在战时的临时安置,大宋的军制对将领制约很大,谁在什么位置,该干什么事,都有着死规定,即便杨璟将那些将校拘起来,也不可能大范围更改兵部和枢密院的任命,只是权宜之计,暂时署理罢了。
可即便是暂时署理,也足以让杨璟和张长陵收买人心了,因为眼下才开始行军到三分之一的路程,距离打仗还有不少时日,而这种战争也不可能三天两日就打完,这么长的时间里,谁敢说署理的不会变成正主?
人员的安插自然有张长陵和李彧等人去操心,杨璟送走这些人之后,终于可以安心下来查案子了。
这两起案子虽然看着关联很大,而且贾似道乃是幕后指使的嫌疑也很大,但杨璟却认为,这是两起独立的案子,或者说起码要独立调查。
因为无论从作案方式,还是作案手法,都截然不同,便是张长陵等人早先考虑的作案动机,也经不起推敲。
若贾似道是为了坐实隔离营案,将罪责推到恶蛟的头上,牺牲十几个军士的性命,借此来压制和排挤杨璟,那么也太过拙劣了。
贾似道如此精明老辣的人,又怎么可能会表现得如此肆无忌惮,虽然他被权势熏昏了头脑,有些自我膨胀,可谓一家独大,但也不至于如此明目张胆。
他明知道杨璟的破案能力连官家都非常的肯定,甚至早先专门设立了折狱郎这个官衔,放眼整个朝廷,便只有杨璟拥有这样的殊荣,试问贾似道又怎么可能设下如此粗陋的布局?
可如果不是贾似道,他为何又要刻意掩盖?他到底想要掩盖些什么?
整个救火过程之中,贾似道这边就没传出过什么动静,一直在封锁消息,军士严阵以待,水桶甚至于水龙都备好了,如何看都是贾似道在故意放火啊!
杨璟扫视着营区,陷入了沉思之中。
杨璟在营区巡视观察了几遍,很快就找到了破案的思路。
虽然在贾似道面前言之凿凿,杨璟心中对这案子也已经有了大体的推测,但推测终究是推测,想要证明是人为纵火,就必须找到相关的证据。
洪州濒临彭蠡湖,夜里倒也不是很干燥,只是这夏季酷热无风,想要找出起火点,却有些不太容易。
若是有风,便能够从焚烧的严重程度以及火势蔓延的方向等,反推出起火点,对起火点进行调查,应该能够确认是否人为纵火。
可今夜无风,营区大火烈烈,又被军士扑灭,灭火过程之中人数众多不说,还用到了火龙这种器械,现场痕迹早就被破坏得一干二净,想要找出起火点或许不难,可贾似道有心掩盖,杨璟也没指望能够从起火点调查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