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只蓝色的蝴蝶,定格在早已泛黄的记忆里。画上的蝴蝶尽管很像真的,但它永远被禁锢在纸张里,被夹在了早就不去翻开的书页里。曾经的美好,实在是回不去了,那些美好只有心里知道,也不愿与任何人分享,因为那些感情太过敏感了,不愿意再提起。人总是从新的混乱中投身入新的秩序中,比起吵吵闹闹的劳动,投入学习中的孩子们显得那样安静,还照常的写字,读书,晨读,罚站,定目标。党泰很喜欢晨读,那种把自己藏在众多人群声音中的感觉让他很兴奋,他并不是想喧宾夺主,也不是想鹤立鸡群,他只是觉得大声朗诵很让自己舒坦一些。俄国诗人,高尔基的文章总是萦绕在党泰耳畔,他高声呼唤着,好像在喊穿越云雨的海燕。
狂风卷积着乌云,在乌云与大海之间,有一群海燕,在高傲的飞行。党泰呼喊着,一群同学也随着他的呼喊一齐高声。这朗朗的读书声,是那样美好,仿佛是万丈霞光冲破迷雾,把前方要走的路照亮,豁然开朗。比起生与死交融的医院,学校和教室里是美好灵魂的塑造场所,但有时候这个神圣场所也会失窃和被玷污。新领的课本刚打开有一股油墨香,党泰凑近书本闻了一下,然后把自己的名字歪七扭八写在书页上,他觉得这或许这就是知识的味道。平时大家把书要么放在课桌上,要么放进课桌抽屉里锁起来,大家不会想到戒备森严的学校还会失窃,确实有些窗户平时是锁不住的,结果学校的好多班级的刚领的新书被人偷了,党泰的班级的书本也没能幸免。万老师和大家分析,这一定是熟人作案,或许是毕业了的学生所为,他们知道学校的窗户有问题,能扒开坏窗户翻进去,党泰告诉万老师附近确实有一个大的废品站,自己可以带大家去找,也许小偷就把偷来的书本卖到了那个收废站。万老师把这个消息告诉给了其他丢了书本的班级老师,学校组织老师由党泰带领大家去废品站找书。收废品的是个老头子,尽管识字不多但他收东西总是很细心,留意货源的开路!只心里纳闷那几个毛头小子从哪里搞来这些新书卖,老头子问了那几个偷书的贼,你们的这个书哪里搞来的?贼们说少管闲事,做你的生意就行,老头说我总得知道你们的货来路正不正呀,要不然这东西我收了不放心;老头子心里直犯嘀咕,说不能按照市场价给你们,平时书本我收5毛一斤,你们这些书本来路不正我只能给你们3毛一斤。可能是为了尽快销赃,贼们答应了老头的价格,卖完书匆匆逃开了。废品站的老头猜到,最近孩子刚开学,这些书本可能是来自于学校,老头子就没有把这些书本和那些陈旧的书和废纸放到一起,专门放到了自己的里屋里。万老师和党泰来到废品站,党泰说,老头,你有没有见到谁来卖过书,老头嫌党泰没大没小的,很生气的回了一句说,没有!万老师把党泰拉到身后说,老人家,是这样的,我们班上最近丢了很多书,而且这是刚开学,都是新书,如果有人来您这里卖的话,您应该能分辨出来。老头说,你是他们的老师吧,万老师说,对,老头说,你看着真年轻。老人家的门口堆放着一堆废旧的蛇皮子,有很高的一摞,附近的人打扫了屋子的垃圾有时也扔在门口,袋子院子随意堆放收到的废品,有废铁,废旧书本,废旧家电,啤酒瓶摞得整整齐齐的,还有个年轻人站在很高的硬纸壳垒成的高山上用手里的水管子在给硬纸壳浇水,可能是为了增加重量,地上还有个小男孩一手拿一个凿子一手拿一个锤子,在拆什么设备里的铜丝。地上还有抗战时期的那种转轮电话,黑色的线拉着很长,旧的黑色的有小人在里面跳舞的插磁带的收音机,门口放一个地磅,地磅上有一个两米长一米宽的铁架子用于称重。里屋是用烂铁皮搭建的简易房子,党泰在人家的院子里乱翻着,往前多走了几步,被一只关在笼子里的大狗吓坏了,退了出来,转身去看到了老头里屋地上的新书,翻找了一下,有几本书页上写着自己歪歪扭扭的名字。党泰喊着万老师,我找到了,我们的书在这里,万老师跟老人家借了几个蛇皮袋把书本装进去。忙完这些后,万老师要给老人家钱,说是不能让你吃亏,老人家说不要不要,你们是学校的老师我放心,帮孩子们把书找到了,也算我做了一件善事,我不亏不亏。万老师给老人家衣兜里塞了一些钱,党泰在一堆废旧纸壳里翻到了一堆杂志,是一些写满小故事的杂志,党泰问老人家这些书能送给自己吗?老人家说,你买可以,我按重量卖给你。也有同学看到党泰过来翻杂志书,也想买一些看。万老师们带着同学们一起抬着失而复得的课本回了学校,那时候娱乐项目很少,书籍里的人物的各种遭遇打开了党泰的眼界。之前的学校是没有教过孩子们用拉丁字母识中国字的,党泰所在的,尧头矿物局职工学校,直到党泰留级再读四年级时才引进了拉丁字母组成的拼音,也就是现在的拼音标注发,对于党泰来说开始的跟不上课程多半原因是不太会拼读,就影响了他的学习。后来留级重新开始学习识字,从这一方面来说,是对党泰后来的学习以及生活是很有帮助的,后来信息时代发展,出现了按键手机,打字多用拼音打字。党泰从心底里很高兴丢书的那次经历,因为他在老人家的废品站里淘到了很多书籍,他那时候读到了一本《鲁滨逊漂流记》,鲁冰逊的传奇经历让他这个没有见过海洋沙滩的北方孩子,对海洋有了深切的向往,他也幻想着自己跟鲁冰逊一起用陷阱捉羊,做面包,开垦土地种小麦,他读到野人在举行吃人肉的聚会,他后脊背也觉得发凉,他想象不到竟然会有人吃人。后来在鲁迅先生的笔下读到了一个成语,易子而食,遭遇天灾的人们吃饭成了问题,因为不舍得自己吃自己的孩子,就与人交换孩子,吃孩子的肉充饥。他开始从心底里有了一些哲学意识,他在想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世界?他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是什么?难道人活着只是为了满足那些浮躁的原始冲动吗?真有人成了佛了吗?成佛了就不会再思念那些眼前的美好了吗?党泰看的书多了,思想也开始复杂起来,他开始觉得人性本恶,是后天的学习让人变得有了良善,但又看到万老师是那样美好,一定是生出来就那样善良漂亮的,所以他又否定了人性本恶的想法,他又觉得人性本善,他觉得像万老师这样天生丽质的人,是很难受到后天坏的因素的污染的,万老师是那样的出淤泥而不染,就像她在板报上画的莲花一样洁净,她又不单单是一处风景,她应该是翩翩起舞的自由自在的蝴蝶。党泰脑海里奇奇怪怪的元素碰撞在一起又四散开来,他觉得的自己成不了佛,因为他的六根不净,因为他现在至少有一个喜欢的人,她住在自己最心底,最柔弱的地方。
万老师来上课了,她让大家拿出美术本,把自己想画的东西画在本子上,上惯了文化课的孩子们非常喜欢美术课的闲适舒服,不会那样紧张。万老师趴在讲桌上写着什么,可能是教案一类的东西,左手拿着一个苹果,时不时的送到嘴里咀嚼着,她吃东西的声音很安静,怕吵到了同学们。党泰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吃东西的人,他身边的人吃东西都会发出很大的声音也不会顾及别人的感受,再看万老师,他觉得以前看到的其他人吃东西简直是粗俗,就像进了猪圈里,看一群猪在吃东西。一节课很快的过去,万老师停下了手下自己的事,站起来,让大家从后到前把美术本传到前面来。党泰在美术本上照着万老师板报的图案,用铅笔画了同样的蝴蝶和荷花,他突发奇想,他觉得只有莲花没有莲藕觉得不是那么真实和完整,于是他给自己的莲花下面画上了一些莲藕,算是弥补了自己认为的空缺。他还不太懂得留白,留白就是留有念想,留有想象力,他画的画儿,尽管没有色彩,但是有阴暗明灭的变化。他的画儿是班级里唯一不用色彩渲染的画儿,但他的画儿却那样特别,那样性格鲜明,万老师记住了这副画作,他记住了这个特别的孩子。万老师捧着一个西红柿吃着,从后门把党泰叫了出来,交给了他两个本子,让他照着另一个本子上的内容替自己画画,画一些简笔画,这个可能是教师考核的一些资料,党泰很开心,他像一个英雄一样,仿佛在替他的公主完成什么重要的任务。万老师专业画画的,简笔画不太能体现她的专业水准,所以就让这个特别的孩子画,也许能调动他的积极性吧。当党泰快要把这些简笔画画完的时候,一张画着蓝色蝴蝶的明信片掉了出来,那蓝色的蝴蝶仿佛和真的一样,快要飞了出来,明信片上写着: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万秋霞赠予党同学书。党泰把那张明信片夹在自己的新华字典里,每次查字典的时候都要拿出来看看,看看那只美丽的呼之欲出的蝴蝶,这或许就是立体画的魅力,和青春一样总让人记忆犹新,过目不忘!万老师见党泰有一些艺术气息,就让他当了美术课的课代表,尽管美术课不如文化课那样重要,但党泰心底里还是很开心的,当一个人的优点被别人发现了,哪怕是提拔了一点,也是让人欣慰的。上课铃声响以后,等待老师到来之前的时间,总要唱几首歌的,什么歌都可以,党泰也是班上的领歌员,那时候唱的最多的是,李叔同写的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煤矿给尧头镇上带来了很多机会,街道上的商店,饭店,理发店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人多了,高楼也修建起来了,以前的村部也变成了社区。尧头镇政府也把多年前已经不再开的交流集会重新开了起来,卖砂锅菜的,卖各种吃的,卖各种衣服的,卖袜子的,吆喝声不断。卖饸饹面的小贩半个屁股坐在压饸饹床子上,一上一下地压着饸饹,一种黑青色的饸饹,荞麦饸饹很劲道,一种是热的带汤的卖,一种是凉拌的卖。卖踅面的老汉喊着,踅面,踅面。踅面是这一带特有的吃食,原材料是各种面,用水和好,之后倒在巨大的鏊子上烙熟,烙熟之后放凉,用机器把面饼切成均匀的细条,吃的时候在热汤里冒一下,装进碗里,上面挖上一勺清白猪油,盐,油泼辣子,撒上韭菜才最正宗,刚来这里的时候党泰吃不惯踅面,后来慢慢爱上吃踅面了,他像一个美食家一样,知道街上哪一家的好吃,哪一家的不好吃,他经常去的那家,有一次万老师也来了。万老师的长相放在人堆里绝对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每每出入人群中绝对是焦点,不说尧头镇,再加上韦庄镇乃至澄城县也挑不出来能比得上万老师颜值的人。美人一定是美而自知的,万老师不愿做深闺大院里一辈子守着男人的传统女性,她是那样的自由,向往自由,灵魂与肉体的自由;她也不是那样的不食烟火,虽然她有着仙女一样的外貌,但她还是喜欢穿行于人间。她经常站在街道上拿着画笔记录着什么,那些景物和人的黑影出现在她的画纸上,她从党泰的铅笔画里找到新的灵感,不再拘泥于颜色的渲染,而是用简单的明暗表达着环境中的人们。
万老师给党泰的世界增添了色彩,党泰为万老师的艺术感受画上黑白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