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现代言情 > 视频通历史,古人在线八卦吃瓜 > 第143章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赵匡胤还没来得及说回赵匡美气愤的站出来道:“我就说金匮之盟里我就是个幌子,我和德昭才差几岁啊,用得着我死后再传给德昭么?三哥自己觊觎皇位别拉着我!”

赵德昭听到自己死后自己弟弟也没活多久,有些伤感的抱着年幼的赵德芳。

赵匡胤觉得自己这大儿子可能也要不得了,有空在这伤感不能想想怎么在今后培养自己的势力么?不然即使没了赵光义,谁知道会不会有别人。

……

“高梁河之战后,辽朝频频出兵南下,骚扰北宋边境,两军交战不断。”

“赵光义在高粱河一战后倒是没有退缩,而是依旧想着北伐。”

“982年,也就是太平兴国七年,辽景宗去世,十二岁的圣宗继位,其母萧太后摄国政。”

“赵光义得到辽朝主少国疑、内部不稳的情报,觉得这是一次收回燕云十六州的机会,便决定再组织一次北伐。”

“当时辽圣宗确实年幼,但是吧,当时辽国是萧太后摄政,而作为历史上排的上号的女强人。”

“在萧太后摄政期间辽国可以说是最为鼎盛的时期。关于萧太后先不说了,后面可以专门开一期古代女政治家的话题时再说。”

“反正赵光义想捡软柿子捏的心思是不可能达成了。”

“在雍熙北伐中,赵光义倒是不准备亲征了,但他犯了两个错误。”

“一个是监军制度,此举捆住了前线将领的手脚。第二个是阵图。赵光义提前画出战略图和摆阵,让前线将领用去打仗,但赵光义本身就不善用兵。”

“最终雍熙北伐也是以失败收场。在岐沟关之战、陈家谷之战和君子馆之战“三大战役”中,宋军均以惨败收场。从这以后,北宋对辽便完全转为防守态势。”

“我们教员在读史批注时,读到《宋史》在太宗本纪中写赵光义:[帝沉谋英断,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

“然而教员给的批注是:[但无能]。”

“这三个字清楚的说明了宋太宗对行军打仗的根本不了解,也不善用兵。”

……

刘邦看了一眼吕雉,觉得若是在他早去的情况下皇后也担负的起重任,不过可惜刘恒为什么不是他和吕雉的儿子呢。

刘彻觉得现代的领导也挺有趣的,赵光义是有削平天下之志,但无能!哈哈哈,这么拆台不知道宋朝那些皇帝会不会气死。

赵匡胤已经气不起来了,他闭着眼不想看下面那个败家子。打仗方面他有几斤几两他自己不清楚么?难不成当了皇帝就膨胀了么……

而且一想到赵光义这只是个开始,后面还有那个什么徽宗、钦宗等等,他都有些认不出后面的大宋了。

宋太宗赵光义以为“宋驴宗”已经是极限了,没想到还会除来一个“但无能”的评价。

赵光义想着他虽然武治不行,但文治他还是对自己很有信心的,提点别的不行么?他也没到一无是处的地步吧。

……

“既然武治不行了,那么就只能文治了。”

林夏想了想还是说一些有益的政策:

“赵光义文治总得来说还是可以的,其影响最为深远的制度是改革科举,改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扩大录取人数范围,不讲究门第。此举无疑是在扩大官员的选拔,把选拔官员的权利集中在皇帝手中,保证国家政权的稳定。”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