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毕业班学员们已经开始收拾东西陆陆续续离校。
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些人在关系网的运作之下去了不错的单位,大部分则去了部队任基层军官,他们被分配为排长或副连长,也有少数补缺任连长的。
当然也有极个别志愿留在新疆这种艰苦地区的,以及留校任教官的。
对于李枫来说,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经过此次事件后,李枫的毕业论文一字未改就被打上了“通过”的标签;而坏消息是,他打算去联邦总参谋部学院进修的愿望泡汤了。
李枫和苏秉言约在学校的人工湖旁见面。
微风拂过水面,荡起层层波纹,也吹动着她的刘海。
二人就这么沿着湖边走着,谁也不说话。
“听说你父亲给你安排了个文职工作。”还是李枫率先打破了沉默。
“嗯。”苏秉言点点头,她是那种没有什么心机的女孩,开心和不开心都写在脸上。
他们二人并没有牵手,李枫径自向前走着,片刻后察觉到什么,猛然回头时苏秉言已站在原地不动。
“你跟我在一起只是为了不让我在最终考核中分心是吗?”
“你根本就没有喜欢过我?!”
李枫不置可否,眼神中流露着些许愧疚。
望着苏秉言流着泪水远去的身影,他也并没有追赶,只是呆呆地矗立在原地,不知道在想什么。
从小的家庭环境,让他不知道被爱是什么滋味,同样也不知该如何去爱别人。他这么做理由正如苏秉言所说的那样,他只是不知道该如何拒绝,只是不想伤害别人,所以就在开始笔试的前一天同意和她在一起了。
他们没有牵过手,没有接过吻,更没有上过床,在这个性解放的时代里,多么像是一对异类。
这种在别人看来十分荒唐可笑的事情,发生李枫身上却带着一定的必然性。
正因如此,李枫并不能允诺给她什么,也从未想过从她身上拿走过什么,只能给她柏拉图式的爱情。
因为不想直接拒绝伤害别人,所以选择跟人家在一起,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伤害?
想明白这一切的李枫最终还是决定坦白,当然这也意味着这段感情就此结束。
比起这个更重要原因的是,他的调令下来了。
战后联邦虽然将战备状态下降至三级,但取消了本届总参谋部学员的招生,并以李枫是少数有实战指挥经验的军官为由,将其派往了距离地球xx光年外的xx星,参与对当地叛乱份子的武装镇压。
这种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活,就别奢望什么爱情了。
接到调令的时候,李枫也有一丝疑虑,但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最终他还是选择坦然接受了。
现在的李枫怎么说也算是经历过实战洗礼的“老兵”了,而任何时期的老兵都是宝贵的,这么安排倒也无可厚非。
突然,脸颊处的一阵冰凉中断了他的思绪。
一扭头,是威夏斯傻呵呵地对自己笑,这家伙居然破天荒的请自己喝可乐。
他们又来到熟悉的天台,俯视着整个校园,此刻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显得格外亲切,只是飞行训练场的停机坪上,再也没有了楼兰号。
据威夏斯所说,丸山和手冢也已经搭上返回太平洋分区的班机了。
这一届的“四小强”们也将各奔东西,阿卡廖夫回到了西西伯利亚战区任职;苏瑞豪则进了军方的秘密科研基地,负责新机体的测试和试飞工作;他自己则被派往火星防卫部队补缺,毕竟之前的战斗让该部队几乎伤亡殆尽。
李枫就更不用说了,是他们中最远的一个。
四年的时间就这么一晃而逝,真他娘快。
......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李枫在上级的安排下,频繁接受新闻媒体的采访,甚至有专车拉他去市里参加了一个座谈会。
采访中,主持人问出了一个争锋相对的问题:“李枫中尉,您觉得您带领同学们升空作战,以损失了一批年轻精锐军官为代价,拯救了1000多名士兵的性命,这值得吗?”
这值得吗? 这问题就好像再问一个年轻人为救落水的八十岁的老太,牺牲了自己,这值得吗?
见李枫被问的哑口无言,主持人将话筒转移到了现场观众们面前,“接下来我们现场‘随机’采访几位市民,听听他们的意见。”
随后有几个“幸运观众”接受了主持人的采访。
听到了他们逻辑性极强的发言后,李枫突然反应过来,这些话术是事前准备好的!目的呢?是为这次采访能够上热点吗?
李枫心中不断思索着所有可能的答案,顿时眉头都皱起来了。
这些观众明显持有不同观点,言辞激烈、互不相让,现场俨然成为了一场小型辩论会。
正方认为预备役军官和普通士兵在人道层面上是平等的,他们是等价的;其次这样不但鼓舞了士气,还有助于促进社会的道德进步。
反方则认为“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牺牲了这么多日后可能成长为优秀将官的人才,只为拯救了一千个普通士兵的性命,似乎有些不值当。
不难想象经过媒体这么一炒作,这个节目一经播出会有何种的影响力。
“这特娘的怎么能用值不值得来衡量呢?”气的李枫破口大骂这帮蹭热度的媒体无耻!这帮没经历过战争就妄加评论的民众无知!
牺牲的官兵们尸骨未寒,这帮混蛋却只想着如何提高收视率!
“恶心,真他妈恶心!”
现场工作人员赶紧按住情绪失控的李枫。
这场辩论最终闹得不欢而散,当然,这个访谈在电视台上播出的时候,已经掐掉了后半段。
迫不得已的李枫最终只能再次找到皮克西斯校长,希望他能帮自己推掉所有采访,而后者也欣然应允。
可令李枫没想到的是,再有了一定热度之后,那档节目后续竟然曝光了次行动中的所有细节,甚至包括李枫下达的每一条命令。舆论也铺天盖地地席卷开来,李枫彻底成为了人们争议的焦点,该节目收视率也一度霸榜。
对于互联网上的谩骂和指责之声,李枫没有做任何辩解。毕竟他们所言皆是既定得事实,比如李枫在明知道极其危险的状况下仍旧派苏瑞豪救援橘子洲号,导致小分队死伤惨重;又比如他将28号机交给非战斗系的2年级学员驾驶,致使其在交战中身亡,自己却活着回来授勋......当然,这一切都是联邦官方授意的。
因为只有官方才知悉事件的整个来龙去脉。
联邦一开始大肆宣扬李枫事迹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战争需要英雄。
现在诋毁他的理由也同样简单,因为需要转移民众的注意力。
这样一来,果然没有民众再将注意力放在银河号身上了。
本来这些真真假假的,跟他们又有什么关系呢?对于普通民众而言,不过是增添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所谓舆论风向,说白了就是一帮墙头草在见风使舵,风往哪边吹,他们就往哪边倒。
但联邦为了超空间发动机的绝对保密,还是有必要做到这一步的。
要知道如果银河号随大部队赶往比邻星的话,根本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赶到增援的。
当一件事情即将败露的时候,那就要制造出一起更大的事件,以转移民众的注意力,古往今来的政客们都是这么干的,并且屡试不爽。
于是那双黑手毫不犹豫地将李枫推至台前,至于他是否成为这起事件最大的受害者,会不会被一人一口吐沫淹死在舆论旋涡的中心,谁在乎呢?
想明白了这一层,李枫便并没有将这次的“网暴”放在心上,反正在广播室录制动员演说时,他就已经做好了承担一切后果的心理准备。
相比于永远“迷失”在太空中的战友来说,自己已经幸福的太多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