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一大早,北京城外的清军终于露出了全貌,密密麻麻的清军八旗和少量仆从军在城外摆开了阵势,皇太极跃马而出,面对着北京城做最后的战前动员。
“八旗将士们,前面就是北京城了,我们自先皇以七大恨告天起兵而来。清河、抚顺、开原、铁岭,乃至于后来的沈阳、辽阳、广宁,一座座明王朝的坚城在我们的骑兵脚下颤抖,每一次我们都将敌人打败,掠夺他们的女人和财富,将他们变成奴隶,而今日,我们将攻入北京,三日不封刀,朕要整座北京城为范大学士陪葬!”
八旗将士在听着皇太极的鼓舞之后无一不燃起了好战之心,这次能够掠夺的财富远远不是以前数次可比了,只要攻破北京,大明将彻底被击败。众人只待皇太极一声令下,就要扑上城去。
而这边崇祯皇帝也亲自登上了城楼,凝神细细的观察着皇太极,看看他是个什么三头六臂,而由于皇帝在此,周围的百姓也是战意极强,今日之后便是逢人就说自己和皇帝并肩守城,岂不是光宗耀祖。崇祯皇帝当即命令满桂、黑云龙领本部兵马,向城外的移动,将皇太极的清军死死的挡在城外,虽然这命令有些外行,但皇恩浩荡,二人丝毫不会辩解,当即点起本部人马开往城外。
不多时满桂的两万大军已经摆在了永定门外,和黑云龙一左一右两个大营,严阵以待。而这边的皇太极命多尔衮、阿济格兄弟两个带领五万大军冲击明军,这五万大军也是有着清军城下兵力的三分之一了,足见这些天清军的损失。
清军像黑云压顶一般压了过去,明军当即在营地中布置路障,火器纷纷对准清军骑兵开火,一时间也是人仰马翻、烟雾缭绕,城上几乎看不清远处的清军。明军的指挥官刚让炮兵和火铳手停止射击,就听见了马蹄声越来越近,刹那间就发现清军已经杀到了面前,电光火石之间不断有清军骑兵跨入明军营地,满桂这边带着亲兵顶在最前面,八旗的骑兵一时也没能击溃这些最精锐的士兵,尽管侧翼的明军几乎陷入了被收割的危局。
而黑云龙大营早已经是混战成一团乱麻,到处都是混乱的厮杀,黑云龙在大营正中央带领亲兵守护他的将旗,而阿济格则亲自带人直插中心,二人带着最精锐的亲兵刀刀狠辣,往日的仇近日的怨都在此时此刻迸发出来。
数个时辰之后杀戮渐渐平息,黑云龙的大营已经溃散,此时的帅旗已经倒塌,黑云龙在乱战中身中数刀而死,死后尸体被亲兵拼死护住逃走,清军也没有追击,而是集中力量攻击满桂大营。满桂大营中仅剩数百人还在战斗,数千人已经逃回城内,可满桂陷入了重重包围,尽管满桂带着最后的亲兵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可是人却越来越少,最终满桂眼见无力回天,回望了一眼北京城的方向,当即挥刀自刎,一代名将就此落幕。为了不让尸体遭受侮辱,最后的亲兵选择了点燃大营,让大火埋葬了满桂的尸体。
这一天的战斗结束,明军尽管顽强抵抗,可还是被击溃,两名总兵全部战死。接到消息后,崇祯皇帝在大殿内沉默不语,旁边的群臣也是长吁短叹,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就是硬实力不如人,也没什么好说的。崇祯皇帝见此情景不得不安排下一步的战斗,要求各大臣动员家中老幼,对各自府邸进行加固,木板封门,加固院墙,制作简易箭塔和瞭望点,会后要各大臣马上回家不要在路上逗留,众大臣或不解或吃惊,但也都按照皇帝说的话去做。
随后崇祯帝下密诏令人送给袁崇焕,一旦皇太极破城,全军杀上从背后掩杀,而此时十余万勤王军也划归袁崇焕指挥,到时候从各个方向夹击皇太极的大军,如果幸运的能够将其大军留下,那么将会给辽东战事带来不可思议的扭转。而城内城防军交由阎应元统领,在京城街道巷口设下埋伏,极力阻击清军骑兵,张广利带领全体皇宫侍卫牢牢守住皇宫城门,确保内城无忧,王承恩则是给太监分发兵器,以备不时之需,万一紫禁城失守,便做殊死一搏。
孙元华在西城安排好西洋军火器摆放位置,做好了和清军巷战的准备,各家各户除了上城防御的民壮之外,各家各族全部武装,拿起刀枪棍棒守在宅子之中,这一夜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夜。
当晚,皇太极收到密报,太监曹化淳欲归降大清,约定子时打开外城城门,迎大军入城。皇太极对曹化淳并不了解,但他不管这消息是真是假,纵使是有人诈降也不妨碍大军进城劫掠,便当即下令全军准备开拔,仅多尔衮率两万精锐垫后,保证城门外部的安全。
到了子时,果然大门洞开,城门处一片混乱,皇太极见此大感兴奋,令全军杀入北京城“儿郎们,扬名立业在今朝,跟我冲!”随着皇太极的大吼,清军上上下下全都嚎叫着冲向城门,城门内的抵抗并不激烈,而城楼上也被从内部爬上的清军迅速肃清,随即清军就如同洪水一般向城内漫去,而此时的城内,灯光少了很多,只有紫禁城处的灯光最为明显,再有就是几处街角的信号灯光,而皇太极和所有满人的想法一样,纵使是有伏兵,也要一举踏平。
清军大军进城后,果然在各处都遇到了袭击,每家每户的大门都被封死,虽然对于这些八旗将士来说,翻墙而入一般的平民宅院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只不过在有心算无心之下,每户院落都能造成八旗士兵的伤亡,且严重拖缓了进军的速度,皇太极也不着急,命各将深入后增强联系、稳扎稳打,首先肃清外城,不要急于靠近北京城。
就这样北京城数百年来第一次被异族攻破,对于城内民众的打击是巨大的,但崇祯皇帝为了一举歼灭清军主力也是下了血本,而城外的袁崇焕也是组织起各勤王军,联合向多尔衮部发起进攻,可关宁军的数量不足,各地勤王军差距很大,轮番和清军接触后的伤亡很大,但在袁崇焕强令之下,只好轮番进攻多尔衮,不停的消耗着这城外的两万清军,多尔衮自然更不能撤,城里的联系已经混乱,勉强只传来了令多尔衮坚守的命令,多尔衮本身就十分好战,自然不会违令,积极主动和明军展开对攻,阵线基本没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