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历史 > 1635南洋霸主 > 第7章 意外收获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啊呀,这就是东家啊。”

那莽汉站定身子,抬眼打量起朱烨来,眼神在朱烨的胳膊和体格上扫过,才点头道:

“东家这体格打铁也是把好手。”

朱烨闻言也是笑了起来,这便是他喜欢和工匠们在一起的原因,思维相通:

“巧了不是,我刚看你跑来时,颇有压迫力,也觉得你是个披甲冲阵的好手。”

莽汉嘿嘿笑了起来,颇有些不好意思。

折铁心这才又开口道:“东家还真猜着了,石晃这小子原来就被贼人裹挟,被人看他体格健壮,便许他个冲阵大将军的名号。”

石晃听到这黑历史,黑脸上也泛起了红,连连摆手道:

“折师爷又打趣俺,那算甚的大将军,不提了,不提了。”

经过折铁心的简单介绍和石晃在一旁凑趣补充,朱烨也算是了解了石晃的人生经历。

他原本是南阳府下面的匠户,家传的木匠手艺又在府制铁厂学了不少铁器手艺。

所以虽然劳役频繁,但仗着手艺精湛的缘故。

小日子过得倒也不算差,乡里有个木器修补,铁器锻造之类的活计也是优先找他。

只可惜农民兵起,中原大乱。

最初的时候,农民军只攻村堡县城,被抄家的也都是地主乡绅,对他们这种匠户平民倒也不闻不问。

如此几波农民军过境之后,再来的兵就顾不得许多了。

毕竟能抢好抢的都被前人抢光,没有什么匪过如梳,兵过如篦的讲究,屠刀自然开始照着普通老百姓去了。

石晃就是在这段时间被裹挟成了壮丁,家破人亡只剩他一根独苗不说,甚至连破他家的人是谁,他从的这股贼又究竟是何名号,都不晓得。

随后就是农民军之间打来打去,再同官军打来打去,最后同受降的农民军变成的官军打来打去。

他也当过队长,当过百户,最高的便是那冲阵大将军,当时手下也领着几百号人。

但说是将军,可全队那几百号人拢共就三领盔甲,剩下的连每人一杆长枪都凑不齐,多得是草叉竹枪。

队伍里同他这样挂着将军名头的人,多如牛毛。

那次的冲阵让他受了极重的伤,等他被野狗舔醒时,战场上早已没了活人。

他便一人一狗的开始逃荒之旅,靠着战场上捡拾的破刀枪头,他做了些工具。

就是靠着这些工具和手艺,才从混乱的中原地区一路南下。

石晃原本是想要去苏杭地区的,他小时候就听闻“苏湖熟,天下足”,想着那般富足的地方,定能捡条命出来。

没成想中间走茬了路,竟一路南下跑到了福建布政司来。

他穿过仙霞关的时候,想着左右都到了南边,索性继续往南走,直走到最南边看看海也不错。

他妹妹小时候就不知道听了哪个小子话,说那大海如何如何蓝、如何如何的辽阔。

他倒是要替妹妹看上一眼,这大海究竟如何,能比得上长江和鄱阳湖辽阔?

说到这里,个头都快赶上朱烨的庞大汉子,声音哽咽,眼里噙泪。

“唉,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折铁心拍了拍石晃的肩膀,率先走进工坊里。

朱烨听完也是叹息,“都会好起来的,你现在是背着全家人的希望,更要好好活下去。”

“让东家见笑了。”石晃低着头,强行压抑着情绪。

“这有什么见笑的?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朱烨也拍了下石晃的肩膀,随后也走进工坊里,让这个苦命人独自在外面待上一会吧。

这工坊在外面看起来不大,可是走进面却发现是长条形的,面积竟也不小。

看起来和后世的厂房布局也相差不多,只是没有那么高,采光也略有不如。

说起采光,朱烨才发现工坊里面竟然已经开始用上了玻璃窗户。

虽然尺寸不大,也有杂色,透光性也不如后世般清澈如水,但它依旧是玻璃。

要知道在17世纪的当下,玻璃依旧是价格高昂的工艺品,是教堂和贵族们的专用物品。

真要等到玻璃走进寻常百姓家,成为普通的日用品,还需要一两百年的时间。

“这玻璃你们是怎么烧出来的?”

朱烨不懂就问,因为他实在不记得,自己有从商城中买过什么关于玻璃的技术书籍。

折铁心正凑在桌台上面研究些什么,听到朱烨的问话,头都没抬便解释起来。

这烧玻璃的技术其实并不复杂,高温和材料这两个条件他们原本就具备,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助溶剂的选择。

因为华夏科技树主要发展的是陶瓷,所以对烧沙子的技术研究不多。

究其原因,主要的绊脚石就是:

华夏对透明宝石的接受程度不高,喜欢的都是带颜色的,如玉之类的宝石,这进一步影响了玻璃的生态位。

天然对透明玻璃的兴趣就不高,这东西卖不上价,自然技术也就一直得不到发展。

可此一时彼一时,船长们见识过澳门教堂上透明的窗户,便对这玩意感兴趣起来,再者望远镜也需要透明玻璃。

所以烧瓷的和摆弄高炉的铁匠们一合计,就实验了起来。

只可惜那些个传教士们也是一知半解,教的东西总也抓不到重点,最初的几炉效果不佳。

“好在东家你不是给我提过一嘴吗,说咱们烧玻璃主要就是助燃剂加的有问题,应该用纯碱或者草抹灰吗?”

“索性我们就都试了试,那些就是用纯碱烧出来的。”折铁心直起身子,指着朱烨看的那块玻璃窗说道。

“另外用草木灰烧出来的确实透明的很,就是差异也极大,就像窑变瓷一样,花里胡哨的,有的地方特别透,有的地方就有杂色,所以他们目前还在实验。”

说完仿佛意犹未尽一般:

“东家提出来的方法论真是有用,控制变量、数据分析、结果可重复,这让咱们研究起技术来简直如虎添翼,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啊!”

朱烨没想到他随口的一句话,竟然就促使手下们自发性的,完成了传说中的穿越三件套中的一件。

虽然目前玻璃技术的发展还只是开头,可单纯的技术从来都不是重点,毕竟有挂哥在,技术困难总是可以克服。

而这种活力和创造力才是最可贵的。

毕竟朱烨总归只是一个人,一花独放不是春,他需要千千万万的花开,才能让华夏迎春到来。

朱烨瞟了一眼商城中《初级玻璃制品烧制手册》的价格,果然从原本的20万下降到现在的10万,这就是技术发展的正向作用。

他果断买一本出来,等后续考察到玻璃工坊的时候再拿出来。

这又是一条财源,就拿折铁心说的葡萄牙在澳门建造的圣保禄大教堂举例。

主厅中最大的天窗,也不过是由30乘30厘米的小块玻璃拼接而成。

而就朱烨所知,一块这样的小玻璃的价值就要七八百两白银,有易碎和路程较远的原因,可利润也是实打实的。

从欧洲运到亚洲这么贵,同理从亚洲运到欧洲也不会便宜。

因为这样的玻璃是稀缺品,放在哪里需求都是一样的。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