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萧小侯爷,容貌俊逸,意气风发,早已不是以前屁颠屁颠跟在裴蔓月身后的小不点了。
可一直喜欢裴蔓月的这颗心,从未变过。
裴蔓月依旧苦逼地眯了眼。
“丫头可是看不上那萧家儿郎了?幼时你俩是知无不言的玩伴,本宫还以为你是喜欢他的,看来是本宫猜错了!”
这哪里是瞧不上萧小侯爷?尊卑有别,只怕是该人家瞧不上自己!
但即便对方是小侯爷,裴蔓月的心也无一丝动摇。
反而只想着裴青此时在家做什么?有没有想念自己?
萧启元之父萧耀祖,乃当朝的国公。
国公之位,位于郡王之下,公爵之上,被视为封。
它不仅仅是一个爵位,还代表着御赐的荣誉和地位,是地位崇高的贵族。
当年北蛮攻打中原,偷袭皇上之时,萧国公护驾有功。
又常年征战,功名显赫,圣上对其重视有加。
在萧启元还是三岁孩童时,萧耀祖身在边塞要害之地,无法归家陪伴妻儿。
但对小启元来说,从小到大,父亲便一直是自己心中钦佩的对象,有着不可磨灭的神圣光辉与使命。
因为父亲鲜少能伴小启元左右,只有同为幼童的裴蔓月喜爱与他玩耍。
会与他分糖吃,会给他讲故事。
从此,小启元心中种下一颗种子,生根发芽,绵绵不绝。
待他长大后一定要娶裴蔓月为妻!
时光飞逝,小启元十六岁时,勤学苦练。
同龄会武功的孩子们,都没有像他如此这般努力。
待他再长大一些,武力更是过人,已然成为京中的佼佼者。
小启元期盼着能学作父亲的模样,上阵杀敌,保家卫国。
于是在他十六岁之后的第二年,随父亲萧耀祖征战。
屡战屡胜,当今圣上对他父子俩甚是器重,也以萧家为护国的大功臣。
即便是远离京城,萧启元从来都没忘记过裴蔓月。
在出征之前,放心不下她,每月两人还会互通书信,相互报平安。
可就在三月之前,萧启元再没有收到裴蔓月的来信。
他不敢猜测对方是否出了事,焦急不已,在军营中也心不在焉,还白了几缕头发。
终于,在未收到裴蔓月来信的第四个月,萧启元便想回京找她。
向萧耀祖说明了心中所忧之事,萧耀祖点点头道:
“我儿心思整日在何处,我这个当父亲的怎可能不知晓?你安心回京寻她便可,为父答应你,待这场战事结束,为父便替你向圣上提议,娶裴丫头进门。”
除了成为像萧耀祖那样的英雄榜样,娶裴蔓月便是他毕生的梦想。
幸福来得如此之快,萧启元沉浸在喜悦之中久久不能平静。
萧启元快马加鞭,于第二日抵达了京城……
萧小侯爷回京这件事,早在京中传开了。
不少名门望族的闺秀千金,特意画了妆面,换上最好看的衣裙。
等候着小侯爷,哪怕是只瞧上一眼也心满意足了。
待裴蔓月告别太后回到裴府,妙妙慌里慌张道:
“小姐!奴婢听人说萧小侯爷回京了,好像是特意来寻您的!”
“啊?寻我?为什么?我可从来没招惹过这个什么侯爷!”
“小姐您忘了吗?小侯爷呀!哎!就是那位以前天天跟在您身后的萧小侯爷,奴婢听说如今战事将尽,他立马回京看您,可您却都不记得人家了。小侯爷要是知道了,得多伤心呢!”
“呸呸呸,你可别给我扣上翻脸不认人的帽子啊,你都知道我摔坏了脑袋,什么都不记得了。至于那小侯爷,我自然也不记得,多正常啊!你呀,咋咋唬唬的……”
还没等裴蔓月话说完,听到了一声温柔的呼唤:
“阿月…….”
裴蔓月眉毛一挑,阿月也是你能叫的吗?
转头,便看见一名身高八尺,小麦肤色,眉目俊美却带着一脸委屈表情的男子。
眼见对方马上就要靠近拉上自己的手,裴蔓月眼中闪过一丝不悦。
原来是个登徒子!本小姐的手是可以随便碰的吗?
裴蔓月的那一丝不悦也没能逃得过萧启元的眼,他不知为何,阿月与自己没了亲近。
顿时露出狗狗一般的可怜神情。
“阿月,你为何这几月都不与我写信了?可是发生了何事?”
“哦,我摔了一跤,伤着脑袋了,以前的事我都忘了!”裴蔓月实话实说,一点不含糊。只想快快将对方打发走,要是被青青撞见了,那可就有理说不清了。
萧启元一听对方受了伤,担心之余也掺杂着释然。
原来并不是阿月不想给自己写信,而是她受伤失去了记忆,看来阿月对自己的心始终未变,萧启元松了一口气。
裴蔓月气急,之前摔了个大逼斗,脑袋流血失忆。
这个萧小侯爷,不仅不同情自己,反而还幸灾乐祸?可真不是人!
懒得再搭理他,裴蔓月转身就走。
“哎阿月别走,阿月同我几年未见,当真无话可说吗?”
说话?说什么话?你又不是我的谁,你爱喜欢谁喜欢谁,本小姐可不伺候。
“阿月可知,我每日在军营中,对你百般思念,可阿月却好似对我并无惦念,我好几月未收到你的来信,还以为你出了何事,是启元哪里做错了?惹你不开心了吗?”
你走了我便开心!
可裴蔓月只敢想,不敢真正说出这话来。
毕竟是国公府的小侯爷,位高权重。要是与他撕破脸,对自己也不利。
妙妙挠了挠头,萧小侯爷从小便喜爱小姐,如今他回来了,小姐却一门心思只放在裴青公子身上。
哎!真是可怜天下有情人,即便是身份高贵的侯爷也不例外!妙妙摇了摇头。
裴蔓月不知道的是,二人所说的话,已经被站在门外的裴青听得一清二楚……
此刻,东厂魏总督到了裴府。
裴家上上下下皆出来跪下,魏总督宣旨道:
“奉天承运,皇帝昭曰,裴家嫡女裴蔓月,恪恭久效于闺闱,升序用光以纶綍,秉性端淑,持躬淑慎。温脀恭淑,有徽柔之质,柔明毓德,有安正之美,静正垂仪。动谐珩佩之和、克娴于礼,敬凛夙宵之节、靡懈于勤。兹特以指婚萧国公之子萧启元,责有司择吉日完婚。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