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啊,今天中午不要走,母后给你准备了好多好吃的,你最近负责给图上收集书籍想必也是累坏了,你父皇不赏赐你,母后赏赐你,上次那个还是哪个的使者送来的,说是什么飞禽走兽集合之宝物,而且听说肉很好吃,中午母后就让人炖了,咱们一家人也开心开心吃顿好的。”
长孙皇后看着这父子俩离的老远,不发一言,长孙皇后也是苦笑。
今天作为大唐重要的日子,也相当于节日了,学院开学,陛下组织的,各个大臣也是相继到访,还有许许多多的帝国的慷慨解囊之辈,学院刚开学许许多多的配套设施就已经完善的很了。
肯定是请吃饭的,不过能参加皇宫里面组织的宴会,那可不是普通人可以达到的。
而作为皇帝自然是要和太子坐在一起的,还有一名小胖子李泰。
到了吃饭用餐的时候,李承乾也看知道了那的飞禽走兽之宝说的是什么了,鸵鸟。
那么一根大鸟腿就那样的放在桌子的中间,因为胡人与唐人的频繁交流,大唐也流行起了聚餐制,分餐制也有但是很少了。
一只鸵鸟也不够整个宴会的人享用,每桌分一点,而李承乾这一桌就很简单了,作为皇后长孙无垢分点食物再合适不过了;
首先就是李二陛下,随即就是李承乾这位太子殿下了,而且太子李承乾得到的鸵鸟肉比李二陛下还要多;
而陛下也没有多说什么,还把碗里的肉分给李承乾和李泰二人,而李承乾这次同样分到的肉比较多,这就很耐人寻味了;
能在这座上吃饭的都是些重臣,看到这一幕都有明白了,而小胖子李泰心里最是难受了,再傻的人此刻也明白了,陛下和皇后可是很少在大家面前表态的,既然表态了那就肯定不是无意的。
仿佛看出了小胖子李泰的不开心。
“四弟,怎么,喜欢吃这个肉?来吧,哥哥把这些给你,不过你可注意体重,以后可不能吃这么多肉。”
李承乾一边说一边把碗里的大半的肉都给了李泰小胖子,完全没有在意这里面的小心思,无所谓的事情,这李泰在李承乾眼中就是小孩,确实就是个弟弟。
“多谢皇兄。”
小胖子在众多大佬的目光下也不敢乱说话。
一场简单的宴会大家吃的都很开心,但是事实上很多人内心都是在叹息,这大唐的贞观学院和图书馆终究还是开起来了,唉。
大家各怀心思的回去了,其中李承乾觉得自己是最痛苦了,应该李二陛下让他带好纸笔再去他那书房之中听从教导。
愁眉苦脸回来的太子殿下,已经知道事情经过的太子妃也是摇头苦笑,自己这夫君就是太懒散了,和父皇一点都不像;不过同样的人李承乾此刻已经不是万人嫌了,苏婉参与的是一些女子宴会,也听到了不少关于夫君的褒奖之词。
“夫君,父皇母后这都是为你好,你应该看出来了,干嘛这样愁眉苦脸的,你应该开心起来啊。”
“婉儿,你不懂,夫君我这是开心啊,开心啊,你看不出来么?”
“好好好,开心开心。”
苏婉看着脸庞上已经写满愁容的夫君,此刻还在嘴硬。
回到府上的李承乾和圆圆说了一声,以后孔三四孔老师不会来太子府教学了,会给他找新的老师,让圆圆不要多想;
为此圆圆小朋友还是红了眼眶,此时的圆圆也能感受到那孔老师对自己也是认真教学,是一个对圆圆很好的人了,但是明天却是不会来,肯定还是会伤心的。
与这些大臣皇子不一样的是,此刻长安城里的百姓却是没有那么多的小心思,大家此刻只知道自己的孩子有学上了。
但是还是有许许多多的人家在纠结,因为上学是需要时间的,而家庭中的每一名男子都是一个珍贵的劳动力,去上学了就没法干活了,或许有的家中不在意,但是还是有一些家庭需要的,没有劳动力和收入,年底的冬天可不好过。
“吴老太,你你家的孩子报上名了么?我家那小子已经报名入学了,那学院的老师还夸我家那小子聪明呢。”
“那挺好,我家的那孩子也入学了,就是平常总是调皮捣蛋,不知道到了学院里面会不会好好学啊!希望不要惹出祸来,好好学习读书。”
“放心吧,听说陛下招揽的教学先生都是那些有真才实学的老先生了,就你家孩子那种情况,先生怕的见的多了,这有什么不放心的。”
“是啊!老身放心啊,陛下真的好啊,不过听说隔壁的那刘寡妇家的孩子没有去上学,唉,真是苦命的孩子啊。”
“谁?那个已经瘸了腿脚的刘寡妇?刘寡妇家里的那小子不是去报名了么?我刚刚在学院那里还看见他了。”
“真的假的,那孩子不是不愿意上学么?要在家中照顾他母亲,怎么此刻又去上学了。”
“嘘!我听说啊,一开始那小子也是不愿意的,后来那刘寡妇一头撞在了柱子上,都流血了,要不是医治及时,估计人就没有了,这一下把那小子吓的够呛,就乖乖的去上学了。”
“刘寡妇真是好啊,没给他男人丢人,好不容易给那小子一个上学读书的机会,那小子居然还不去,要是俺家的,看不揍死他。”
“他也是孝顺啊,那刘寡妇平常吃喝拉撒都成问题,那孩子不放心也是正常啊。”
“唉,不错咯,这搁在以前,这刘寡妇这样的早就没了,现在官府时不时的还来看看她,送点生活用品,陛下圣明啊。”
“陛下是挺好的,就是那官府总是让人暗示那刘寡妇可以重新嫁人,也不知道是不是陛下的意思,这不是乱来嘛,好在刘寡妇没有同意。”
“别说了,走吧,咱去看看刘寡妇吧,听说伤的还挺重的。”
“嗯嗯,走走走。”
...
此刻长安城里到处都是讨论入学的事情,大街小巷全是这个话题,今天的报纸也比以往买的人多,大家都想了解了解这最新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