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历史 > 嬴政遗言,我其实还有一个弟弟 > 第212章 我恨不得吃商鞅之肉,渴饮其血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官制。

一群大臣还能妥协。

可这选拔人才的制度,是根本之根本!

大秦王室消沉。

武将势力抬头。

正是因为商鞅所设立的军功授爵制!

一年。

两年。

三年。

……

或许十年时间,还没有什么大变化。

可是一代人过去之后呢?

第一代人过去。

以甘家为首的大秦世家,自此没落。

第二代人过去。

赢氏宗族,自此消沉,连左、右庶长这等专属官职,都让给了军功贵族!

先前。

文臣想要在大秦出仕,只需要秦王赏识,或者是大臣推举,就可以轻松官居高位。

无论是张仪,还是范睢,还是吕不韦,都是如此。

可一旦科举制推行。

他们中间,还多付出多少的努力!

白安这一次,是真的站在了所有文臣的对立面!

商君只是为大秦增加新阶层。

白安是直接要将所有的文臣取而代之啊!

“白安。”

“你!”

公子傒指着白安,脸都已经涨红!

闭口的王绾,这时也是忍不住再度站了出来,对着嬴政拱手。

“王上!”

“白安将军此举,平白增添对于官员的考核,造成无端的浪费。”

“实在是没有必要。”

“而且,只是考试的方式,又怎能选拔出真正合适的人才。”

“这实在是太过荒谬!”

白安冷笑不已。

“谁说,科举制是考核官员了?”

“我的目标。”

“是普天之下的所有人才!”

“只要身负才学,皆可前来考核!”

“开始只设经学。”

“后面,还可以增设算术,农学,天文,地理!”

“凡是天下英杰,皆入大秦!”

王绾被这般大气磅礴的话语镇在当场,久久不能言语!

天下英杰,只要通过考核就能过来。

就像是那一日。

白安为大秦选拔人才,不止是大秦勇士,就连楚国勇士,都是前仆后继!

若是天下英才都在大秦。

何愁不能一统!

但是。

这样做的结果,对于本来就摇摇欲坠的赢氏宗族来说,是万万不能接受。

公子傒再度站出来,呵斥白安!

“真是糊涂!”

“人才贵在精,而不在多!”

“拱卫大秦最为根本的,还是宗室力量!”

“选拔出来的这么多文官,以后放在哪里?”

“难道,派去给诸侯管理食邑吗?”

上席。

嬴政是及时制止了公子傒。

“公子傒,莫要如此!”

“科举制对于大秦,是一件好事。”

“寡人颇为认同!”

一番话语。

又是为白安撑腰。

毫无疑问。

尽管现在大秦一再推行郡县制,但对于赢氏宗族来说,分封,才是他们的最终追求。

公子傒,正是赢氏宗族的代表。

嬴政这话,或多或少,都有点让嬴氏宗族寒心。

但嬴政没有半点动摇的意思,而是又转过头询问白安。

“白安。”

“公子傒的话语,也有一些道理。”

“你可曾想过。”

“现在的大秦,尚且能够凭借科举制,吸纳各国的人才。”

“可要是一统之后呢?”

“凡是能够通过考核者,几乎无一都是世家之人。”

“你设立的科举制。”

“除了能过滤掉一些较差的世家子弟外,其他人,不还是世家子弟?”

“选拔出来的这么多官员,又准备放在哪里?”

白安目光尖锐。

曾几何时。

在白府,他一时得意,已经将治国之策,全盘托出。

他的兄长。

也必定记得他的计划!

原本。

按照他的设定,是先郡县制、推举制,扶持世家。

再推恩令,可科举制,分化世家。

最终。

经过两代人,彻底取代世家,大秦平稳发展!

他的兄长,这次询问,怕也是在跟他确定,为何没有按照原本计划好的发展!

其实原因很简单。

他等不及了。

之前。

他从未想过,自己能够站在这个位置!

连一个魏国的大将军之位,都会让他心动不已。

而现在。

他站在了历史的浪尖上,还有着后世之眼界跟格局。

又怎能忍心看到,大秦蹉跎两代人!

有多大能力,就有多大责任!

先前不语。

只是因为没有站在合适的平台上。

就像他只是猎户时。

无论提出骑兵三件套,还是各种设想,又有谁会搭理?

现在正是敲定秦国未来方向时。

哪怕遭受再多质疑,再多艰难险阻,他都会坚定的将其推行!

六国真的一统后,世家作乱又如何!

他有一刀,大可杀之!

想明白了这一点后,白安在原地笑了笑。

将自己心中注定会被文官唾弃的话语,缓缓说出口。

“军功授爵制核心,在于百姓,在于律法森严。”

“这点,乃是大秦强国之基!”

“但对于商君。”

“我却是恨不得生食其肉,渴饮其血!”

“商君所传驭民五术,更是荒谬绝伦,祸国之根本!”

“民众,乃是一个国家生生不息之根本。”

“世家子弟参加科举,是因为他们有机会获得受到教导,有一定才学。”

“在乱世,属于难能可贵的人才!”

“但世家有限,民众无限。”

“若是让民众都能受到教育,那我大秦人才,是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人才怕少不怕多!”

“真要是人才多到用不完,那是大秦之幸,华夏之幸!”

“六国的土地,等着大秦的人才去治理!”

“百越之地,等着大秦的人才去治理!”

“西羌,后夏,更需要大秦的人才帮助他们破除困境!”

“眼光何必局限于大秦!”

“难道诸位,根本没有一统六国之底气,没有做华夏之主的觉悟?”

听到这里。

官位低下之人,已经忍不住想要逃跑了!

这些。

根本就不是他们所能听得内容!

一不小心。

就会步入万劫不复之地!

商君虽死,商君之法尚存,现在连商君之法都要推翻,大秦还是大秦吗?

这个问题。

同样也出现在嬴政的脑海中!

所谓驭民五术。

一是一民,统一民众思想。

二是弱民,让百姓没有实力对抗朝堂。

三是疲民,让百姓忙于生计,没有时间思考其他的事。

四是辱民,剥夺其尊严,并教唆民众互相检举,让百姓终日惶惶。

五是贫民,让百姓除了生活必需品,再无余粮余财,人穷则志短!

此驭民五术,有利社稷,可对于百姓,却是沉重枷锁!

大秦依靠律法,依靠军功授爵,依靠驭民五术,已经屹立于七国顶峰。

这个时候。

更改了方向,大秦是否还是大秦,又是否能继续前行,直至一统?

……

……

……

明天开始,欠大家的五万字,逐日发放

一章两千,大概是三十章上下

对本文有啥想法,都可以说哦

另外,细心的同学已经发现本书有了第二个名字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