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易水其实没见过几个舅母几次,但是大舅母张氏性子沉稳,需要在家操持。而二舅母刘氏和三舅母赵氏,他更倾向于刘氏,虽说刘氏性子有些唯唯诺诺,但是胜在老实不多话。
“要不叫二舅母过来吧。”苏易水询问道。
“你二舅母?她倒是个做事利索的人,只是性子有些怯懦,就是不知道她愿不愿意来。”杨玉娘有些不确定。
“先问问她嘛,她要是不愿意那就再重新找人。”
“行,那我让天行去带个口信问问。”
苏易水一家忙完后就直接在铺子里住下了,这样也方便些,只有苏明强一个人回了村。
苏明强走后,苏易水准备开始练字,蜡烛平日里不是他能用得起的,所以就点了盏油灯,在杨玉娘专门准备的一间屋子里,拿出纸笔,研好墨后一笔一划的临摹这着字帖开始练字。
为了练好字,苏易水这段时间几乎每天都要抽出至少一个时辰来临摹欧阳的作品。通过不断地临摹,一笔一划的书写,学习他们的笔画结构和用笔技巧,来吃透欧体的特点和结构。
起笔和运笔一定要果断,不能拖泥带水,这样笔路才会清晰,避免产生模糊或断断续续的笔画。而且要根据不同的笔画和字形特点,掌握好用笔的力度和角度,粗细笔画要有明显的变化,轻重适度。横折竖勾做到横稳带劲,竖笔做到上圆下尖,末尾要稍稍提笔回峰。
第二天破晓还未至,苏易水便起床准备好东西后去了学堂。
刚进入教室,大部分学生都在临时抱佛脚,整个课室嗡嗡作响。
“易水,昨天先生留的课业你都背下来了?”朱文在旁边小声问道,很显然他也是抱佛脚其中的一员。
“嗯,大致都背下来了。”苏易水不置可否。
“真羡慕你啊,聪明的人读书就是不一样,比我们轻松多了。我一背书就犯困,背了后面的就忘了前面的。如果我能像你一样就好了,至少不会在家里挨父母的条子,在学堂挨先生的戒尺!”
其实苏易水真想说一句,要不是他穿越以来记性不错,说不定也是这样痛苦。但是比起现代的卷,其实这个时代读书也是非常卷的。科举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如果要脱颖而出,他也一定要比别人更卷才行。
不一会儿,郑秀才走了进来,开始检查功课。训斥声、戒尺抽打的声音不绝于耳,当然更多的还是夸赞,毕竟能来郑秀才这里读书的大部分都是读书天赋较好且比较勤奋的学子。
朱文约莫是临时抱佛脚起了作用,也成功的通过了检查,还得意的冲苏易水眨了眨眼睛。
等检查完功课,已经有几个学生在后面罚站了。这几个人通过这段时间苏易水的了解,其实就是家里有点关系,托人送进来的富二代。郑秀才抹不过面子也就收了,这些人说是来读书的,还不如说是来镀金,在圈子里名声也好听些。
想想苏易水在前世也是罚站的一员,虽然他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可是改变不了他学渣的命运。然而现在他只想努力学习,当一个卷王。
“基础的启蒙教学大家都已掌握的不错,我们开始讲《大学》。”新的课程又开始了,已经正式开始了四书的学习。
“希望大家认真学习,三个月后会有一次季考,如果考试太差,就收拾收拾回家吧。”郑秀才严厉的说道,下面的学子听了也是皮一紧,连后面罚站的那几个都认真了许多。
中午,苏易水拿出杨玉娘给他准备的饭盒,当然,隔壁陈祁又来蹭吃的了。
“上午我讲的内容,现在抽查背诵,有谁主动的吗?”郑秀才问道。
空气突然安静了一刹那,但是还是有学霸主动举了手。
一个身着锦缎华服的少年站了起来,“先生,我来吧。”
“好,李思悟,你来吧。”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很好,坐下吧。”郑秀才满意的点了点头,“还有人要主动背诵的吗?没有的话我就要点名了!”
听到郑秀才的话,除了几个学霸,其他学生都低下了头,不敢和郑秀才的目光交汇,生怕被点到了,像极了上学时老师点名回答问题的自己。
“苏易水!”
“大学之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致知在格物。”
“很好,大家都要向苏易水、李思悟学习!”郑秀才发了话,很多人都向他们俩投来崇拜的目光,毕竟先生就讲过一次,这两个学霸已经能够背诵了。
“明天我还会继续检查今天我教过的内筒,不仅要会背诵,还要会默写。回家后认真仔细复习今天的功课,散学吧。”
“是,先生。”
郑秀才前脚刚走出课室,屋子里就发出一阵阵哀嚎的声音。
“惨了惨了,没想到现在先生这么严厉,还要考默写!就是你们这些人把先生眼光抬高了,害苦了我们这种资质平平的人呐!”朱文捂着额头控诉苏易水。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你应该更加努力才行。”苏易水强行灌了一波毒鸡汤。
“呵!你说的倒是轻巧。”朱文苦笑道。
“这没错啊,而且《大学》你应该会啊,以你的家境,我就不相信没有学过!”苏易水有些纳闷,这朱文怎么也能算得上是华阳县的中上层圈子了,按道理来说从小就开始读书了。
“嘿嘿!背诵倒是没啥问题,回去温习温习,明天检查的时候抱抱佛脚应该就行了。只是默写吧,我这字有些......”朱文不好意思挠了挠头,原来是字写得太难看了。
“你写的整齐写,想必也没多大问题。”苏易水说道,再丑能比得过我的鬼画符?
“哎,希望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