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对于东晋官场风气如此糜烂,底层百姓民不聊生还能坚持一百多年的国祚,嬴政已经不觉得奇怪了,说白了看把控朝政的一方是谁了。
他大秦刚灭六国不久,一旦有动乱,六国反贼之心不灭自然乘机而反。而后世朝代变更已是常事,且有那些贵族、世家、士大夫什么的共天下。那些官僚为了把握他们手中的权力,自然互相配合想办法让国祚长久了。
不过有他在那帮人是别想染指国政,有能力就给他干活,没能力就嘎了也不心疼。
汉
刘彻对于东晋整体的行为也很是无语,倒不是说他有多爱民如子,而是凭那些士族门阀的行为就已经知道了皇帝的无能。
相比较身份,刘彻更注重个人能力,他也爱才,但若是只有才没有能力那就当个吉祥物老老实实待着,别祸害他大汉。
东晋
东晋真正的有志之士,对官场种种看不过眼又能如何,皇帝本人都不以为意,他们提再多的建议也是白说。
而那些士族门阀底子都要被林夏掀了,依旧我行我素,他们更享受这种特权的感觉,反正即使灭国亡的是东晋,也不是他们这些世家,能享受时自然要好好享受了。
唐
李世民在东晋之后,对东晋风气自然也是有了解的,他不由得联想到如今的世家了,现在看那些世家还是有能力的,但发展到后来估计也怕差不多了。
不过黄巢是他唐朝的?感觉如果是官员什么的林夏不会说挪到东晋,所以黄巢是造反了?而且造反还成功了么?
唐朝各世家想起了到宋朝后世家已经不成气候了,如果没有遭受打击,那么世家不可能这么快落寞,所以这个黄巢就是罪魁祸首了?
宋
士大夫们看着林夏对东晋士族的厌恶,想着他们虽然爱权但也比东晋那群人要有能力多了吧,所以不至于和那些个世家一个下场吧。
明
朱元璋身为皇帝自然对起义类都不赞同了,但是心底里对于黄巢灭世家门阀的行为还是很赞同的。
就凭朱元璋对贪官的厌恶,东晋那些士族种种行为简直就是在朱元璋雷点上蹦哒,得亏这帮人是在东晋,不然通通抄家为国库做贡献去。
……
林夏吐槽了几句东晋也不再说了,而是接着出题毕竟她好歹也找了那么多题呢。
“下面这道题还是诗词鉴赏,不过倒是不用背诵了。”
“陆游,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以及古代著名爱猫人士。”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其祖父陆佃,父亲陆宰,少年时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打压。”
“陆游要背诵的诗词也不少,《卜算子咏梅》《游山西村》《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等。”
林夏一边说着一边展示了一下诗词。
“尤其是《示儿》这篇: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对我们近代复兴华夏同样有着激励和鼓舞。”
……
其实《示儿》这首诗包含的感情过于浓厚,即使不解析大多数人也感受到其中的感情。
汉
刘邦回味着那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时有些感叹。他要不要也嘱咐一下那些小崽子们,王师平定匈奴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