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糊名阅卷。糊名阅卷制度是由武则天创立,但没有在唐朝大规模使用。糊名阅卷制度是在宋太宗时期开始使用的。此举有利于保证考试的公平性。”
“还有赵光义尽管抬高文官地位,但他对腐败治安方面倒是不手软的。”
“宋太祖王皇后的哥哥王继勋,生性凶残,以残杀奴婢,食用其肉为乐。事发后赵匡胤却念及亲戚私情,仅仅将其削官流放,不久又让他去西京洛阳为官。”
“王继勋愈发肆意妄为,在洛阳强抢平民百姓为其奴婢,稍不如意就杀之,而后食其肉,将尸骨装入棺材,弃之野外,前后遇害者上百人。”
“《宋史》列传外戚上对于王继勋的恶行曾写[女侩及鬻棺者出入其门不绝,洛民苦之而不敢告。]”
“人贩子和棺材铺商人常年出入其府邸,这是人人皆知的事情,洛阳百姓深受这个食人魔王之苦,却无人敢上告,原因便是赵匡胤这个皇帝对他的偏袒。”
“而宋太宗上位后才秉公处理,将其明正典刑,斩首于洛阳,并将常年与王继勋共食人肉的长寿寺和尚广惠,以及男三女八共计十一名人口贩子,一并斩首,以平民愤。”
“还有像是改革言路,改进登闻鼓制度,积极的发展农业,鼓励屯田等等。”
“平心而论赵光义文治有缺点,但大体上还是不错的,对宋朝后来经济繁荣功不可没。”
“虽然北伐失败但至少收回了北汉,也不至于和徽钦二帝一类的昏君划等号。”
“而且如果后面继承人争气一些宋太宗也不至于被贬如此。”
……
秦
嬴政觉得科举制度对他大秦而言也挺有用的,就是考核内容需要斟酌一下。他可以私信问一下林夏后世人都要学习哪些知识,反正即使是推广也要慢慢来。
汉
刘邦觉得按照林夏的说法宋太宗得位正不正先另说,治理上确实算不上昏君,可惜后人不争气啊。
刘彻以为林夏对赵光义是比较鄙视厌恶的,毕竟之前“金匮之盟”和“高粱河车神”态度都显出林夏并不喜欢赵光义。没想到还能从她口中听到赞美之语……
宋
赵匡胤也没想到林夏批评一堆后话题一转改夸奖了……这后世女子的心思当真难猜。
不过既然提到他做对比,王继勋也确实太不像话了,那王继勋和相关人员就必须处置了给百姓一个交代。
宋太宗赵光义简直都要感动哭了,他就说他文治还是可以的,虽然众人已经知道天幕不是神仙什么的,而是后世之人。
但是后世评价对他执政也是很重要的,他保证后面有什么错误他肯定会改的!!
明
朱祁镇觉得赵光义都有夸奖的,到他这怎么全是批评了,主播不公平!
清
雍正想着主播之前对辽、金、元太宗也是认可,而且即使不认可宋太宗赵光义的武功,但也夸了文治的优点,整体还是公正的。
而且之前弘历的挑衅,主播也没有放心上。那他是不是也可以让林夏讲一下清朝的事情。
……
林夏想到后面那些动不动议和的宋朝皇帝,叹了口气继续道:
“可惜没有如果,后面宋真宗澶渊之盟、宋徽宗宋钦宗雪乡二圣北狩还有那个有完颜构之称的宋高宗。”
“大宋就变成大怂和大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