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五大臣和四大贝勒都已到齐,努尔哈赤闭目端坐于大帐虎皮太师椅之上,肃杀之气弥漫在大帐之中让人胆颤,堂下众人更是不敢发出一言。
努尔哈赤轻抚额头,微微睁开眼。
对着堂下众人说道;“近日派出的探子来报,明国欲兴师讨伐我国,已经从全国各地征调明军十万,是战?是和?我深知辽东明军军备废弛已久,皆不能战、不足为虑。然此次明军举全国之力,精锐尽出,听闻更是调动九边重镇精锐,如若战,则何以战?如若和,又怎么和呢?”
努尔哈赤也没有必胜的把握,甚至想过求和。毕竟探子回报的消息,大明从全国征调的军队,对外可是号称四十七万,而此时尽管建州女真已经统一除了叶赫部以外的女真各部,人口不过几十万,能战之兵也不过六万女真八旗。
面对努尔哈赤的询问,堂下诸人皆面面相觑,鸦雀无声一片死寂。
毕竟这不是一个送分题,回答错误搞不好还要掉脑袋。如果战,怎么战?毕竟号称四十七万的明军纸面数字还是很唬人的,装备有火炮、火铳还有水师。而后金部队拿得出手的只有重装骑兵。如果和,又怎么和?此时言和怕是会直接被抓去祭旗,毕竟努尔哈赤拥有最终解释权。
所有人都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影响战争胜败最重要的因素是人。
大帐内诸人,虽说都是独当一面的悍将,却无帅才。冲锋陷阵自当不在话下,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才更重要。
所有的人都在等待努尔哈赤的态度。
这个时候皇太极站了出来,显示出非同寻常的坚毅果敢,还有超凡的战略眼光。
相比这些满脸横肉杀气腾腾的武将,他更像是个斯文书生。
皇太极先是打量四周,见五大臣和其余贝勒都踌躇不敢进言。
便上前一步面向努尔哈赤行礼道;“父汗起兵三十余年以来,大小恶战不下百次,哪次都有必赢的把握吗?当年古勒山之战,父汗以一万铁骑大败三万海西女真九部联军,不也是以少敌多以弱胜强,如若当时求和,还有这六万八旗铁骑?还有这大金国吗?我大金刚刚立国三年,人心不稳,此时求和不成,怕是要国将不国,立时三刻就要四分五裂。战事一起,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怎能轻言求和?在儿臣看来,立主求和者,应该立斩!”
皇太极这番言论深得努尔哈赤的赏识,颇有些大帅之风。
没人想到的是皇太极在进帐前,就已经决定主战,他太了解眼前诸位,也更了解努尔哈赤。起兵三十年未尝一败,又怎么会轻言求和?到嘴的肥肉怎能不吃?
这才是努尔哈赤想要的答案。
大帐各人也是揣摩出努尔哈赤的心思,那就是主战。
其余众人也跟着附和,一时间大帐中群情激奋,发誓与明军决一死战。
努尔哈赤决心已定,开战!
此时努尔哈赤也仅仅是得到来自明朝境内的细作的消息,还没有确认。所以并没有做出具体安排,只是传达出主战的决心。
努尔哈赤命令费英东带领小队骑兵前往抚顺城附近打探虚实,顺带抓几个舌头。
皇太极也回到了自己的府邸,每天都有的路,今天却显得格外的长,大概是有心事的缘故吧。
进门后看见客房的灯还亮着,料想李智还没睡。皇太极也是心事重重,便没想其他,想着再找李智谈心。在他心里李智可比父亲努尔哈赤抓来的那些半瓶子醋的商贩更有见识。
身后的下人也是很有眼色,行礼道;“四贝勒,怕是贵客已经睡了,容奴才去通禀一下。”
皇太极迟疑了一下,便对下人说道;“不用了,我这兄弟不是外人,我自己去便是,你下去准备些茶水,没有我的指示,任何人不得靠近!”
下人躬身退下,皇太极走上前轻扣了房门。
“二弟,睡了吗?刚才的坐而论道,为兄尚不尽兴,人生就是难得痛快,又多被闲事所累,公事谈完了,你我兄弟再谈些私事吧!”
李智已然察觉到了门口的动静,本就没睡,便披上外套开门相迎。
“大哥,是遇到什么烦心事了吧!”
这也显而易见,要不怎么会大晚上睡不着觉,更何况两个眉毛仿佛在脸上写了个“愁“字。
二人在桌旁坐下,烛光摇曳映衬出一道影子,打在窗户上。
“二弟,你从明国而来到我老营,一路上应该也得到些消息,我大金连破明国抚顺、清河两城,又攻灭明军追兵万余,明廷自然是大为震怒。近日派往明地的探子来报,明国准备发兵十万进攻我国。刚才的大帐议事就是讨论的这个,尽管我主战,但更多的是追随父汗的意愿,心里也是没有把握啊!”
李智心想着,什么?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萨尔浒之战”吗?我有幸要见到了吗?
作为一个从未来而来的旁观者,这也着实引起了李智的兴趣。
“大哥,我还是那句话,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对于像我这样的平民百姓,也是左右不了什么,但有一样,无论谁他日当政,还老百姓一个太平人间,不求天下大同,但求都能吃上饱饭。这才是我这种市井小民关心的,至于那把龙椅上做着谁的屁股,我关心不了,也左右不了!”
“二弟,当日集市初次相见,大哥我就知道你不是一般人,简单而不迂腐,胸有大志又不外露,人情通达又不圆滑世故,比起那些在大帐中我父汗的叔伯子侄、大金重臣,在我看来都是匹夫,放眼整个辽东,只有你我才称得上是当世人杰!”
好家伙皇太极这顶高帽扣的李智好不舒服,一般这种情况吹捧过后就要提条件了。
果不其然,皇太极接着又说道;
“二弟,为兄再劝你好好考虑一下,当今明国神宗皇帝无道寡恩,百姓民不聊生,更有甚者如宦官高淮等辈,恃宠而骄结党乱政,十年乱辽更逼得辽东军民俱反。何不入我大金,跟大哥一起为这老百姓打下个太平天下!”
李智心想着,好家伙!我这大哥皇太极还是想拉我入伙啊!
“大哥,我早就说过,今日只谈私交,不论国事。兄弟做些糊口营生,飘忽不定无意为官,更是受不了那份拘束,我倒是有一事相求,他日大哥若登大位,定要善待百姓,不要再起杀戮,更不要屠城。”
李智自然是知道皇太极以后必定成为下任话事人,先来个约法三章,让他善待百姓,一路走来李智也见识到后金军纪,实在是拿不出手,毕竟造反的原始资本也是带血的。
皇太极却听出另一层意思,以为李智是有心理负担,深受儒家文化仁义道德的影响,对后金军队杀良行径颇有微词。
“二弟,这是自然。不瞒你说,我一向反对动辄屠城,他人眼中我贵为四大贝勒之一,但其实很多事不是我能左右的,我父汗仍旧是一言九鼎,下面又有五大臣和其他贝勒各怀鬼胎互相掣肘。不过我可以给你承诺,他日我如果继承大位,我必定严明军纪秋毫无犯。”
“大哥,那我替天下苍生感谢你。据我所知,在抚顺之战中有一汉人秀才前来投诚,这人是不是叫做范文程?他日大哥若想成就大事,此人必有大用,何不招之为大哥所用。”
皇太极深思片刻后说道;“好像确实有那么一个人,抚顺之战后范文程与兄范文寀二人投降我大金,但并未得到重用。既然二弟这么说,那为兄暂且记下了。”
此时被皇太极吩咐准备些茶水的下人,也端着茶具正好进来。
皇太极示意门前等候,亲自走到门前接过茶水,对着下人说道;“这里没什么事了,你也回去休息吧,任何人不得靠近!”
便端着茶水边走边说道;“二弟,刚才是相谈甚欢,大哥我还未尽兴,如那日在集市上,我们只饮茶不吃酒,我看现在也是三更天了,也没什么睡意,我们就来个彻夜长谈吧!”
刚才说到儒家的孔孟之道,何为仁义!据说后来秦始皇帝时期李斯主张的法家,再后来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及宋朝时的“程朱理学”,发展到现在的“陆王心学”。现在没人打扰了,你我兄弟继续坐而论道!
哈哈哈哈
……
咯、咯咯、咯咯咯……
鸡叫了,五更天了,天亮了。
这一夜,二人无眠,彻夜长谈。
天刚亮,皇太极府中下人便来通报,努尔哈赤将在大帐外举行宴会,着令各女真贵族,八旗头领前往参加。
皇太极对李智说道;“二弟,既然是宴会,你便随为兄一同参加吧!你可莫要推脱,先小憩一会儿,收拾妥当我让下人唤你。”
一夜未眠,也是没有精神,李智自然也不想放过这次看见努尔哈赤机会,便应承下来。
中午时分,大帐外宴会。
因为昨晚彻夜未眠的缘故,小憩一会儿便来的稍晚了一些,虽说努尔哈赤还未到,但帐外其余诸人都已入座,晚到的皇太极自然是少不了一顿寒暄。
向女真贵族引见二弟李智。
此时赴宴的后金开国“五大臣”,除了费英东被努尔哈赤派往明境探听虚实,剩下的其余四位额亦都、何和理、扈尔汉、安费扬古都已到场。与皇太极并称四大贝勒的其余三位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也都在大帐外等候。
自抚顺清河之战后,除了上次开的庆功会,这次也是头一次举行这等规模的宴会,后金八旗各牛录额真、甲喇额真、固山额真首领全部前往参会。
其实这是努尔哈赤为了应对明军反击准备的动员大会。
这些平时骄横的女真将军、贵族,自然也是瞧不上李智,毕竟像他这样的汉人在女真人眼中有个共同的称号——“南蛮子”。
只不过是碍于这位四贝勒皇太极的面子,寒暄几句,走个过场。实在也是没放在眼里,权当做又是一位利字当先,骗吃骗喝的汉人贩子。
众人都在寒暄,只见一身着正白旗盔甲的将官,大喝一声;“大汗到!”
这人应该就是努尔哈赤手下的正白旗亲兵了。
众人见状,齐上前行礼!
“恭迎大汗!”
为了显示身份等级,这大帐外早就由人做了一处高台,大帐内那副披着虎皮的太师椅也被置放其上。
努尔哈赤此时已然端坐在太师椅之上,对着台下众人说道。
“都起来吧!”
此时台下诸人,也是没有中原汉朝那般诸多规矩。虽说此时努尔哈赤自立为汗,改元开国,但手下人口还未过百万,放在中原地区也就如同一个大县,生计仍旧以渔猎为主。手下读书识字的不过抓来的几个商贩,勉强能称的上高级人才的范文程也不过是个秀才,抚顺之战才来相投,此时还未得到重用,还在角落里蹲着呢,没有上桌的资格。
没有读书人,也没有儒家的封建礼法,便也没有太多规矩。
听到努尔哈赤的话,众人便四下而坐。
昨天大帐内的晚会,努尔哈赤已经同后金“五大臣四大贝勒”达成一致意见。
战
今天的宴会就是通知下中下级军官。
努尔哈赤在台上说道;“明军杀我祖先,虐我族民,我以“七大恨”起兵,已经通报明国辽东边吏,实在是苦明久矣!今探子来报,明国又欲兴兵讨伐,我实在是无可奈何唯有一战了”。
努尔哈赤在台上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台下诸人也是群情激奋,发誓骂娘要与明军决一死战。
台下众人起身面朝努尔哈赤,高喊道;“决一死战!决一死战!决一死战!……”
努尔哈赤望着众人,面带笑容满意的说道;“要战便战,先祖曾言女真满万则无敌,今我有六万铁骑,又有何惧!那便战!”
必胜!必胜!必胜!
台下一片山呼海啸。
李智这个局外人在旁也是看的热闹,这要是有个相机,怎么也要拍几张纪实照片。
接下来就是一副吃肉喝酒的热闹景象,李智也抱着块熟牛肉就是啃,刚才皇太极落座时就把李智拉在身边,看着情景也是心里偷乐。
对着李智说道;“怎么样,二弟,我父汗可是当世豪杰?我八旗将士军容是何等雄壮!”
“那是自然,不过大哥,我倒是想认识下范文程,我寻摸了一圈倒是没看见他”。
李智心想着如果这范文程在场,必定也是一副汉人打扮,不过也是没看到。
“那是自然,像他那种刚刚投诚的汉人,怎么会在这种场合。不过二弟你放心,过后我找人把他带来便是,我倒也有几分好奇,你一直推荐的是什么人!”
李智这才明白过来,如若不是皇太极的面子自己也坐不到这个位置喝酒,那范文程老哥估计这会在那个角落里猫着呢。
李智在一众女真贵族中,一身汉人装扮也是格外显得突兀。
努尔哈赤也是注意到皇太极身边的这个汉人,便说道;“我儿皇太极身边为何人?”
皇太极起身回道;“回父汗,此人乃是儿臣结义兄弟,儿臣受明军伏击身受重伤,乃是此人救我。此人文武双全,有大将之风。”
“我朝新立,此等人才,何不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