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都市 > 我有病,但不是神经病! > 第8章 钢筋工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第二天早上八点。

姜上按照四舅给的地址来到一处工地。

戴着白色安全帽的工头亲自出来迎接他。

看见居然是一个年轻小伙,脸上还留着学生的稚嫩。

工头先跟他招呼:

“小伙子,你就是何总家的亲戚吧。”

“是我,叔,我叫姜上,生姜的姜,上下的上,听您安排。”

“没事儿,我姓张,你叫我张叔吧,走我带你进去。”

“谢谢叔。”

接过工头递过来的黄色安全帽,跟着张叔走进工地。

边走,张叔边给他介绍:

“这个工地就是二建的,是一个厂房建设项目。”

“你既然是打暑假工,都跟到模具组嘛。”

“他们的技术要求不高,你一看都会,而且不是重体力劳动。”

张叔还是很照顾他的,毕竟是何总家的亲戚。

这年月,维护好关系比啥都重要。

“要的,谢谢叔叔!”

姜上诚恳道谢,虽说别人是看四舅面子,但自己也要低调不是。

领他到模具组后,张叔指定一名老工人带他,自己就先撤了。

老工人姓谢,是张叔家的远房亲戚,一直跟着张叔干活。

这在工地上很普遍,一般工头都会有自己的施工队伍。

工头自己则主要负责与公司对接。

好听点叫项目经理,难听点叫包工头,都行。

谢叔带着姜上开始干活。

模具组是正规的叫法。

在工地上,大伙都叫他们钢筋工。

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用轧丝,把钢筋固定成各种形状。

等于混凝土的骨骼。

这些钢筋模具的扎制都比较简单。

先由有经验的师傅开模,就是把钢筋按尺寸要求下成短料。

再拼成需要的形状。

其他小工负责用轧丝固定好就成。

然后模具会运到施工现场,木工再用木板封装。

最后加注混凝土硬化。

姜上所在的模具组算第一道工序。

虽然不难,但对时间要求较高。

如果他们不能按时扎好模具,就会影响后续的进度。

所以整个模具组也算是工地上人最多的一个组。

男女老少加一块接近三十人。

谢叔亲自带姜上,手把手地教他怎么扎。

先将三股轧丝绕过钢筋,然后交叉拧在一起。

再用右手的一个小钢勾伸进交叉点拧一圈。

只见谢叔用小钢勾在轧丝上一转,三股轧丝就被拧成麻花状。

然后再用一把钢钳夹住麻花,使力拧紧。

这一步很费力,因为轧丝是八号铁丝,力气小了根本拧不动。

一套流程下来,拧好一个丝节大概需要一分半钟的样子。

当然这是熟练工的标准。

以姜上的速度,两分钟能拧好一个就不错了。

这会天气还不算太热,大家都在抓紧施工。

想着多干点,下午就可以多休息一会。

不然这样的高温天气,中暑就惨了。

中午吃的工地餐,其实就是有专门骑着三轮车的商贩来售卖。

三荤三素,全是大油大荤,每人十块钱。

米饭、汤不要钱,随便吃。

第一天干活的姜上本来觉得有点没胃口,吃不下。

可谢叔告诉他,不但要吃,还得多吃。

不然下午就没力气干活,工地可不比学校,都是重体力。

别小看这个扎钢筋,一上午下来。

姜上就觉得有点直不起腰,老酸了。

真不知道这些人长年累月地干,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吃过午饭,大伙都躲在工棚里休息,以躲避正午的太阳。

整个工棚就靠几个大工业风扇降温,灰尘吹得到处都是。

高温天气,中午只能休息,得等太阳小点才能接着干。

所以整个模具组的时间是被催得最紧的。

有时候为了赶进度,中午都要加班。

听谢叔说,之前中暑晕了好几个。

但没办法,这次的工地工期紧,只能硬着头皮上。

这也是为啥,工地上连暑假工都要的原因。

所幸查得不严,不然像姜上这个年龄的,都得被刷下去。

姜上观察了一下,整个模具组和他一般大的还有六七个。

但看他们的动作,都很熟练,显然干了不止一天两天。

休息到四点半,听到工地上吹响哨子声。

谢叔拉着姜上钻出工棚,继续开工。

这次干到晚上八点,才算完成今天的任务。

有些住在工地的工人,就开始准备晚餐。

不外乎就是蒸一锅米饭,用猪油炒点白菜,再配上咸菜就是一顿。

有些稍微奢华点,就买瓶啤酒,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吹牛聊天。

在他们身上,基本看不出抱怨的情绪。

对这些好像都非常习惯。

姜上骑车回到王妈家,都快九点了。

还是王妈好,还专门给他留了饭菜。

饿坏了的姜上可以说是狼吞虎咽,不到十分钟就吃完晚饭。

洗过澡,躺在床上的姜上,感觉全身就像散架了一样。

而且全身酸痛,看来姜上有点高估自己的体质。

本来照他的想法,自己现在咋算也是一个运动健将吧。

结果今天这么一弄,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肌肉的酸痛告诉他,运动量还远远不够。

躺在床上不到五分钟,姜上就沉沉睡去。

连王朦进屋来看他都不知道。

看着他睡得一副死猪样,王朦跺跺脚走了。

本来还想跟他分享点小秘密,结果没想到居然是这副造型。

小子你等着,出去玩得这么累。

居然不带我,等我给你好看。

在王朦心中,非常肯定地认为,这小子不知道去哪玩爽了,才会累成这样。

两天过后,家属院总算修复完成,姜上也跟老妈回到家。

“妈,我找了个暑假工的活,以后晚上可能要回来晚点。”

“吔,你还得行呐,啥子工作,累不累嘛?”

“都是跑哈腿、发个传单这些,同学介绍的,不累。”

姜上没敢给老妈说实话,怕她心疼。

“要的嘛,锻练哈也可以,各人注意身体。”

“晓得,妈你也要多注意身体,而且老孙家怕要老实段时间了。”

“那是,这会他屋头脸都丢尽了,看他婆娘还搬弄是非不。”

提起这事,老妈就掩饰不住的高兴。

姜上也用这事成功地转移老妈对他打工的注意。

接下来的一周,姜上很快适应工地上的工作。

本身这个钢筋工的工作难度就不大。

以他现在超越学霸的学习能力,扫眼就能干得八九不离十。

干完三天,便成功升级为师傅。

就是负责将钢筋照尺寸下料。

这个工种算大工,工资也比小工高。

张叔、谢叔都说这小子在工地打工可惜了。

再加上他懂礼貌,见谁都叔啊、哥啊、姐啊的叫着。

工友们都喜欢他。

难得有个知情知趣的高材生,还不歧视民工,大伙都愿意跟他聊。

这几天,姜上成功的脱了层皮。

整个人色号明显黑了一个度。

一周下来,又黑了两个度,已经快要接近工友们的黑度了。

现在的他,穿着反光背心,带着安全帽,活脱脱地民工形象。

在适应模具组工作过后。

闲来无事的大脑却发现其中的一些问题。

这个模具组的工序是这样:

开模→下料→扎制→成型→搬运到施工现场。

师傅负责开模、下料。

其他人负责后三道工序。

但姜上发现,每个人工作效率不一样,有人快有人慢。

在模具组,除了开模师傅按天算工资。

其他人都是按计件算的,一个丝结二毛钱。

一个成年工友一天下来,差不多能拧一千个丝结,也就是二百块。

但有些女的或者是年龄小的工友,就达不到这个量。

而且这套流程相当固定,工头也会按这个工量计算工期。

遇到这次赶工期的活,工人们就只能加班赶工。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设备跟不上,就只能用人力来填。

于是工地上的工友,发现身边有一位神人。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