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套餐。定价可以定的稍微便宜些,比如六文钱可以打一荤两素,八文钱可以打两荤两素,米饭管饱。也可以卖炒饭这些搭配着来,这样一来只要味道好,名声打出去就不愁没有客人。”
“中午肯定是卖套餐比较多,晚上呢可以搭配现炒来买,有钱的客人就可以点菜了。卤肉也照常卖,也可以作为套餐里的荤菜。”
“原来你买的那些奇奇怪怪的分格盘子是这么用,这样一来便符合了快餐的’快’字,对那些时间紧凑的商客以及短工在合适不过了。”杨玉娘点头说道。
“等明日奶奶去黄家村把日子算好了就可以准备开工了。”苏易水说道,“娘你还要去作坊物色两个踏实能干的去做帮工,工钱可以比作坊稍微高些,但人一定要机灵。”
“我记得雪儿表姐过两年也该定亲了吧?可以让她来跟着学学,这样一来既可以攒点私房钱也可以学一些技艺傍身。”
“我让人带话过去,来不来再说吧,先在作坊物色着,做两手准备。”杨玉娘点头说道。
次日一早黄氏便起身去了黄家村找黄半仙算算良辰吉日。
午时都未到,黄氏便兴冲冲的回来了。
“算过了,最近的就是明日,其他的都排到一个多月后了。”黄氏略显焦虑,虽然都准备得差不多了,但是还是有点急,而且明日是苏易水正式去学堂上课的日子。
“没事,奶。那就明日,反正开店所需的东西都采买的差不多了,只需要现买一些素菜和新鲜肉。米面先拿豆腐作坊的存货应付一阵,但是账面得和许管事核算好,该出多少钱就出多少钱。”
“那你明儿就要去上课,开张你就到不了了。”
“没事儿,我就不去了,下学后再过来。”
第二天,苏易水也要正式入学了。
一大清早,杨玉娘赶紧给苏易水做好的新衣裳换上,又把苏老头给编制的书箱找出来,把笔墨纸砚和书本小心翼翼的装进去。当然苏易水是没舍得用郑秀才送的那套,还是带了自己买的便宜的纸笔。
苏易水看着家里人这么细心的准备上学的东西,心中越发坚定了信念。书箱虽然制作的不是很精美,但是胜在用心,连边上的毛刺都是精心打磨了的。
“狗蛋!水壶忘带了!”
苏易水背着书箱正准备和杨玉娘一行人出发去县城时,传来苏老头急切的声音。
苏易水接过水壶,和书箱一样都是苏老头花了心思新做的,水壶不大,用竹筒制作,上面还雕刻了一些小花纹,烤干后的绿色看起来很是典雅。
上学的物品都带齐后,苏易水一行人便乘着牛车去了县城。芒种的时节,天气越发热了起来,一路上庄稼都郁郁葱葱的,这年肯定有个好收成。
来到县城后,由于他们来的时辰尚早,苏易水没有直接去学堂,而是带着众人先去了城东码头的铺子。
杨玉娘带着杨雪和李华跟着苏易水进了铺子,众人看着收拾干净的铺子,心里也是极为高兴,几个人手脚麻利的把东西都搬了进来,找好位置放上。
“这铺子可真大啊,而且后院还有住处!”李华兴奋的说道。李华,也就是苏家邻居李大山家的小儿子,十五六岁的年纪还未成婚,在豆腐作坊做工这段时间也算是表现最优异的那波人,机灵也能吃苦。
“华子叔,这饭馆跑堂可比豆腐作坊累多了,要有心理准备哦!”苏易水笑着提醒道。
“没事儿,你这比作坊工钱还高,再苦我都愿意,我还要攒钱娶媳妇儿呢!”
众人说笑了一阵便没有多耽搁,便去准备今日的食材。
来到集市后,苏易水先买了五十个鸡蛋,因为一次性给买了,卖鸡蛋的老妇人就只收了四十五文钱,还连着箩筐一起送了。
因为中午要做两荤两素,卤肉也还没开始做,便又买了二十斤大白菜和二十斤新鲜的嫩豆角以及一些蒜苗,加上从作坊带来的豆腐,素菜是够用了。
离开集市前才想起来忘记买葱姜蒜,便让杨雪单独又跑了一趟。
该买的东西买齐了后,苏易水他们就去了张屠户的猪肉摊,这时候张屠户才出摊没多久。
“张叔,称十斤五花肉!”苏易水和张屠户也算是相熟。
“好嘞,这就给你称。”张屠户利索的割了肉称好递给苏易水。
“张叔,之前给你说好的,明儿起就可以开始送了。”苏易水说道,“猪头一个,猪下水全要了,其他的要一只猪大腿。店铺就在城东码头醉香居对面,也是做吃食的铺子。”
“好嘞,到时候我儿子给你送去!”
“行,那就这么说定了,谢谢老板!”苏易水结了账,并付了预定的定金后便回了铺子。
东西都买齐了,苏易水他们回铺子的路上几个人来回换了好几次,看来还是得找到稳定的供货渠道,省钱还省心省力。
“娘,今天就做个红烧肉和回锅肉吧!先试试水。素菜就白菜炖豆腐和炒豆角。”
“素菜我会做,红烧肉和回锅肉是怎么个做法?”
苏易水简单说了红烧肉的一些步骤,重点讲了炒糖色和放的香料的种类。回锅肉就简单多了,白水煮熟后切成片放点豆瓣酱就可以了,快起锅时再放入蒜苗炒香即可。
苏易水本想着自己做一遍,这样的话杨玉娘能够学的更快,但是她忙着去学堂上课,便只能口述一遍,希望能够做出成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