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历史 > 弃暗投明 > 117 陛下真乃神人也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你这次过来,有什么事吗?”刘子业收拾好了心情,失笑的看着刘修明。

刘修明得意洋洋的翘起了唇角,眉飞色舞的邀起功来:“皇兄,您之前让康乐做的事,我已经完成了,姐姐没有反对。”

“嗯?”刘子业不禁挑起了眉梢,“还是你有办法啊!”

刘楚佩此人,比一般的大家闺秀还要矜持,性子软弱,完全和刘修明是两个极端。

让她摒弃宫规教条,女子守则,鼓起勇气,下水游泳,比登天还难……

刘修明自得的嘿嘿一笑。

软硬兼施,她自然是下了一番苦工的。

这不,一成功,她就忙不迭的来找皇兄领取奖品了。

之前的那些承诺,可不能当做儿戏……

“那皇兄,您说过,君无戏言,那……”刘修明说着这话,柳眉轻扬,使着眼色。

“这有何难。”刘子业微微一笑,“等会儿朕就吩咐下去,专门在武场给你分配一个地方,在你练习期间,旁人不得出入。”

以免那些大老粗们肆无忌惮,嘴上儒雅随和,行为大大咧咧,教坏了他的妹妹。

“皇兄,您真是太英明了。”刘修明双眼发光,兴奋的握起了粉拳。

光明的未来,就在眼前。

刘子业忽的想起了什么,还说道:“对了,接下来极有可能会呈上一匹汗血宝马,朕也没多大的需求,如果你愿意,等朕收到时,便转赠给你,如何?”

策卡已经使用,那奖励肯定很快就会名正言顺的送过来。

一匹汗血马,外加五份上供马奶酒。

刘子业自己需求不大,若是把宝马困着,也只是在暴殄天物罢了。

尽管他可以赏赐给朝中大将,但那么多武将,一匹马也分不过来,既然自己的妹妹需要,那何不转赠给妹妹……

这毕竟是策卡的奖励,刘子业也只是借花献佛罢了。

话音一落,刘修明已经难以按捺心中的激动了。

她点头如捣蒜,迫不及待的说道:“谢谢皇兄,皇兄,您真是康乐一辈子的大恩人,英明神武,所向披靡。”

刘子业:“……”

果然是舌灿莲花。

刘修明这性子,到底是从哪儿学来的?

难不成是因为当初刘楚玉和原身,还有刘子尚三人成行,眼中没有这两个妹妹。

刘楚佩从小身子就不佳,想要共同游乐嬉戏,也是有心无力。

至于无人在意的刘修明,没有管控,性格就开始放飞自我了?导致现在一去不复返。

“行了,明日辰时,你准时到达武场便是,到时候你的师傅就会在那里教你习武。”刘子业无奈的说道。

“好的,康乐谢皇兄恩典。”

刘修明千恩万谢之后,便心情飞扬的告辞了。

她还要去督促工匠们挖掘建造泳馆,对于这件事,她可比刘子业上心多了,能在那儿待上一天。

刘子业失笑不已的看着她的背影,心里想着,明日上朝,便让底下的大臣帮自己物色善于泅水的人选。

而且,这个人,还得是女性。

所幸,南朝可不是北朝,南方河流密布,许多百姓都善于水性,尽管女子一般不接触这类事情,但若想要找出顶尖者,还是找得到的。

北方多是平原,一马平川,人们通过马车,很快便能把政令传给地方,同时,也成为了养马畜牧的绝佳地缘。

至于南方,则丘陵众多,江河密布,人们很多时候都得依靠小船送信通行。

大规模军队的集结上面,北方也比南方更加具有优势,因此北方调集军队和集结物资,相比于南方更加快速和容易。

这也是南朝对比北朝极为吃亏的一点,无关实力,地缘决定了许多事情,若想要抹平差距,南朝就得多耗费心思和精力。

南北朝互相攻伐,南朝面对北朝的骑兵无可奈何,可北朝对于南朝的江河水师,亦是望洋兴叹。

在南北朝的对抗中,谁能在对方擅长的领域得分至关重要,等到北周、隋朝在水上聚集了庞大力量后,南朝的末日就来临了。

因此,刘子业如今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将差距甚大的战马数量拉起来,把骑兵武士训练到家,追上甚至抹平与北魏之间在骑兵上的劣势。

同时,也要把自身强大的水师打造得更加完善,发挥所长,不能让北魏轻易追平。

若不是南北之间,互相都有自身的长处,相互制衡,恐怕也难以维持几百年的对峙分裂状态。

……

工坊之中,几个工匠聚在了一起,对着纸上的图法和说明极为不解。

“这份东西是哪里得来的?”

“这方法,真的管用吗?我还是头一次看到,炼铁冶钢都能用这种方法。”

“就是,生铁绕着熟铁,还要用泥巴把炼钢炉密封起来,这法子真的可行吗?是什么人提出来的?”

这几名工匠对图纸的说明充满了怀疑。

连他们这种手法老练、经验丰富的老工匠们都未曾想到过用这样的方法炼钢,这莫名其妙的一张图纸,果真有用?

这是什么原理?

听到他们的议论,前来传令的大臣顿时板起了脸来,横了他们一眼。

“这可是陛下得到的法子,你们休要胡言乱语,冒犯了皇威。再者,这次让你们试验一下能否成功,你们照做就是了,就算是失败了,无非就是禀报给陛下,又不会责罚于你们,你们说那么多做什么……”

老实说,底下的工匠都没发现这种新方法,从未接触过这类事情的陛下,莫名其妙给出了这样的图纸,大臣自己心里也是没底的。

但是,一想到陛下自御极以来,提出的种种方法,皆有理有据。

就连如今全天下农官都需要精通的《齐民要术》,都是陛下以一己之力著作完成的。

陛下也未曾下过地,都能研发出现在普及民间的新式农具。

就算现在再弄出来个新的冶铁炼钢的法子,并且最终成功了,大臣也不会感到意外了。

无他,谁让他们陛下就是了不起呢!

无所不能,实乃神人也!

因此,对于这份新图纸,大臣和这些工匠一样,心里怀疑,却又有一股莫名的信心,期待着成功。

听到这名大臣的警告,工匠们顿时闭上了嘴,不敢再胡言乱语了。

他们连连点头,拿着图纸便应了下来。

“好的,我等这就去干。”

皇命如山,无法反抗。

领了命令,大臣离开之后,工匠们看着这份图纸,对上面讲述的方法商讨了一阵子,差点儿吵起来,最终还是认命,乖乖按照上面的方法行事了。

……

翌日一早。

刘子业进行签到,虽然没有连续四连爆发,但还是得到了一些好处——

武术+3!

上朝的时候,刘子业让底下官员帮自己物色几名泅水高手,男女都需要,日后入宫教导皇家泅水之事。

姑娘家下水游泳,湿了身子,在这年头,可是一件紧要的事情。

刘子业可不希望自己的好心变成坏事,教导公主们学习游泳的师傅,必须是女子。

他交代的人,也多是武将军官。

毕竟,刘宋水师强大,水师中的士兵也大多数是出自江河沿岸,自小习水性的人家,这些士兵当中,肯定也有兄弟姐妹,从中找出一两个女子,并不是难事。

“北魏一直对我朝虎视眈眈,贼心不死,我们必不能掉以轻心。”

叮嘱完了找凫水师傅的事情之后,刘子业这才转而讨论起了自己如今最关注的事务。

“这些年来,我们的战马损耗众多,在骑兵的质量上,我们与北魏相比,不堪一击。朕已经差人去西南买马,可是马买回来了,也需要养马场安置。”

“你们给朕留意一下,哪里适合养马,若是那里已经有人家耕种了,那就赔付一些钱粮,将地拿回来,整合起来,作为新的战马培育地点。”

说到这里,刘子业看向了站在朝臣第一列之中的刘休仁。

“建安王,此前你一直负责农田水利之法,对于天下所有钱粮土地尤为知悉,这事也一并交给你负责,你承担得了吗?”他问道。

之前他签到得到了王安石变法之中的【农田水利法】,让刘休仁一力负责,让天下子民,只要有全新且有效的耕种方法,勇于提出创新,只要成功,便大力奖赏,失败也不会惩罚,用以激励百姓耕种。

这些日子以来,刘休仁一直在走访民间,于各地派驻农官和常平官,开设了农馆。

由于刚好推广了均田制,在这次的行动之中,刘休仁也很快的整理了全新的农田户籍资料,对于各地田地之事,除了大司农和刘义恭,也就只有他最为熟悉了。

而且,这几个月以来,因为一直在外走动,许多时候得实地考察,胖乎乎的刘休仁,一下子又咻的一声,仿佛被放了气的气球,瘦了不少。

如今,比当初在南方治水回来,还要瘦了一圈。

除了依旧略微壮硕,与寻常男子的身形,已经没有太大的差距了。

浓眉大眼,原本鼓鼓的胖脸,如今线条冷硬,棱角分明,整个人也变得精神硬朗了许多,黑了,也精硕了。

看着这样的刘休仁,刘子业也不禁为他感到高兴。

这样的身材,才是一副健康的身体。

若是按照他以前越来越胖的趋势,不用几年的功夫,肥胖的并发症恐怕一个个接踵而至,就算徐文伯华佗在世,恐怕也无能为力……

刘休仁当即领命,执手回道:“陛下吩咐,臣一定办妥。”

刘子业不由得多问了一句:“忙得过来吗?如果需要,你可以自己再挑几个人帮忙,朕都应允。”

农田水利法的推行,尽管已经有一阵子了,可要普及全国各地,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做到的。

政令的颁发倒是简单,可落实到地方,却是难上加难。

百姓们自然不会抗拒,可要在全国遣派农官常平官,还要修建新的农馆专门负责此事。

建造需要时间,官员选拔和学习也需要时间,于当地赴任,还要向百姓推广认同,更是需要时间……

这种事情,急不来。

作为全力负责此事的刘休仁,刘子业还真怕他兼顾不来,有心无力。

刘休仁抬起头来,朗声禀道:“陛下放心,总的方向臣已经办得差不多了,许多事情已经分派了出去,接下来的事务,交给大司农处理即可,臣可以抽身。”

以前的他,只不过是背负一身虚名的吉祥物。

什么散骑常侍、护军将军,都是锦上添花,什么公干都想不到他。

男儿志在四方。

如今,刘休仁为了建功立业,不负虚名,自然不会推脱任务。

陛下能够想到他,吩咐他,是看得起他。

换成了其他人,就算是想做,都没有这个机会。

因此,刘休仁哪里会嫌弃任务太多,无法招架……

日子比以前可充实多了,比起外派的藩王,得以获得重用的他也幸运得多……

刘子业欣慰的点了点头,看向了大司农的方向。

“有大司农在,朕也放心了,”

“臣一定不负使命。”大司农拱了拱手,铿锵有力的回道。

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陛下的亲弟弟,大司农的心底里,对陛下与皇室更加增添了一分归属感。

务必要做好交代的事情,完成出色,他的女儿因为自己父亲的功劳,在皇室当中也不会没有地位……

就算日后豫章王对不起自己的女儿,他多少也有资格去向陛下讨回公道。

毕竟,对于刘子尚的为人,大司农还是有些怀疑的。

女儿成为了豫章王妃,他更是忐忑难安,唯恐宝贝千金受了委屈,无处可诉。

尽管豫章王看起来和陛下一样,已经改过了,但谁也难保不会重蹈覆辙……

他这个做父亲的,自然要多建功劳,日后好给自己的女儿撑腰……

就算是皇室,面对功勋大臣,也不可随意打发的。

因此,这段时间,大司农在推广农田水利法的事情上,比刘休仁还要卖力,可以说是绽放第二春了,与刚迈入仕途的自己,积极性有得一拼……

功劳簿叠加起来,就连陛下对自己都需要礼待一二,面对自己这个老丈人,就算豫章王有什么小心思,他也不敢肆意妄为。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