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班和乙班是同一年考试的,只有郑秀才一个人批阅。而甲乙班题目的难度和解答维度不是丙班能比的,所以成绩没有那么快出来。
成绩没出来之前学堂就已经安排了休沐,待成绩出来后就正式放假了。
虽然成绩没出来,但是苏易水对自己还是有信心的,如果能够顺利进入甲班,那就要开始五经的学习了。
苏易水拿出从书斋抄来的《诗经》开始预习,读完一段后,就开始抄书。这样不仅能加深印象,虽说以他的记忆大可不必,但是这样能练字,还能挣钱,何乐而不为。
苏易水在预习《诗经》,郑秀才也在加班加点的批阅起了试卷。
几日后,学子们便回到了学堂领取试卷。
“本次岁考的前三名明年可以升甲班。”
下面的学子们听闻都窃窃私语,这么少的名额,那剩下的岂不是还要再来一年。
郑秀才咳嗽一声,课室就安静了下来,“你们很多人制义题和试帖诗答得一塌糊涂,关键是连贴经题和墨义这类基础学识都能错!”
郑秀才声色俱厉的批评了一番,学子们也都低头默默不语。还不是你出题太刁钻了。
“现在我来宣布本次岁考的名次!”
“第一名,苏易水!”
“第二名,杨权!”
“第三名,冯昭庆!”
“没有考上甲班的人也不要气馁,学习一年以上的如果觉得水平可以了,也能向我申请,考核通过后一样可以升入加班学习。”郑秀才为了不耽误大家的前程,亦或是为了照顾银钱不是很富裕的学子,给了个特殊通道。同时,也可以激励大家更加勤勉。
听到郑秀才的话,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不用再等一年了,特别是那些寒门子弟更是感激。
不得不说的是,因为苏易水的刺激,原本散漫惯了的冯昭庆这段时间也格外努力,加之家里主簿父亲的教导,学业也是突飞猛进,这次在大家都考得不是很好的情况下,也堪堪得了个第三的名次。
随后郑秀才便把试卷上的题目讲解了一番,结束后就正式放假了。
散学后,郑秀才单独留下了晋升甲班的三人。
看着面前三个意气风发的少年,郑秀才仿佛看到了当年也曾经有过这么一段少年意气的岁月,只不过被生活逐渐磨平了棱角。
“你们三个各有各的优点。苏易水诗词见长,而文章不够练达,需要多加强四书五经,以及多读其他书籍增加知识广度和见闻;杨权各方面都比较平均,文章写的不错,但诗词一道仍需努力,文人吟诗作对是必须要会的;而冯昭庆则需要更加努力了,这次也不过堪堪过关。”
对于郑秀才的评价,苏易水心里也是不得劲儿,唯一见长的还是他的诗词,其实他也就做了文抄公,要他自己作诗,恐怕和杨权也差不了多少。
而冯昭庆对于苏易水名次比他高也是很不服气的,但也不敢当众反驳郑秀才,只能乖乖听训。
“你们散了吧,假期万不可懈怠!”
出了郑秀才的书房,冯昭庆的听闻着学生们议论苏易水,脸色阴沉的可怕,这个苏易水,等他进了甲班,一定要给他好看!
苏易水回到小河村后就把成功考进甲班而且还是岁考第一名的事情告诉了家里,一家人心里的石头总算是落地了,这个年也能高高兴兴的过。
“我就说嘛,我家孙孙这么聪明,肯定能考进甲班的,而且还是第一名呢。”黄氏眯着眼睛笑着说道。
在岁考成绩出来之前,黄氏已经很久没有去院坝的大树下了。
“这扫尘也弄的差不多了,我去遛遛弯儿!”不用说,又去院坝了。
“苏大婶,好几天没见你出来遛弯儿了,今天怎么得闲过来了。”一个村民笑着打招呼。
“这不是前段时间家里孙儿忙着岁考嘛,夜里还点着蜡烛读书,我们做长辈的,也要多照顾照顾不是?”黄氏毫不心虚的回道。
“是狗蛋吧!”
“易哥儿是读书人了,人家说狗蛋这贱名可不兴叫了。”黄氏佯装不悦的说道。
“是是是!”其他村民也笑着附和,但是苏易水读书后,对待村里的叔伯婶娘们都没有什么变化,对于苏家这个后生大家都挺喜欢的,狗蛋还是原来的那个狗蛋。
“诶,苏婶子,啥是岁考啊?”
“呃......总之就是学堂一年搞一次的考试,重要的紧,考得好的可以进甲班。”黄氏不是太懂,只能模糊的解释,“而且我给你们说,甲班的意思就是可以下场了!”
“下场?”村民们不明所以,对于这些读书人的名词他们不甚了解,对于黄氏现在懂得这么多也是颇为震惊。
黄氏看着村民们投来羡慕和惊讶的眼神,不由得背挺得更直了,脸上的笑容也越发的浓郁,“下场嘛,就是说可以参加科举考试了,听说考完就是童生了。”
“童生我知道,这十里八乡,我就知道地主老爷他们家孙子是童生,当时我还去吃流水席呢,那肉味儿我现在都还记得。”一个村民说着还舔了舔嘴巴。
“对啊对啊,到时候狗蛋考上童生,村里也热闹热闹呗。”大家听到吃席,就更加感兴趣了。
“这......到时候再说吧,现在就刚考完岁考呢。”黄氏虽说对苏易水有信心,但是也不能把牛皮吹大了,不然到时候被人看笑话就不好了。
“那狗蛋这次劳什子岁考,考得咋样?”一个村民问到了黄氏最想回答的问题。
黄氏清清了嗓子,“易哥儿这次是第一名!”
“第一名?”
“就是整个学堂学识最好的那个!”
“这么厉害啊!”村民们纷纷拍着马屁,夸赞起来。
唠了好一会儿,黄氏拍拍屁股上的灰尘才心满意足的回家了。
岁考成绩出来后,学堂也放假了,学生们都欢天喜地的感慨终于能够好好歇一歇了。但是对于苏易水来说不过换了个地方学习而已,他在这个假期还是要多学习,避免进入甲班后吊车尾。
在继续研读四书五经的同时,苏易水在问墨斋也接到个抄书的活儿,是他一直梦寐以求的书籍《大夏律集解附例》。他从来都觉得律法之重要性,懂得律法也能避开很多坑,特别是看到前世历史里很多被别人用律法钻了空子而被抄家流放的不在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