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如今北京城附近明军越聚越多,而我军兵力损失不小,且粮草军械已经消耗过半,此次入关的目的已然达成,臣请求早日班师!“范文程一脸忧虑的劝说皇太极。
范文程,字宪斗,辽东抚顺人。是宋神宗赵顼以及宋哲宗赵煦时期的观文殿大学士商平公范仲淹的十七世孙,从小聪明伶俐、勤奋努力、刻苦学习,后来范文程和他哥哥一起进入沈阳城县学,成为了生员。范文程和他哥哥找了个教书的工作,养活自己已然无忧,可是这样范文程的一生将会注定是平淡而庸碌的一生。
就在不久之后,范文程找到了一个天赐良机,努尔哈赤率领八旗劲旅攻陷了抚顺,听说抚顺城失守的消息以后,范文程不但没有难过,而且还十分的兴奋,意识到在后金说不定可以一展才华。
范文程和哥哥马上就收拾包袱离开了当时辽东最大的城市沈阳,跑到抚顺城去投奔努尔哈赤了,受了不少罪才到努尔哈赤面前,毕竟当时的后金军队面对汉人可没有什么好感。范文程和他哥哥都是读书人,说起话来口若悬河、有板有眼。对努尔哈赤这种文化程度不高的人来讲,二人仿佛是上天派给他的军师一般,而努尔哈赤也感觉到了这两个人是有真才实学的,这当然也离不开范仲淹的十七世孙这一大旗的帮衬。
努尔哈赤当即在众人面前说要以高规格的礼遇对待二人,因此这两人也深怀知遇之恩,一心一意的为努尔哈赤出谋划策,只不过努尔哈赤一向是马上打天下,对二人的谏言很少采纳,直到皇太极继位,对汉人的意见才重视起来。随着皇太极设立文馆,召纳了一批文人雅士和博学的人才,范文程自此成为了皇太极身边十分重要的人才。
在本次入关的过程中,范文程除了出谋划策之外,攻打遵化时还亲自上阵,带领一支八旗队伍作战,深受皇太极的赏识。只是因此和豪格、多尔衮等人的关系不睦,时常受到这些人的排挤,连范文程的妻子都被豪格夺走数日。
这些天在北京的战局并非一帆风顺,尽管明军的损失要大过八旗很多,但照这个趋势,随着明军越聚越多,将会逐步改变战局,何况要想打下北京,最重要的攻城战还没开始,那时不知道要死多少人,范文程生怕皇太极要和崇祯在北京城下一决雌雄、不死不休,所以特意前来劝谏。
可皇太极明显还有些意犹未尽,并不打算就这样撤走,还准备再打最后一次。“朕知道了,此时的明军不过是乌合之众,若是能够趁此机会歼灭明军主力,我们日后的入关也能够轻松许多。”
范文程无奈,只得另辟蹊径“臣请陛下允许臣进京同崇祯皇帝议和,若能令崇祯皇帝答应每年缴纳岁币,不再禁止边关贸易,对我们消化辽东及蒙古的土地大有裨益。”
皇太极听了之后稍作思索,便同意了范文程的要求,于是第二天范文程便穿戴整齐手捧皇太极诏书进入了紫禁城。
其实崇祯皇帝听到这个消息是十分吃惊的,也想看看这范文程究竟要说些什么,而皇太极若是肯将广宁等地归还大明,和平也未尝不可,毕竟辽事对国家财政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于是在一片肃穆的气氛中,范文程走进了太和殿,在文武百官饱含敌视的目光下,念出了皇太极的和平条件。
其中皇太极宣布建立大清,和大明是完全对等的国家,所用语气完全是将大清放在了和大明对等的位置上,不但没有退还大明的城池,甚至还要求大明每年给予大清三十万两黄金、三百万两,而回礼仅仅是数百张貂皮和几千根人参,并且承认蒙古和朝鲜永久成为大清的藩属国。
就在范文程还在意犹未尽的想要继续往下念时,崇祯帝一声怒喝打断了他,“荒唐!逆贼怎可如此?”,朝中百官见皇帝已经表明了态度,当即纷纷大骂范文程身为汉人却为满人做事,数典忘祖,人人得而诛之!义愤填膺的周延儒更是夺过诏书狠狠地摔在地上,一边痛骂一边不停地踏来踏去,仿佛对后金的恨都被他发泄在了这诏书上,顿时朝堂之上一片混乱,而范文程看着这幅场景也是失魂落魄,意识到了自己今日很可能无法活着离开。
崇祯皇帝当即命侍卫将范文程拖下去斩首,有几个朝臣上来劝谏说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云云,都被崇祯皇帝一挥手止住了口,于是卫士在范文程的呼喊中与朝堂的喧闹中将其拖了下去,不久之后王承恩前来禀报说范文程已被斩首,而这时朝中却忽然安静了。
崇祯皇帝和诸位大臣都清楚,范文程作为满清的使者被斩首,那么皇太极为了自己的威望定是要率兵攻城,这一战目前不可避免。于是赶忙召集群臣对北京城的城防战略进行接下来的商议,不过在场的人早已没了惊慌,对打赢的信心越来越大了,因为再怎么讲满清的军队也不可能攻的进来。只是在下朝之后,崇祯皇帝秘密召见曹化淳,在曹化淳一脸震惊中安排了一项重要任务。
北京城外。
满清的军营中皇太极在看着史书,这时下人来报说范文程已被崇祯皇帝斩首,只有头颅被送了回来,听闻此言皇太极顿时火冒三丈,直接拿起佩刀冲了出去,看到众人早已围在一起,凑近一看正是范文程的头颅。
这时纵然是平日和范文程关系不好的豪格、多尔衮等人,也都纷纷请求皇太极率兵攻城为范文程报仇,一个个发誓三天之内一定拿下北京城,说着就要调集手下屠了北京城。皇太极也是觉得崇祯皇帝此举让他十分羞怒,于是顺水推舟同意了众人的请求,并将此事告知大军,明日开始进攻北京城,命令部下不要顾及军械储备,尽管攻城。
城内的满桂、陈奇瑜和城外的袁崇焕等人,得知消息之后虽然表情都很精彩,但是还是立刻让军队做好了明日的战斗准备,做好了迎接满清大军全力攻城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