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磊看过几个硅谷巨头的自传和演讲。
这些大佬们都说,如果他们提出一件事情,属下还没有做就告诉他不可能做到,那接下来可能就要炒他们鱿鱼了。
这些大佬想要传达的主旨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永远都不要说不可能,而是创造可能。
但石磊并不认同这些科技巨头们的观点。
他对自己,以及翼网的定位很清晰。
他们永远不可能做游戏界的龙头老大,老老实实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喝汤就完事儿了。
开发《无名》这样的大型游戏,而且还是大型单机游戏,石磊他自己都觉得不可能。
几个部门的高管通算了一笔账,石磊一看就知道这些人没忽悠他。
假设翼网开发类似于《无名》的大型游戏,那么需要投入的资金是极其庞大的,而且制作周期非常长。
保守估计,最起码要几个亿的资金。
万一扑街了,那这些钱就全都打水漂。
这其中还要涉及到专业的编剧、动效、音效等等各方各面的综合表现。
非常的复杂,根本就做不了。
简单概括就是:
风险高。
没那个技术力。
翼网的同事们都知道,老总石磊是最不愿意承担风险的,他是一个求稳求稳再求稳的人。
也就是之前的主创殷晓龙,给他带来了足够的收益,这才愿意拿出一笔钱,制作出了《代号:X》。
但在这之后,就没有过类似的行为了。
殷晓龙是殷晓龙,他们是他们。
“嗯……”
石磊心里默认了这个答案。
“那我们有没有别的想法?”
石磊看向孙月,她现在是策划部门的高级副总裁,也可以说是一把手。
自从《消消乐》以后,翼网就没再做过项目。
这一年主要是在樱花那边的市场做调整。
但石磊觉得这太浪费了。
公司那么多号人,除了基本运营更新维护的,全都围着一个小岛国在忙来忙去。
每个月开那么多的工资,结果就一点点收益。
孙月苦思冥想。
她暂时还真的没有什么好的想法。
不过孙月倒是有一个思路:“史总,我觉得我们可以把目光放在小品级游戏这个定位上。”
“为什么?说说你的想法。”
“我们不需要那么高的技术力去制作那么高画质的游戏。”
“只要有好的想法,有的好的创意,好的设计,从玩法本身出发,那游戏肯定就会受到玩家们欢迎。”
孙月提到之前做的那些网游,跟《无名》和《星际争霸》比起来,画质也不是多么好。
因为网络游戏的核心要素之一是流畅。
玩家的电脑配置需要能够流畅运行,而且不会因为玩家太多造成卡顿,所以画质高了反而不好。
同样的思路。
只要玩法足够好,他们不需要那么精美的建模,那么浮夸的CG动画,这些都是锦上添花的东西,不是必备的元素。
举个近点的例子,就拿星作自己来说,星作的游戏也不全都是炫技之作。
《城市天际线》压根没有动画。
《泰拉瑞亚》甚至还是上个世纪已经淘汰的像素风格,哪怕是核显都能带的起来。
《九州式家长》就更简单了,甚至用的是简笔画。
这些游戏能成功最关键就在于他们聚焦于玩法本身的设计。
还有远点的例子,池卫华所代表的某资本投资的那些中小型工作室。
这些工作室也都是专注于玩法。
嗯?
石磊突然觉得,孙月比他想象的还要厉害。
他以为孙月是一个将才。
但今天的这番话,却展示了她极具观察力的目光。
她是个帅才!
“好!”
“那接下来咱们翼网就专注于中小型游戏,聚焦于玩法!”
……
……
星作本部。
苏晟和殷晓龙还在聊。
不过会议室里就只剩下了他们两个,宋青黎和林书晗都去忙工作了。
在两人的交谈中,苏晟对那个综艺节目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苏总,你要是有兴趣的话,我可以帮忙联系啊。”
“到时候节目组肯定盼星星似的盼着你上。”
苏晟觉得他没必要非得上别人的节目:“不是。”
“苏总……那你的意思是,咱们……”
“对,我的意思是,咱们可以自己办一场点评节目啊,邀请世界各地的优秀制作人飞到咱们这儿。”
苏晟的提议立即得到了殷晓龙的认同。
殷晓龙确实想过自己办综艺,但是有些时候时间抽不出来,去樱花来回飞也麻烦,日常安排和行程上不好协调。
如果在上沪自己办的话,那行程上就好安排了。
而且九州是一个巨大的游戏输出国,有许多优秀的游戏厂商,其中以星作等公司为代表。
苏晟简单谈了谈自己的想法。
他的理念很简单:那就是办一个舞台更大,咖位更大,奖金额更大,游戏质量更好,评委点评环节更专业更全面,真正让游戏制作人们受益的综艺节目。
关于节目能不能呈现出来的搞笑等等相关的节目效果,可以往后稍稍。
“我觉得可行!”
殷晓龙脑子里已经有了制作思路,他也很想知道世界各地的制作人们,都有什么有趣的想法和创意。
不过殷晓龙更好奇的是,苏晟会怎么样评价他们这些选手。
“就在咱们上沪办,也方便协调时间,工作和做这个节目两不误。”
两人一拍即合。
版权这一块的话,两人决定先成立一个网络影视相关的公司。
苏晟出钱,占70%股份。
殷晓龙负责全盘规划,出人出力,出不出钱无所谓,占30%股份。
当然苏晟也会出人,不过是他自己,他会担任常驻嘉宾。
作为游戏界最大的咖位,苏晟本人自带流量,后续还可以用AKL的资源,给节目拉过来点广告赞助什么的,出钱出人出力,三七分成不过分吧?
至于相关的转播啊,广告啊什么的利益相关的东西,以后就按照这个比例分成。
“可以,我没问题!”
殷晓龙欣然答应。
他觉得这个比例甚至还有点太高了,他竟然能跟苏晟三七开,在游戏领域做同一件事儿。
有大腿带着飞,他肯定要赶紧牢牢抱紧啊!
殷晓龙表示他会先去樱花一趟,跟宫崎一郎谈一谈,谈妥了以后回来向苏晟汇报,然后就会着手开始办节目的事情。
“这个不着急,看你的时间安排。”
“欧克!”
接下来的两天。
苏澄简单先写了一个大致的方案,然后便展开研讨会,着手对《双人成行》进行立项工作。
虽然说《双人成行》拿下了最有含金量的三个国际大奖,但也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就是眩晕症。
这个苏晟倒是没什么感觉,但是有部分玩家反应,在切换游戏视角的时候,可能会导致3D眩晕。
如果有相关的设计缺陷,苏晟觉得还是值得注意的,因为比较影响玩家的体验。
3D眩晕,也叫虚拟现实眩晕或者动态视觉不适。
一般来说,只有在体验高度逼真的3D环境才会遇到的问题。
具体的症状就是眩晕、恶心,严重的还会头疼、出汗。
直到游戏结束后的一段时间,身体才会重新适应现实。
苏晟玩了这么多年游戏,只有对极少数游戏产生晕3D的症状,具体名字他忘了,好像是个还比较热门的求生建造养成类游戏,进了游戏以后转了两下鼠标差点吐出来。
当进入游戏后,人的视觉神经感受到大幅度和高频率的运动。
这个时候,如果游戏画面不够逼真,那么神经中枢就会自动鉴别出这是一个“虚假运动”,并且开始抑制视觉传来的神经冲动。
本质上,还是相关团队技术力不够,或者做的不够认真细致。
苏晟在研讨会上着重对美术部门的各个高管和组长强调了这个问题。
倒是有人拍胸脯对苏晟保证:“苏总放心,我们美术部门每个同事都很认真细致的,绝对不会发生这种情况。”
“那就好,我相信大家!”
这个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着重点,倒也不算是问题。
真正的问题之一在于,游戏的重复游玩性比较低。
由于游戏的解密特性,以及结局的单向性,很多玩家在通关以后,就不会再有第一遍玩的时候那种强烈的冲动和刺激。
绝大部分玩家都不会再玩第二遍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苏晟想了几个办法。
其一,藏彩蛋。
包括道具、成就、物品,甚至包括对话等等。
哪怕是《双人成行》,苏晟也鼓励多周目的探索。
比如说二周目的时候,玩家就拥有更多自由探索的时间,可以找到小梅和科迪在不同阶段恋爱的细节。
物品啊、信件啊、相互赠送的礼物,或者去某某地旅游的合照之类的,还可以跟成就绑定。
其二,二周目也可以提高难度,关卡不用动,提高一些小怪和Boss的血量就可以了。
倒也不用提高太多,5%或者10%。
其三,玩家在一次通关以后,就可以获得直接挑战指定Boss的资格。
不需要再等到主线推进到特定的关卡,在主页面就可以挑战Boss战。
不想二周目,也可以和队友打一打小怪嘛,挑战一下Boss嘛。
其实在这三个地方做出修改,苏晟认为已经足够了。
《双人成行》的游戏类型,天然就会导致这种原因,想要完美解决肯定不可能。
苏晟能解决一点是一点。
没有十全十美的游戏。
在一个六边形内,这个角分数高,那个角分数就低。
一百款游戏都不一定能出一个六边形战士。
“青黎,书晗,藏彩蛋的任务就交给你们两个了。”
“还是那句话,一定要细节,细节到玩家找不到的那种程度。”苏晟笑着交代,“你们就奔着让玩家找不到去放彩蛋就行了。”
“笑死,你想让玩家骂我们嘛?”宋青黎冷哼一声,“哪有主创一上来就奔着让玩家找不到放彩蛋啊!”
“诶,这你就错了,很多主创放彩蛋就没想让玩家找到。”
“只有这样,才能显得他们‘藏的深,想得多,做工细’嘛。”
苏晟也只是开了个讽刺的玩笑。
彩蛋的真正意义在于,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还要能跟主线搭上逻辑。
有些脑残团队在一万平方米的地图的不知道哪个土壤里藏了一根针。
结果被玩家解包找出来了,发在网络上,底下还有一堆人直呼:细节,太细节了!
简直要笑死个人。
除了重复游玩性低以外。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
那就是有相当一部分玩家表示游戏指引比较弱,有时候不知道该怎么打,靠自己解不出来这个题,只能去找攻略,还有人觉得难度很高。
苏晟倒觉得这不是个事儿。
难度问题。
苏晟甚至还打算在多周目增加难度呢。
有些玩家过不去,不是游戏的问题,是某些玩家自己的问题。
因为原创团队致力于高通关率。
游戏的设计核心之一就是,哪怕第一次接触游戏的人,都可以顺利通关。
至于游戏指引这个东西。
《双人成行》本身就有解密的元素,而不是像《无名》那样核心是别的元素。
没有指引,就是让玩家自己思考,带着脑子玩。
如果每一步都有指引,那不就是按部就班的走流程,成了欣赏各种风景的旅游模拟器了吗?
这个实际上是游戏的核心设计,有点类似于《网恋先锋》天梯排队的那两三分钟的小队交流时间。
游戏把那个交流时间变成了核心玩法之一。
就是需要频繁的交流和沟通,才能发现正确的路线和通关玩法。
亲子之间可以沟通。
情侣之间可以增进感情。
最后。
苏晟给出了《双人成行》的定位,是一款中品级游戏。
“苏总,咱们这个《双人成行》,它有剧情吗?”
“有啊!”
苏晟把剧情简单讲了一下:“男女主角分别是小迪和小梅,他们的婚姻正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
林书晗听着听着就感觉到了好像有点熟悉。
诶?
这是不是《九州式家长》那种类型?
只不过是从家庭亲子关系,变成了婚姻恋人关系之间的问题?
苏晟被林书晗整懵了,怎么会联想到《九州式家长》捏??
“呃,不算一样,但你要觉得这么理解方便的话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