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月卖力削树干的同时,向阳镇上发生了一件事。
今日的梨比昨天还难卖,不知道大家是不是知道了按个卖的坑,一文钱两个已经打动不了人了。
一文钱三个也只是偶尔才有人来买。
赵荷花一度怀疑,她嫂子是不是为了赶走她,才故意说古家卖梨挣大钱了。
她无力地坐在地摊后面,望着叫卖的周桂芬,“大嫂,歇会儿吧,嗓子都冒烟了也不见人来买。”
“再看看吧。”周桂芬道。
还没到晌午,赵荷花不是说肚子饿,就是说想去方便,周桂芬就不耐烦地叫她滚。
赵荷花嘿嘿一笑,脚底抹油跑了。
四处找茅房时,看到一伙凶神恶煞的大汉,穿着统一的衣服,腰上配着大刀,似乎是有身份的人。
向阳镇没什么大人物,几户有钱人家出行也没有这么大的排场。
赵荷花委实好奇。
站在路边,扬着脖子看着热闹。
却不防,这个瓜,吃到了自己家身上。
赵荷花正聚精会神打量着那行人,却不防,一个粗眉黑脸的大汉大步朝她走来,她心头莫名紧张。
正想装作路人赶紧离开,就听到那人大声道:“可有见过此人?”
赵荷花下意识回头,就看见那大汉手中拿着两张画像,一张是个蓬头垢面的大胡子男人,一看就像通缉犯。
而另一张,是个小姑娘,五官画得平平无奇,但左眼上一笔遮住眼睛的浅墨,实在很有代表性。
赵荷花一眼就将那小姑娘跟家里的灾星联系到了一起。
“莫、莫非,她也是通缉犯?”赵荷花声音有些颤抖。
那大汉瞳孔一缩,厉声道:“你见过她?”
“没没没……”赵荷花急忙否认,“我只是瞧她小小年纪,有、有些好奇……”
大汉翻了个无情的白眼,转对周围围观的人说:“若瞧见这两人,就去‘十里酒楼’通知我们的人,这两人是通缉犯,若提供了重要线索,抓得贼人,我家少爷有重赏。”
听到重赏,许多人眼睛都亮了。
赵荷花咽了咽口水,“那个……大哥,我问一下,有多少赏?”
“看情况,若提供的线索能成功抓到贼人,少不了一两锭银子。”大汉说完,转头带着人又去别处问。
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赵荷花愣了一下,也不找茅房了,转头就往周桂芬那边去。
“大嫂,大嫂!出大事了!”
赵荷花的鬼喊辣叫,惹得周桂芬心惊肉跳,急忙问她:“出何大事了?”
“我刚才看见有人在找……”赵荷花顿了一顿,“呃……我的意思是,我找到一个发财的路子。”
“你吓死我,还以为怎么了!”周桂芬嗔道,“你这是去趟茅房,脑子就灵光了?
“嘿嘿,可不就是嘛。”赵荷花龇牙笑着,没再解释。
做一次媒,也就能得双鞋子,再从中挣个四五百文钱。
但提供线索就不一样了……
一两锭银子啊。
那些人,虽是穿的下人服饰,可那布料一看就是值钱的,定是有钱人府上的。
有钱人家的银锭子,可比做媒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