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历史 > 嬴政遗言,我其实还有一个弟弟 > 第213章 将大秦交给年轻人,团结大多数(一更)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想要推行新的主张。

就必须要用最为决绝,最为狠厉的方式,打倒前面的人。

这。

是吕不韦教导给嬴政的道理。

所以。

嬴政才将吕府门客驱散,将《吕氏春秋》封藏。

政治上。

选择妥协,只会给人带来数不尽的烦恼。

显然。

白安为了推行科举制,让天下人人都能有书可读,果断选择了推翻商鞅。

或许一百年,两百年后,后人会为商鞅平反。

可现在,白安却需要商鞅为大秦再做一次牺牲。

民众富强,还是穷困。

白安已经做出选择。

只待嬴政开口,就可敲定一切。

所有大臣,也在等待着嬴政。

嬴政张了张嘴,想说什么,话语却又被梗在喉咙之中。

以往。

他有吕不韦替他把握方向。

无论是正确,还是错误,那位随和的中年人,都会第一时间做出判断。

然后把答案藏起来。

等到他做出决断之后,再给他指明,其中的优点跟缺点。

让大秦,永远能平稳且迅速的往山巅攀爬。

嬴政以为在那人多年的教导下,自己已经能够扛起一切。

但真要做出决断时。

才恍然发现。

身上的担子越大,想要做出选择,就越艰难!

一点点失误。

就需要大秦无数子民跟数年时间去修正。

嬴政沉默了。

片刻后。

他毅然决然的抬起了头,视线穿过十二条珠帘,望向白安,缓缓开口。

“白安爱卿,说的言之有理。”

“大秦子民富强,国家才能富强。”

“走了这么久的弯路。”

“现在及时修正,也不算晚!”

“吸引七国的英杰的同时,同时培养大秦的人才。”

“就像是栽种树木。”

“幼苗,需要大秦来呵护,但待到这些树木茁壮成长。”

“就会成为庇佑大秦的树林!”

“白爱卿提议。”

“寡人赞同,还有谁要反对?”

一番话语,铿锵有力,犹如金玉掷地,不允许任何人反对!

他相信白安,相信自己的义弟!

准确来讲。

白安身上同样流淌着嬴氏血脉,乃是他的族弟!

兄弟二人,齐头并进。

永远开拓进取。

永远共同承担。

对了,他为白安高歌。

错了,他独自揽下。

白安脸上,露出了一抹微笑。

也许。

他在笑兄长意气用事。

也许。

他在欣慰兄弟齐心。

也许。

他在笑大秦灿烂的未来。

此时此刻。

蒙骜老将军,也笑了。

“科举制,老夫感觉挺不错的,我们奋力征战,不就是为了百姓幸福安稳。”

“早点读书好,有读书苗子,才好治理我们打下来的地方。”

“老夫是齐国人,对稷下学宫那群读书人可是头疼的很。”

“还是长安那些自己培养出来的读书娃娃看的顺眼。”

“老夫建议各位,前去逛上一圈,绝对不会后悔。”

昌平君同样是欣喜万分。

“没错。”

“大秦打了这么多年的仗,难道连几个读书苗子都培养不出来!”

“那真是太离谱了!”

尉缭点了点头,意有所指。

“要真是这样。”

“我还得命令我的徒儿们,多拐点教书先生过来。”

“六国的人,老是天天暴秦暴秦挂嘴边,实在是太烦。”

“以后,谁要是还敢这么说,先派大军碾压一遍,然后叫三千个读书苗子,给他们讲三天三夜的道理。”

“看看谁还敢胡咧咧!”

咸阳宫中。

回荡起了欢快的笑声。

仿佛会传染。

第二个笑了。

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

一直到笑声震得整个咸阳宫都在颤动,笑得守卫宫廷的郎官,嘴角都露出了笑意!

笑得越开心。

大秦的未来就越好!

他们这代人奋斗奋斗,孩子们就不用苦了!

锅盔牙子可以天天吃到饱!

偶尔,来一餐肉,吃的满嘴都是油渍,吃的心满意足的拍拍肚皮!

就连一直坚持自己主张的公子傒,王绾等人,都是摇了摇头。

在他们看来。

无论是白安也好,嬴政也好,都太过年轻,势必无法为大秦把控方向。

不过现在。

他们却浮现了一个想法。

将大秦交给这群朝气十足的年轻人,可能也是一件好事!

他们没有被白安说服,也没有被嬴政给震慑。

只是在此时,选择了妥协。

公子傒率先拱手。

“真要举行科举制,培养天下的读书种子,我愿意先捐出自己的所有藏书!”

王绾紧随其后。

“臣认为推举科举制一事可行,为建造学宫,教导大秦子民,臣有两位佳才推荐。”

“一位名为相里源,乃是相里勤后代。”

“一位名为赵高,精通诗书,写的一手好字!”

相里源!

赵高!

都是不简单的人物啊!

白安心中感慨。

显然。

王绾已经妥协,可条件是安插两人,参与此事。

要是白安,肯定就拒绝了。

但他兄长不能这么做。

政治,就是团结大多数,孤立小部分,并培养中立派。

王家在大秦世代为官,是大秦数一数二的世家。

既然王绾愿意服软。

他兄长完全没有拒绝的理由。

上席。

嬴政不出意料的点点头,准许了公子傒跟王绾的请求。

而后,直接开口。

“三省六部制刚刚建立,需要各位的支持。”

“寡人欲以公子傒为门下令,王绾为中书令,昌平君为尚书令。”

“三人皆领丞相之位,地位平等。”

“各位认为如何?”

公子傒代表宗族。

王绾代表世家。

昌平君代表客卿。

如此安排,各位商讨之后,倒是没有异议。

可王绾心中却是莫名的咯噔了一声。

不对!

非常不对!

这么重要的位置,居然没有留给白安!

会不会,又是借此麻痹他们,然后抛出一个令人难以接受之事?

毕竟。

最开始他们要是直接反对三省制,也不会有后面的六部,以及科举制了!

王绾正准备开口。

可惜已经晚了。

白安已经站了出来,推举六部尚书的名单。

“臣提议。”

“以尉缭为兵部尚书!”

“以冯去疾为吏部尚书!”

“以郑工为工部尚书!”

“以姚贾为礼部尚书!”

“以蒙骜为刑部尚书!”

“以纲成君为户部尚书!”

正为三位丞相就任而高兴的一群大臣,再度愣住。

特别是蔡泽。

更是双唇颤抖不已!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