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所真正意义上面对普通的百姓的公办学院开学了。
身处皇宫里面的李二陛下对此还是有点愁容呢,没有人比他更能了解这学院开展到现在遇到的困难了,这还是在长安城里,这若是在那些世家大族的周边城市,那根本就没有开展的可能。
大家都是很现实的,谁给百姓饭吃百姓就信谁,那些远离长安的地界给百姓饭吃,给百姓活计的人是他们的老板,他们的掌柜,他们可能嘴里会念叨陛下是明君,但若真到了走投无路的时候,他们还是会选择相信自己的掌柜自己的老板,而那些都是经营多年的世家大族。
好在李家有个麒麟儿,李承乾,李二陛下对着自己这个儿子还是满怀希望的,如今书籍也是越来越普及了,虽然还是有很多人买不起书,没有多余的钱去买书,但是事态已经慢慢变好了。
李二陛下用完午膳就立马投入工作了,他要整理资源,对于正在开学的贞观学院还有那即将来此深造的儿子,他都要好好处理。
作为皇帝他自然是知道那些入学中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寡妇家的孩子,也有一些二婚的,也有一部分孩子确实上不了学,得当家里的劳动力;
而且长安城还是很大的,但又地皮相对比较贵,也是有很多人住在城外的,长安周边的村落更是数不胜数,李二陛下也知道有些百姓家的孩子确实不适合来此上学,若是住校那更是麻烦的不行。
对此李二陛下也是很烦恼,毕竟这书院已经花费挺大了,若是再花费,那以后的学院岂不是成本更大了。
当李承乾来到这里的时候,遇到的正是在思考的李二陛下,此时的李二陛下注意到自己儿子来了,就向他提出了这个问题。
这男子一般都是家中的劳动力,十六岁成年,但是好多十三四岁结婚的也有,七八岁就帮着家里干活的更多,而这回都是些烈士家里的孩子,更都是一些缺少劳动力的家庭。
“父皇,这简单啊,加大学校建设,招收一些烈士家属在学院里面工作,实在不行在附近盖个工厂,让那些家属在附近工作不就好了,再不行就盖点房子,让她们分期付款先住着不就好了。”
李承乾随口说道,当年新中国搞基础建设的时候就是这样,搞个工厂,工厂里面盖学校盖住宅还有工作,那么多人都没问题,这长安城有什么不行的。
“呵呵,承乾,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有这些钱可以干很多事情了,一座学院要花这么钱,以后怎么办?别的学院还开不开了?再说了哪儿有这么多钱啊?”
李二陛下被自己儿子的话气乐了,孩子给上学,大人给工作,最后还送房子,哪儿有这么好的事情啊。
“父皇你没有钱么?再说这事情哪儿有这么夸张啊,没那么难的,我那个养猪场和水泥厂您也是知道的,我就准备在那附近盖房子,在我那水泥厂或者养猪场工作满二十年就送给他们了,有什么不行么?”
李承乾看着自己老爹,这老李最近不知道赚了多少,就单单卖书卖纸赚的钱都够开这学院了,水泥是自己造的,工人是俘虏还有很多自发来帮忙的百姓,工钱再高也没有多少钱,和自己说没钱,难不成想要自己捐款不成。
“高明...你有这想法?好像也不是不行啊,容父皇想想。”
李二陛下想了想这个逆子的养猪场,那养猪场实际上李二陛下自己也是去看过了,那里已经发展成了一个毕竟大而且完善的城镇了,而且因为名气的原因,周围也有好多人养猪,而那些大型的饭馆之类的商贩一般都是来这里买,每天都有很多猪从这里运出去。
这种地方哪怕收益很少,客单价很低,但是总体来说的收益还是很高的,因为基本没有什么竞争者,而因为价格也很少有财阀富商去大规模的养猪来击垮这逆子的养猪场。
在这种养猪场里工作了二十年的老员工,送套房子也没什么,对于产生的收益来说更是不值一提,还可以留住员工,一举两得啊。
真是妙啊,若是在养猪场附近建一个小学也没什么,留住商户员工还有客户群体啊,可惜啊,那养猪场不是自己的,是这逆子的,大家都知道,自己也不好讨要啊。
“不对啊,这开展的学院附近没什么工厂啊!而且那些学生家属一般都是妇女能做什么啊?总不能把学院调到你那养猪场那里吧。”
“父皇,在学院附近办一个适合妇女工作的工厂不就可以了?”
李二陛下听到这孩子的说法,真是有点无语,真有这么简单,工厂那么好办起来,那大唐的百姓岂不是都能找到工作了,不用整天怕没有饭吃了。
“水泥?玻璃?书籍?高明你告诉我什么比较合适呢?”
李二陛下看着自己这逆子还能口出什么狂言,一般的妇女也就是帮助大户人家洗洗衣服,做做饭之类的活计,这种体力活是没法干的,而且这些产业也不适合在城里操作。
“织布啊!不是有织布机么?我看长安城里的布匹需求还是挺大的啊。”
“用什么织布?”
李二陛下的问话,把李承乾给问住了,平常也没有想过这样的事情,毕竟自己穿的都是蜀锦,尊贵而且还很舒服。
百姓一般用的麻布比较多,丝绸锦缎之类的还是很少的,而且产量也跟不上啊,大规模根本不可能,而羊毛也不行,此刻也是有羊毛制品的,毡,搞点羊毛打湿压平了就是,一般用做地毯,这种普通百姓也用不上,实在是羊毛也不多。
“白叠字!一种白色的花!是一种植物可以大规模种植。可以织布,成本相当低廉,比麻布还要简单,和羊毛差不多,但却是地里种出来的,长安城里应该有,找到试验一下就行!”
李承乾想起了历史上的高昌就是盛产棉花的地方,中原的棉花也是从西域传进来的,弹棉花嘛,简单的很,就那么一根弦,应该没问题。
“当真?”
李二陛下有点不相信,衣食住行都是生活的大头,必须要掌握在帝国的手里,若是真有这样的东西,那就是发兵去抢也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