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科幻 > 寻明记 > 第 33章 萨尔浒 西路军败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大明万历四十七年 (1619年)后金天命四年

二月二十一日辽东经略杨镐在沈阳誓师!

大明兵发四路,分进合击,直捣后金都城赫图阿拉。

杨镐坐镇沈阳,持万历皇帝特赐尚方宝剑,可斩自总兵官以下各级官员。

兵分四路:总兵官马林出兵开原,女真叶赫部出兵两千,分路进击。攻打北面;杜松出兵抚顺,攻打西面,李如柏从鸦鹘关出兵直奔清河,攻打南面;东南面则让刘綎出兵宽甸,经凉马佃捣后,合军朝鲜部队一万三千。共计兵力十余万人,号称四十七万大军。

杜松及李如柏部为主力,所部各三万余人。

二月二十五日四路大军按原定计划从开原、抚顺、清河、宽甸出兵,约定四路大军于三月一日共同出大明辽东边城。定于三月二日在赫图阿拉城外三十里的二道关合营并进,攻取后金都城赫图阿拉。

但是杨镐在沈阳誓师后,派遣一名数月前在抚顺一战中,投靠明军的建州女真人,写信给后金,言明朝领兵将帅及监军文臣齐至,三月十五日乘月明之时,分路前进。

杨镐故做疑兵之策,实则愚蠢自大、泄露军机。再加上努尔哈赤手下间谍“夜不收”,侦知明军各路将帅和行军路线。

实际上努尔哈赤已经获悉四路明军动向。

努尔哈赤探知明军行动后,认为明军南北二路(南刘铤北马林)道路险阻,路途遥远,不能即至,宜先败其中路(杜松)之兵。依靠佟养性的间谍“夜不收”,从那齐亚处得到消息,李如柏部定会驻足不前。

于是决定采取李永芳的计策“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集中兵力、逐路击破的作战方针,将六万八旗兵力集结于都城赫图阿拉附近,准备迎战。

二十六日天降大雪,难以行进。

诸臣进言,请求延后出兵日期。

杨镐不允。并请王命旗牌,手持尚方宝剑以畏敌不前论罪。

早在二月二十一日,沈阳演武场誓师之时。刘铤义子刘招孙在教场驰马试槊,兵器木柄腐朽不堪用,折为两段,槊头掉落马下。

刘铤大惊!上言杨镐请求再铸新器,并且请求择日出关,等待征调的四川兵。刘铤驻守南方多年,偏爱南兵。

刘铤更言其行军路线山高林密、未谙地形、师疲路远,再次请求暂缓出师。

杨镐跟刘铤本就不和,二人积怨已久,早在万历征倭之役就多有冲突。

杜松也因大雪迷路,上请暂缓出师日期。

杨镐勃然大怒道;“国家养士,就在今日!如果再临机推阻,便要军法从事!”

连日大雪,兵器朽坏,不熟悉路线并且山高林密,又将帅不和,仓促出师。真可谓天时地利人和,样样不全。既不知己,又不知彼,仓促出战,一概不顾。

粮饷未备,士卒逃亡,将帅互相掣肘。

明廷兵部兵部每日红旗催战,杨镐计无所出。只求速战,侥幸取胜。

杨镐刚愎自用,不听众言。

把上方宝剑悬于中军大堂之上,再有上言缓期出兵者,立斩!

明西路军主将杜松,于二月二十九日到达抚顺。

原定各路大军于三月一日同出边城。杜松贪功,二十九日夜率军先出抚顺关口。星夜疾驰一百余里,深夜打着火把前行,急渡五岭关,直抵浑河西岸。

此时浑河水位暴涨,杜松意图强渡浑河。

深夜行军本为兵家大忌,如果敌军以暗击明如何应对?又强行渡河,更怕“渡河未半,击其中流。”

诸将请命宿营于浑河西岸,杜松不允。

副总兵赵梦麟谏言也是不听。

杜松酒意正浓,大怒道;“我准备抢个头功,必定生擒奴酋努尔哈赤,你们为什么要阻挡我呢?”

众将闻言,都不再言语。

杜松尽显醉态,已是癫狂。竟然脱掉盔甲袒胸露怀,挥舞大刀,裸骑渡河。

众将皆惊,请他披甲。

杜松笑着说道;“入阵披甲,不是大丈夫!老夫少年从军,就不知道铠甲是何物?”

杜松率领先锋渡过浑河,其余兵士也都脱衣涉河,浑河水位突然暴涨,水深没肩。

其实是努尔哈赤获悉明军动向早就伏兵在此,派人在上游筑坝蓄水,等明军到此再决坝放水。

水流湍急,部分北兵不习水性,淹死者颇众。

辎重火炮、车营龚庙遂部无法涉水渡河,被留在浑河西岸。

杜松强渡浑河后,仅仅遭遇小股女真骑兵,阵斩数十人,疾书报捷。

三月一日,杜松到达萨尔浒。

杜松孤军深入,突出无援。越过二道关,驰驱萨尔浒之后,旋即兵分两路,一部在萨尔浒山下扎营,另一部由杜松亲率进抵吉林崖,准备攻打界凡城。

努尔哈赤在攻破抚顺、清河之后,鉴于同明军交战路途遥远,需要在与明辽东都司交界处设一前进基地,以备牧马歇兵,于是在吉林崖命令代善领民夫一万五千在界番山上筑界凡城屯兵,加强防御设施,派兵守卫,以扼制明军西来之路。

界番山东与铁备山相连,山势雄伟,悬崖陡峭地势险要,界番山上更有绝壁林立的吉林崖。

杜松三月一日到达萨尔浒之时,其余三路明军,皆在路上。

后金 赫图阿拉

对于明军杜松部动向,努尔哈赤早就了如指掌。

早在杜松二十九日出抚顺关,后金哨骑就接连通报。

明军杜松、李如柏部两路明军,最为接近后金并且都为主力。努尔哈赤决定集中兵力首先解决杜松部,对于李如柏驻足不前已经是成竹在胸,仅仅派出五百骑兵以防不测、侦查之用。

在赫图阿拉议政殿内,努尔哈赤看着依次序立的八旗将官。

下令;“派五百健骑防备清河李如柏部,以左翼四旗和右翼二旗共计六旗驰向萨尔浒,令右翼二旗驰往吉林崖,全军向西进军!”

努尔哈赤又下令,命代善先领本部正红旗五千骑兵,前往骚扰截击杜松后阵。

又命皇太极于赫图阿拉祭祀神明,率兵后至以做呼应。

此时杜松亲领一路明军仰攻吉林崖上的界凡城。

界凡城内仅有五百兵丁,其余一万五千皆为筑城民夫。

代善兵临萨尔浒,骚扰攻击杜松留守萨尔浒扎营的明军。

得知战况,努尔哈赤亲率亲率六旗铁军,冲向明军萨尔浒大营。

此时萨尔浒大营明军已经受到先期到达后金代善正红旗本部攻击。明军前后军都遭遇代善部的打击,锐气大挫。

明军萨尔浒大营,战车环阵,挖壕树栅,外列火器,旗鼓助威,列阵迎敌。

努尔哈赤令本部正黄旗为先锋,冲杀明军。

明军发火铳放大炮还击,火炮威力巨大,后金先锋血肉横飞、死伤甚众。

正黄旗不愧为后金精锐,明军大炮箭矢齐发,仍旧死战不退,不断冲击明军军阵。

八旗军悍不畏死,不断冲击下。明军阵脚松动,战车被毁。后金铁骑凭借强大的机动优势,不等明军大炮装弹,便以突至阵前,短兵相接,外围明军开始溃败。

努尔哈赤立马中军,看到明军显露疲态,阵脚松动。急命其余五旗兵丁,全军出击。

明军溃败,后金骑兵一鼓作气攻下明军大营。

界番山的杜松正率领一部明军猛攻界凡城,已经知晓后金骑兵攻击萨尔浒大营明军,不过害怕界凡城内后金并丁趁势攻杀,恐受两路夹击已经进退不得。

山下萨尔浒大营已经被努尔哈赤攻下,正在山上猛攻界凡山的杜松大惊,士气低落。

努尔哈赤攻下明军萨尔浒大营,不及打扫战场。又令六旗兵士开始仰攻界番山上明军。

此时山上明军腹背受敌,军心大乱。天色渐渐变黑,杜松命令明军点燃火把,收兵结阵,想要聚占山头,以高临下。

界凡城内后金兵见状,也出城攻击明军。

杜松刚欲占据山头,欲往山林退却,怎料皇太极率另外两旗兵丁赶到,在林中设伏。

天色昏暮,双方对垒鏖战,明军点燃火把,八旗兵以暗击明,四面合围。努尔哈赤以数倍兵力团团包围杜松所部明军。

杜松固然勇猛,率领明军冲杀十余阵,矢尽力竭,落马而死。

杜松部明军全军覆没,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总兵杜松、赵梦麟等皆没于阵。

京师 三月初一,钦天监上书万历皇帝,书言蚩尤旗这颗彗星有整个天空那么长,彗星又出现在东方,天上发生陨星,地上发生地震,时人多称为“不祥之兆”。

“蚩尤旗星“主有征伐之事,又出现在东方,又逢辽东战事突起。京城之内,六部九卿皆认为将起祸事。

彗星古称“怪异之星“,有首有尾形如扫帚,故得名“扫帚星”,民间俗称“扫把星”、“灾星”。多与战争、饥荒、洪水、瘟疫联系在一起。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