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孩子自从回来后就一直蹲在盆边,看着里面的鱼翻滚,吐水。
要不是一旁的苗采荷放下背篓正在打水洗手,也唤他们去洗。
怕是都叫不动这两人了。
就连一旁歇在竹椅上的李翠花都笑道:“是他们两个逮着的鱼,新鲜劲还没过呢。”
“等下子看的多了,也就不觉得稀奇了。”
给俩孩子洗了手放了人去的苗采荷,这时也过来歇着了。
她坐在竹编椅子上,摊着身子的和李翠花说笑:“是这个理。”
“起初我第一次见的时候,我也当做普通的鱼去看了。”
“哪曾想这肚里沾着白混着黑的鱼,竟要价如此高,比黄菌菇的两倍之多。”
“倒叫我这不识好东西的人,也着实跟着长了一番见识。”
“你是不常待在我们这处地儿,所以没见过也无妨。”李翠花道。
后又换了个姿势继续闲聊:“要说我平生也就只见过三两回吧,也不比你多到哪里去。”
见翠花婶子提到这一茬儿,苗采荷便不由的起了闲心,想要听听故事。
就拖了椅子来,挨得近了些问道:“这是啥时候的事儿?”
见人想听,李翠花讲故事的兴味也更浓了。
其实这些也是旧事了,不知道隔了多久。
但也是年轻的时候李翠花经历过的,索性现在有人想听,她便讲讲。
也好回味回味一下过去。
温和的声线包着农家人独有的乡话,平平淡淡的展现出了一副别样滋味的热闹生活。
有乡下农耕人家,闲暇之余三五两人的聚在一块儿,说着热闹话。
也有穿过市集热闹处的喧笑声,摆摊的,挑着担子叫卖的,也有搁在店铺门口吆喝的。
这一天是镇上的大集,无论村下乡里,还是这镇里头的人家,都喜欢在这一日溜上街。
当然也少不了逢节,走亲访友的日子。
所以那白鱼便是在这些重要的场合见着的。
但往后那么些年里,李翠花再也没曾见过一条。
也有可能是那些个,即便逮着白鱼的人拿去换做银钱补贴家用了。
毕竟这东西一条就有个三四斤重,一斤还卖50文左右。
这么一换算的话,就有150文~200文了。
可见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有2钱碎银子之多。
听翠花婶子慢慢说道这些,苗采荷也不住的点了点头。
她家的这条大白鱼,暗摸着也应该有个四五斤左右。
如果把整条拿去换做银钱的话,这样她家至少能进项2钱半的碎银子了。
但这鱼毕竟是两孩子逮到的,苗采荷还是打算先听听他们的想法。
如果两孩子都觉得拿去卖比吃了的好,到时候养养拿去卖也新鲜,买主看了也高兴。
正好旁边的李翠花,扯着空闲瞟了两个孩子一眼后。
便悄声问了旁的苗采荷:“这次这白鱼可真是难得,要不就别留做吃的了,拿去换做银钱更好。”
“不是婶子三番五次劝说你,而是这些个东西也不是那么好遇着的。”
“即便好运气能碰着个几回,但这运气用光了呢?到时候家里的银钱还是没有着落,也不是个事不是。”
苗采荷暗暗点了点头,随后认真道:“我刚就在想着先问问孩子们的意见。”
“如果他们不反对的话,我到时候就喊孩儿他爹拎着到集市上去卖。”
“这样也能宽乏一下家里的情况,别再那么紧着银钱了。”
虽然李翠花还是有些不太满意,苗采荷为什么这点事情都要征求两个孩子同意。
但这毕竟是人家逮着的白鱼,自当做主商量的也是人家家里事。
哪里轮的到她来掺和。
索性便只能点着头说:“去问问两孩子也好。”
“如果私自拿去卖了,到时候他们见不着白鱼肯定要哭闹。”
苗采荷心里也是这番作想,况且她对她两个孩子的秉性,还是非常了解的。
女儿就不用说了,乖巧可爱、懂事贴心,还能帮自己做活儿。
小儿子的话,就属实跳脱了一点。
爱玩闹、爱撒娇、喜欢稀奇古怪的玩意儿,但心地是善良的。
不然也不会在她们一路回来的路上,小小的拉着她的衣袖,请求着她给鱼儿浇点水。
就这一点看来,两个小孩儿还是很好说道的。
果然不久后,在灶房里头,苗采荷把这一好消息告诉了李翠花。
两人都欢喜了片刻。
其实也是林娇娇拉着弟弟,主动跑来和她娘说的。
让他们把鱼卖了,换点银两。
家里才起了房子,还要添砖加瓦、养禽畜牲口等,这哪哪不需要出钱。
虽然林娇娇本身是个二十几岁的人,但身体的年龄却是8岁。
有时也会受性情环境等影响,做出一些不符合年龄预计的事。
但好歹她还谨记着,要多为家里挣点银两,攒点银钱以备不时之需。
所以现在空间里,以做试点的菜苗,也在她的观察范围之内。
如果可以的话,并且成功了的,林娇娇也打算以后多种植起来。
稀有的、不常见的、名贵的,不管是蔬菜、草药,小动物这些都可以把它逮着放进去。
将养些日子以后,只等着好机会把它圈出来卖掉。
这样家里就不怕没得进项了。
只不过这件事情,林娇娇只敢私底下进行,还不能与旁人说道。
免得把她当成妖怪,那还得了。
晚些时候了,等自家那口子进了屋。
苗彩荷才把他拉到这边屋里,然后把女儿打发了出去。
她才与人说道:“你见着灶屋里头的白鱼没?”
“没看着,怎么了。”林荣生有些不明所以的问道。
但看着媳妇儿略振奋的模样,他又仔细的揣摩了一下:“难不成这白鱼还有啥奇特的?”
“奇特倒是没奇特到哪里去,但可以让你一下子多个2钱半的碎银子。”
说到这里,苗采荷还用眼神瞥了瞥他。
实在压不住上弯的嘴角,解释了句:“这白鱼金贵的能换作银钱,而且价还很高。”
“一斤就有50文左右,如果能逢到贵人买的话,价还能往上再提提。”
“你说这东西好与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