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元二十二年春。
爹爹病得愈发严重了。
仲妘将苦涩的淡褐色汤药,一勺一勺喂给榻上病重的人服下。
那病人面黄肌瘦,神智不清,口不能言,已然到了病入膏肓的境地。
汤药滚过喉咙,未入食道片刻,便被吐了个干净。
连着一同呕出的,还有些许早先吃过的蕨菜 。
几颗零星菜根,除了入口后咀嚼的齿印,其余竟完完整整,与吃进去时一般模样。
“爹爹!你怎么了?爹爹!”
蹲坐在病重之人身前的少女惊恐出声。
她慌忙抻着自己的衣袖,为病人擦拭面庞的秽物。
又不知因想到何处,慌得红了眼眶。
方才被爹爹尽数吐出的这碗药,是她用上一副药的药渣熬煎出来的。
便是这样一碗失了大半药效的汤药,也要阿娘通宵绣几夜鞋垫才能换来。
眼下却也浪费掉了。
请来的郎中说,爹爹得的是不治之症,只能用一些好药材吊着气息。
若是药断了,人也就没了。
阿娘为了赚钱买药,白日里替人浣衣除扫,夜晚便绣些精美鞋垫,夜以继日,席不暇暖。
即便如此,赚来的钱依旧不够支撑一家人过活。
衣食无着,家徒四壁,钱财所剩无几。
她也曾想如阿娘这般,出门奔波劳作。
即使无法为爹爹挣够药费,至少让阿娘减轻负担。
可阿娘不肯,以她年纪太小为由,只留她在家里顾看爹爹。
阿娘是心疼她,仲妘知道。
大清早的集市吵吵嚷嚷,处处都是叫卖声,人人都在讲价对喊。
有一衣衫褴褛的少女,行色匆匆,朝着某一个方向奔去。
要再快点。
仲妘脚下生风,只想飞速赶回家。
今日她同往常一样,提菜篮混到集市上,仗着人多,偷偷捡些摊主不要的烂菜叶,带回家煮饭。
正捡时,偶然听人说起今年征兵之事。
近年来民间富庶,主动从军的男子少之又少。
即便有,亦不是青壮人士,乃是饥民流民之辈。
这样的人,虽给口饭吃便可征战沙场,但与身长八尺的汉子终归有别。
兵弱,乃大忌。
如今上头坐着的那位,在位已有些年头。
奈何爱民如子,主张仁义治国,自然不愿强行抓壮丁充军。
幸而国库充盈,皇帝当即下旨提高征兵待遇。
凡主动从军者,入伍时会发放一笔招募费,可按月领饷,三年内,如遇胜仗,还可额外获取嘉奖费。
仲妘一听,心生欢喜,当下便拎着菜篮跑出人堆。
爹爹有救了。
回到家中放下菜篮,换了身勉强算干净妥帖的衣裳,仲妘便再度踏出家门。
来募兵处排队的人,果然比往年增加不少。
仲妘喘匀了气,站到队末,踮起脚看了两眼前排的人。
不出意料的,这些人中,除了一些似她这般穷的揭不开锅的人,还有部分人看上去不愁温饱。
他们大多穿戴整齐,衣物洁净。
更有甚者,一脸的书生气,竟很少是同她这般,为财而来。
不过这倒也不奇怪。
锦南邻近京都城,天子脚下乃富饶之地。
百姓足食丰衣,少几个穷人是理所应当的。
说到底,仲妘还是个小孩子,见了新奇事,不免瞎猜一二。
她暗地揣测,这帮人许是早前仕途艰难不通,眼下见皇帝目光投武,左右都是走官路,干脆纷纷弃笔从戎了。
仲妘轻摇了头,心中一顿酸楚。
如此盛况下,依然有她如此,吃不饱饭,穿衣不暖,还要指着用那笔招募费救命的困苦之人。
半个时辰,仲妘便排到了队伍前方。
执笔登记的,是个五大三粗,一脸络腮胡的披甲壮汉。
他开口格外粗犷,“报姓名。”
对比起来,仲妘就显得声如蝇蚊。
壮汉不耐,“什么?大声些!说话无力谈何上战场!”
少女被他吼得面红耳赤,不得不粗起嗓子大声道,“我叫仲妘。”
壮汉初闻,只心想这人嗓音好生奇怪,并无察觉其他不妥之处,继续询问。
“年龄。”
“…十六。”
仲妘保持着方才的音色,心虚地多报了两岁,怕人家嫌她年岁小。
可又不敢差得太大,她本就身为女子,且因常年饥饿,身材瘦小。
若出入太多被人识破,恐怕更难入选。
她不能被人看穿,爹爹的药可否延续,全系于此了。
对面提笔记录的魁梧士兵,在纸上写下一串,与他体型严重不符的工整小字。
仲妘目不转睛地盯着它。
半空中,忽地横出一只手,扰乱了她的视线,盖在了纸上空白处。
那只手的手指骨节粗大,青筋隆结,手掌宽厚有力。
食指中部到手背处,连接着一道狭长的疤痕。
是名男子。
应当也是位军中之人,且官职要高于这登记的壮汉。
仲妘心下有了判断,视线沿着手臂向上攀爬,第一次瞧见了那人的脸。
他生得周正,直鼻耸立,刚毅硬朗。
双眸却若桃花,深邃而专注,宛如一潭春水。
如此含情脉脉的一双眼睛,偏偏有一对斜飞入鬓的浓重剑眉,压在它上方。
生生将那温情转化为了清冽,不怒自威。
茂才当时选,公子生人秀⑴。
仲妘莫名想到这句。
她分了心,也就未曾注意到。
清俊的公子长臂一伸,夺走壮汉手中的毛笔,仅在那纸上轻巧一勾,复将笔物归还原主。
心思回笼之时,她方见到纸上,自己被人划掉的名字。
此举,壮汉与仲妘皆是一愣。
仲妘未能思索好如何开口,反倒是壮汉率先发问。
“副尉。”他先是起身作揖,才道。
“恕属下愚钝,此人可有不妥?”
说来奇怪,眼前这位宣节副尉性子淡漠,除战事之外,其余向来是不爱管的。
难不成两人结过梁子?
壮汉凝神打量几眼面前的仲妘。
他瘦得犹如一根小豆芽菜,面容稚嫩,活像个女娃娃。
就这般模样的小子,竟还得罪过他们副尉?
一时摸不着头脑的壮汉,被他们副尉大人按坐回原位,解了惑。
“元山,她实为女子。”
﹉ ﹉ ﹉ ﹉ ﹉ 分 割 线 ﹉ ﹉ ﹉ ﹉ ﹉
注释:
文中⑴出自唐代崔元翰的《清明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