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灵异 > 寻墓者述 > 第41章 展厅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高铁在路途上奔波了七个多小时,期间我和孟飞陆仁他们一直在高铁包间内百无聊赖地玩闹着。

这些天来我和孟飞,对那陆仁也是了解了不少,陆仁是个知识狂人,足可以说是一本行走的百科全书,在这漫长而无聊的旅途之中,他给我们讲了不少稀奇古怪的东西。

比如他说有种名为丽色军舰的鸟,喜欢抢夺其他鸟类口中的鱼食,它能在高空盘旋巡视,一旦发现其他鸟类从水中啄获了鱼食,便会俯冲而下,啄击受害者的尾部,迫使其张口,然后再凭借着自己卓越的飞翔术,在空中就将下落的鱼食啄食殆尽。

陆仁嘴里这些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水里游的,个个都千奇百怪,听得我和孟飞一愣一愣的,果真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啊。

而他最喜欢谈论的,便是自己专业的理论物理知识,尤其是量子力学,什么双缝干涉实验、量子纠缠和量子涨落这些东西,每次提到这些东西陆仁便两眼放光滔滔不绝。

而我和孟飞只是在他面前傻笑着一言不发,完全听不懂他在说些什么。

我们是早上十一点半坐上了高铁,晚上七点便到了巫山县城,当时夜幕已至,张教授也是事前知悉了我们到达的时间,早早地在火车站外等着,和我们仨一一握手。

在火车站旁简单吃了顿饭,张教授便从停车场开出了辆略显老旧的皮卡,载着我们前往他那长江边上的博物馆。

我坐在副驾驶,一路上同张教授攀谈,张教授便介绍起了他开的那家博物馆,他原本是重庆市区内一所大学考古系的教授,几年前也退休了,而那自己亲手建起的博物馆,便是他如今剩下的全部心血。

因为三峡大坝建设的缘故,大坝上游的蓄水区在大坝开始蓄水后,水位便会抬高很多,一些地方的水位甚至会上升近两百米,蓄水区内一百多万名库区移民为了三峡大坝的建设,奉献出自己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故土,搬迁去了新的家园,而张教授便是那百万大军的其中一员。

而他更割舍不下的,便是那些被淹没在水底的文物古建。

虽说在蓄水之前,能搬迁的文物古建都尽了最大的努力搬迁到别处,但依然有许多古建没能迁移,只能在地图上标记好位置后,被江水淹没,等待日后技术条件成熟,再考虑水下搬迁的事宜。

零几年三峡大坝开始正式蓄水的头几年,这长江岸边经常有人发现,那些被江水淹没的城镇的残砖断瓦被冲上了岸,其中便有些零零散散的文物古建砖瓦,甚至有些从未见过的壁画或者壁刻残片。

而张教授痛心这些文物无地容身,便在二十年前,倾家荡产建了一座博物馆,自己则开始在业余时间走街串巷,一个村一个村挨家挨户地收集这些被村民在江边顺手捡起的古建残片,然后拿去给市里的文物局鉴定价值,绝大多数没有收藏价值的残片便放到了他那博物馆里。

张教授笑着说,那博物馆就好像个没地方去了的文物的养老院,里头的东西就连文物贩子都瞧不上眼,也就只有他这样的傻老头儿会收藏这些东西了。

但这些文物就像他的老父亲一样,是他的长辈,他只是想给这些没人关心了的长辈一个安身之所,要是随随便便丢在路边无人问津,就太可怜了。

而张教授那一直默默支持着他的老伴,八年前不幸因病去世了,他现在和自己已经上了大学的女儿相依为命。

张教授谈到他女儿时,嘴里叹着气,说自己这一辈子坦坦荡荡做人,从没亏欠过谁,却唯独对不起自己的女儿。

他女儿和他妈妈一样,一直默默为博物馆付出着,自己明明告诉她去过好自己的生活,不用管自己这事儿,她却一直偷偷用自己勤工俭学赚到的钱资助博物馆……

张教授说着说着,眼眶开始泛起泪花,他闭着眼睛摇摇头转移话题,只说是自己自说自话,让我们仨莫要在意。

车又往县城外开了半个多小时,我们来到处长江边上,半山腰公路旁的一处三层楼高的老建筑前,我们跟着张教授下了车。

此时天色已暗,我们也看不清这三峡的景色,只听到那山脚下一直传来沉闷的江水之声,还能看到星星点点的船只灯火在底下缓缓移动。

我们来到那三层建筑物面前,这是栋表面涂满黄砂泥漆的老楼,大门上头挂着个牌匾,上书“巫峡水底文物古建博物馆”十一个大字,原本牌匾应该是黄色的,现在已经掉漆褪成黄白色,底下的木板都开了裂纹。

再看那木门上,刚被人用喷漆罐喷上了许多侮辱性的红色字迹——“文物骗子”、“骗子死全家”、“你和你女儿都该死”……

张教授赶紧拿出手绢擦了擦木门上的字迹,见喷漆已经凝固,无法擦掉,便转身对着我们仨微微鞠躬,不好意思道:“招待不周,招待不周,我这小小的博物馆,条件确实不怎么好,还望三位贤弟见谅。这……这些字迹都是些无所事事的闲人画上去的,他们不会干出什么出格事儿,请你们莫要太过在意……”

“哪里哪里,”我拱手道,“既然我们与张教授合作,看中的便是您乃我这些天来所遇异事的突破口,我们合作是各取所需,您自也不必多礼,我们只需共商雅事便可。”

张教授拿出钥匙打开博物馆大门那锈迹斑斑的挂锁,然后进去拉开电灯,白光照亮内部,只见一排排玻璃展柜立在里边,里头便是形形色色的残砖碎瓦,放置在黄色发白的绸布上。

“这儿第一层是博物馆的展览处,二层是我的办公室和其他古建残片的存放处,三层是我的卧室以及客房,贤弟们舟车劳顿,今晚就先上楼就寝如何?”张教授这么说着,却见我正打量这些残砖碎瓦,便笑道,“韦弟这是想看看那块伏羲女娲残片吧?”

然后他便走到展览处的一个角落里,我们跟了过去,见那角落之中的一个展览柜内,陈列着那块伏羲女娲倒刻残片。

我让陆仁拿出自己的照片对比了下,形制一模一样,显然出自同一个人的手笔,或者是翻印,总之这东西绝对和那剔骨坳密室内的壁刻脱不了干系。

然后我们便上到三楼,一共五个房间,除了张教授的卧室以及三个客房,还有一处锁了门的房间,门前养了几株雅致的水仙花,看来这就是张教授女儿的房间,他现在应该还在大学里寄宿,没回家。

门边墙上贴着一块很旧的卡通身高表,就是给小孩子量身高的那种。

我见上头用圆珠笔从下到上写着年份还有年龄,最底下的九十厘米处写着“2005,3岁”,旁边还画着个歪歪扭扭的笑脸,最上面一百六十五厘米处,密密麻麻地写着“2020,18岁”、“2021,19岁”、“2022,20岁”……

我忍俊不禁,她对自己的身高倒是挺在意。

却又是看到,那圆珠笔的字迹从下到上,原本非常娟秀的行书字迹,直到一米五标尺那写着“2015,13岁”的地方,忽然变成了粗阔的楷书,旁边还歪歪扭扭画着一位抱着个小女孩的妈妈……

2015年,八年前,也就是张教授老伴离世的一年。

“唉……”我叹了口气,心中也是感到一丝苦涩……

真是世事无常啊……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没有了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