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家的金锁居然是中空的,里面藏有纸条,这事连薛家人都不知道,而贾环却知道。
事情如此稀奇,以至于众人一时间都忘了此时正在问罪于他,全都眼巴巴看着贾环,等他解释。
只听贾环轻声说道:“救赎之道,就在其中。”
“什么?”
薛姨妈和宝钗一时不明他的意思。
贾环笑道:“宝姐姐看看手里的纸条就知道了。”
宝钗忙将纸条展开,两母女一起看去,却见上面有一行字,正是:救赎之道,就在其中。
与贾环方才所念分毫不差。
薛姨妈抚着额头,说道:“哎哟,真把我搞糊涂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宝钗也睁着水杏般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他。
贾环笑道:“这只金锁是我亲手打造,我自然了解它的底细。”
屋里的人,隔间的人,都被这句话惊得张大了嘴,半天不能合拢。
贾环要的就是这个反应,他笑道:“将金锁交给宝姐姐的和尚正是我的师父,两年前我随师父云游到金陵,听人说薛家的姑娘患有怪疾,遍请名医也不能治好,我知道薛家与贾家是姻亲,薛家的姑娘自然也就是我的姐姐了,因此就请师父出手,给宝姐姐开了一张方子,又恳请师父开金口,给宝姐姐留下一句吉谶,镌刻在这只金锁上,正是这八个字…”
“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他这些话自然都是胡扯。
给宝钗方子,传下吉谶,都是癞头和尚本来就要做的事,和他没什么关系。
不过金锁的确是他打造的。
癞头和尚本来只会留下那八个字,由薛家自己打造金器镌刻,当时贾环正在练习五行法术,于是顺便利用御金术打造了一只金锁,又在里面留下那张纸条,不过是效仿前世某部经典影片的桥段,跟自己玩一个谁都听不懂的梗,纪念再也不能找回的时光,没想到随手的安排,竟然在这时发挥作用。
薛姨妈惊喜道:“就说呢,那位大师忽然出现,给宝儿留下方子和金锁,又飘然离去,原来是环儿的好意。”
“别说两千两银子,就再多钱也是应当的。”
贾环笑道:“姨妈这话却说得差了,亲戚间互相救助本是应当,我家虽比不得姨妈家里巨富,却也不少这两千两银子,若真贪这点银子,两年前我就该请师父明码标价,还等到今天吗?”
“在金陵时,就听说薛大哥性情急躁,哪知到了京城仍不安生,被人略微挑拨,就做出这种荒唐事,所以才想出这个法子来,算是给他个教训,要他以后做事的时候想想后果,免得闯下大祸,悔之晚矣,这都是做兄弟的一番好意,哪知竟惹得姨妈误会了。”
薛姨妈听他说起薛蟠爱惹事的性子,心中也自感叹,说道:“我又何尝不知他性子不好,我与你姐姐几番劝他,总不能改好,如今竟劳动环儿也为他操心,真真…”
她转头看向贾母,说道:“环儿年纪虽小,可性子沉稳大气,我见过的这些子弟,没一个比得上他,老太太真好福气啊。”
呵呵。
贾母现在有些难受。
原本是要重责他的,谁知道事情的转折让她完全跟不上节奏,前面怒不可遏的情绪还没有退去,马上就要夸赞他了?
而且,姨太太…
刚才向我哭诉,要训诫环儿的是你,现在把他夸上天的也是你,你情绪转变如此之快,会不会显得我有点呆?
贾母干笑两声,说道:“这孩子做事总是出人意料。”
“环儿,这件事你做的很好,兄弟姊妹之间就是应该互相扶持,只是你无论如何不该打李嬷嬷,咱家对待下人向来宽容,更不用说这种上年纪的老人。”
李嬷嬷感动得快哭出来。
老太太终于记起我来了。
贾环冷笑道:“待下人固然应当宽容,却不能纵容,如果做了好事却没有赏赐,谁还喜欢做好事,如果做了坏事却没有惩罚,谁还忌惮做坏事,老太太怪我打她,怎么不问她都做了什么?”
贾母也有些奇怪,环儿纵然张扬了些,可也不至于随意在她院里打人,李嬷嬷到底做了什么,惹他这样生气。
贾环于是将李嬷嬷方才与晴雯冲突始末讲述一遍,有道:“我今天打她,为的两件事,第一件是捧高踩低。”
“咱家的这些仆人都生着一颗富贵心,两只势利眼,喜欢捧高踩低,老太太是最聪明的人,自然看得明白,只可惜她踩错了人,她以为晴雯跟了我,地位从此一落千丈,就可以任她欺负,这却是她瞎了心,我院里的人被人欺侮,我却不能为她出头,以后谁还肯为我尽心做事,所以我要打她,让她明白,我院里哪怕一只狗儿猫儿出去,也由不得别人随意欺负。”
贾环这话说得掷地有声,不仅晴雯眼中忽然焕发光彩,连其他姑娘和丫鬟们也都是心头大震。
这几代,贾家的子弟大多不良,花天酒地,纨绔不肖者多,好一些的如贾宝玉,虽然没有一般纨绔的恶习,却也软弱没有筋骨,他们何曾见过这样直挺挺,硬朗朗的男子形象,一时间只觉心神摇动,心潮起伏,不能自已。
贾环继续道:“第二件是她不该侮辱到我身上,呵,凤凰高枝,狗尾巴草,今天我当着老太太和太太的面问一句,谁是凤凰高枝,谁是狗尾巴草?”
李嬷嬷被他震慑得心惊胆战,上下牙齿战战有声,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贾母和王夫人也都头疼不已,这个李嬷嬷这样大的人了,怎么就不知道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
环儿如今得了圣眷,你说他是狗尾巴草,置皇上的脸面于何地?
就算环儿还是以前的地位,话也不能这样说。
不管嫡庶之间多么泾渭分明,表面上也都是提倡兄友弟恭,而不能公然侮辱庶出的主子,要不然这个家很快就人心离散,家不成家了。
贾母怒道:“你这老货,我不过近年精力不济,不能管事,就纵得你成这个样子,来人,把这老货打三十杖,送到下面去看守田庄,不许她留在府里。”
薛家的金锁居然是中空的,里面藏有纸条,这事连薛家人都不知道,而贾环却知道。
事情如此稀奇,以至于众人一时间都忘了此时正在问罪于他,全都眼巴巴看着贾环,等他解释。
只听贾环轻声说道:“救赎之道,就在其中。”
“什么?”
薛姨妈和宝钗一时不明他的意思。
贾环笑道:“宝姐姐看看手里的纸条就知道了。”
宝钗忙将纸条展开,两母女一起看去,却见上面有一行字,正是:救赎之道,就在其中。
与贾环方才所念分毫不差。
薛姨妈抚着额头,说道:“哎哟,真把我搞糊涂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宝钗也睁着水杏般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他。
贾环笑道:“这只金锁是我亲手打造,我自然了解它的底细。”
屋里的人,隔间的人,都被这句话惊得张大了嘴,半天不能合拢。
贾环要的就是这个反应,他笑道:“将金锁交给宝姐姐的和尚正是我的师父,两年前我随师父云游到金陵,听人说薛家的姑娘患有怪疾,遍请名医也不能治好,我知道薛家与贾家是姻亲,薛家的姑娘自然也就是我的姐姐了,因此就请师父出手,给宝姐姐开了一张方子,又恳请师父开金口,给宝姐姐留下一句吉谶,镌刻在这只金锁上,正是这八个字…”
“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他这些话自然都是胡扯。
给宝钗方子,传下吉谶,都是癞头和尚本来就要做的事,和他没什么关系。
不过金锁的确是他打造的。
癞头和尚本来只会留下那八个字,由薛家自己打造金器镌刻,当时贾环正在练习五行法术,于是顺便利用御金术打造了一只金锁,又在里面留下那张纸条,不过是效仿前世某部经典影片的桥段,跟自己玩一个谁都听不懂的梗,纪念再也不能找回的时光,没想到随手的安排,竟然在这时发挥作用。
薛姨妈惊喜道:“就说呢,那位大师忽然出现,给宝儿留下方子和金锁,又飘然离去,原来是环儿的好意。”
“别说两千两银子,就再多钱也是应当的。”
贾环笑道:“姨妈这话却说得差了,亲戚间互相救助本是应当,我家虽比不得姨妈家里巨富,却也不少这两千两银子,若真贪这点银子,两年前我就该请师父明码标价,还等到今天吗?”
“在金陵时,就听说薛大哥性情急躁,哪知到了京城仍不安生,被人略微挑拨,就做出这种荒唐事,所以才想出这个法子来,算是给他个教训,要他以后做事的时候想想后果,免得闯下大祸,悔之晚矣,这都是做兄弟的一番好意,哪知竟惹得姨妈误会了。”
薛姨妈听他说起薛蟠爱惹事的性子,心中也自感叹,说道:“我又何尝不知他性子不好,我与你姐姐几番劝他,总不能改好,如今竟劳动环儿也为他操心,真真…”
她转头看向贾母,说道:“环儿年纪虽小,可性子沉稳大气,我见过的这些子弟,没一个比得上他,老太太真好福气啊。”
呵呵。
贾母现在有些难受。
原本是要重责他的,谁知道事情的转折让她完全跟不上节奏,前面怒不可遏的情绪还没有退去,马上就要夸赞他了?
而且,姨太太…
刚才向我哭诉,要训诫环儿的是你,现在把他夸上天的也是你,你情绪转变如此之快,会不会显得我有点呆?
贾母干笑两声,说道:“这孩子做事总是出人意料。”
“环儿,这件事你做的很好,兄弟姊妹之间就是应该互相扶持,只是你无论如何不该打李嬷嬷,咱家对待下人向来宽容,更不用说这种上年纪的老人。”
李嬷嬷感动得快哭出来。
老太太终于记起我来了。
贾环冷笑道:“待下人固然应当宽容,却不能纵容,如果做了好事却没有赏赐,谁还喜欢做好事,如果做了坏事却没有惩罚,谁还忌惮做坏事,老太太怪我打她,怎么不问她都做了什么?”
贾母也有些奇怪,环儿纵然张扬了些,可也不至于随意在她院里打人,李嬷嬷到底做了什么,惹他这样生气。
贾环于是将李嬷嬷方才与晴雯冲突始末讲述一遍,有道:“我今天打她,为的两件事,第一件是捧高踩低。”
“咱家的这些仆人都生着一颗富贵心,两只势利眼,喜欢捧高踩低,老太太是最聪明的人,自然看得明白,只可惜她踩错了人,她以为晴雯跟了我,地位从此一落千丈,就可以任她欺负,这却是她瞎了心,我院里的人被人欺侮,我却不能为她出头,以后谁还肯为我尽心做事,所以我要打她,让她明白,我院里哪怕一只狗儿猫儿出去,也由不得别人随意欺负。”
贾环这话说得掷地有声,不仅晴雯眼中忽然焕发光彩,连其他姑娘和丫鬟们也都是心头大震。
这几代,贾家的子弟大多不良,花天酒地,纨绔不肖者多,好一些的如贾宝玉,虽然没有一般纨绔的恶习,却也软弱没有筋骨,他们何曾见过这样直挺挺,硬朗朗的男子形象,一时间只觉心神摇动,心潮起伏,不能自已。
贾环继续道:“第二件是她不该侮辱到我身上,呵,凤凰高枝,狗尾巴草,今天我当着老太太和太太的面问一句,谁是凤凰高枝,谁是狗尾巴草?”
李嬷嬷被他震慑得心惊胆战,上下牙齿战战有声,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贾母和王夫人也都头疼不已,这个李嬷嬷这样大的人了,怎么就不知道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
环儿如今得了圣眷,你说他是狗尾巴草,置皇上的脸面于何地?
就算环儿还是以前的地位,话也不能这样说。
不管嫡庶之间多么泾渭分明,表面上也都是提倡兄友弟恭,而不能公然侮辱庶出的主子,要不然这个家很快就人心离散,家不成家了。
贾母怒道:“你这老货,我不过近年精力不济,不能管事,就纵得你成这个样子,来人,把这老货打三十杖,送到下面去看守田庄,不许她留在府里。”
薛家的金锁居然是中空的,里面藏有纸条,这事连薛家人都不知道,而贾环却知道。
事情如此稀奇,以至于众人一时间都忘了此时正在问罪于他,全都眼巴巴看着贾环,等他解释。
只听贾环轻声说道:“救赎之道,就在其中。”
“什么?”
薛姨妈和宝钗一时不明他的意思。
贾环笑道:“宝姐姐看看手里的纸条就知道了。”
宝钗忙将纸条展开,两母女一起看去,却见上面有一行字,正是:救赎之道,就在其中。
与贾环方才所念分毫不差。
薛姨妈抚着额头,说道:“哎哟,真把我搞糊涂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宝钗也睁着水杏般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他。
贾环笑道:“这只金锁是我亲手打造,我自然了解它的底细。”
屋里的人,隔间的人,都被这句话惊得张大了嘴,半天不能合拢。
贾环要的就是这个反应,他笑道:“将金锁交给宝姐姐的和尚正是我的师父,两年前我随师父云游到金陵,听人说薛家的姑娘患有怪疾,遍请名医也不能治好,我知道薛家与贾家是姻亲,薛家的姑娘自然也就是我的姐姐了,因此就请师父出手,给宝姐姐开了一张方子,又恳请师父开金口,给宝姐姐留下一句吉谶,镌刻在这只金锁上,正是这八个字…”
“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他这些话自然都是胡扯。
给宝钗方子,传下吉谶,都是癞头和尚本来就要做的事,和他没什么关系。
不过金锁的确是他打造的。
癞头和尚本来只会留下那八个字,由薛家自己打造金器镌刻,当时贾环正在练习五行法术,于是顺便利用御金术打造了一只金锁,又在里面留下那张纸条,不过是效仿前世某部经典影片的桥段,跟自己玩一个谁都听不懂的梗,纪念再也不能找回的时光,没想到随手的安排,竟然在这时发挥作用。
薛姨妈惊喜道:“就说呢,那位大师忽然出现,给宝儿留下方子和金锁,又飘然离去,原来是环儿的好意。”
“别说两千两银子,就再多钱也是应当的。”
贾环笑道:“姨妈这话却说得差了,亲戚间互相救助本是应当,我家虽比不得姨妈家里巨富,却也不少这两千两银子,若真贪这点银子,两年前我就该请师父明码标价,还等到今天吗?”
“在金陵时,就听说薛大哥性情急躁,哪知到了京城仍不安生,被人略微挑拨,就做出这种荒唐事,所以才想出这个法子来,算是给他个教训,要他以后做事的时候想想后果,免得闯下大祸,悔之晚矣,这都是做兄弟的一番好意,哪知竟惹得姨妈误会了。”
薛姨妈听他说起薛蟠爱惹事的性子,心中也自感叹,说道:“我又何尝不知他性子不好,我与你姐姐几番劝他,总不能改好,如今竟劳动环儿也为他操心,真真…”
她转头看向贾母,说道:“环儿年纪虽小,可性子沉稳大气,我见过的这些子弟,没一个比得上他,老太太真好福气啊。”
呵呵。
贾母现在有些难受。
原本是要重责他的,谁知道事情的转折让她完全跟不上节奏,前面怒不可遏的情绪还没有退去,马上就要夸赞他了?
而且,姨太太…
刚才向我哭诉,要训诫环儿的是你,现在把他夸上天的也是你,你情绪转变如此之快,会不会显得我有点呆?
贾母干笑两声,说道:“这孩子做事总是出人意料。”
“环儿,这件事你做的很好,兄弟姊妹之间就是应该互相扶持,只是你无论如何不该打李嬷嬷,咱家对待下人向来宽容,更不用说这种上年纪的老人。”
李嬷嬷感动得快哭出来。
老太太终于记起我来了。
贾环冷笑道:“待下人固然应当宽容,却不能纵容,如果做了好事却没有赏赐,谁还喜欢做好事,如果做了坏事却没有惩罚,谁还忌惮做坏事,老太太怪我打她,怎么不问她都做了什么?”
贾母也有些奇怪,环儿纵然张扬了些,可也不至于随意在她院里打人,李嬷嬷到底做了什么,惹他这样生气。
贾环于是将李嬷嬷方才与晴雯冲突始末讲述一遍,有道:“我今天打她,为的两件事,第一件是捧高踩低。”
“咱家的这些仆人都生着一颗富贵心,两只势利眼,喜欢捧高踩低,老太太是最聪明的人,自然看得明白,只可惜她踩错了人,她以为晴雯跟了我,地位从此一落千丈,就可以任她欺负,这却是她瞎了心,我院里的人被人欺侮,我却不能为她出头,以后谁还肯为我尽心做事,所以我要打她,让她明白,我院里哪怕一只狗儿猫儿出去,也由不得别人随意欺负。”
贾环这话说得掷地有声,不仅晴雯眼中忽然焕发光彩,连其他姑娘和丫鬟们也都是心头大震。
这几代,贾家的子弟大多不良,花天酒地,纨绔不肖者多,好一些的如贾宝玉,虽然没有一般纨绔的恶习,却也软弱没有筋骨,他们何曾见过这样直挺挺,硬朗朗的男子形象,一时间只觉心神摇动,心潮起伏,不能自已。
贾环继续道:“第二件是她不该侮辱到我身上,呵,凤凰高枝,狗尾巴草,今天我当着老太太和太太的面问一句,谁是凤凰高枝,谁是狗尾巴草?”
李嬷嬷被他震慑得心惊胆战,上下牙齿战战有声,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贾母和王夫人也都头疼不已,这个李嬷嬷这样大的人了,怎么就不知道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
环儿如今得了圣眷,你说他是狗尾巴草,置皇上的脸面于何地?
就算环儿还是以前的地位,话也不能这样说。
不管嫡庶之间多么泾渭分明,表面上也都是提倡兄友弟恭,而不能公然侮辱庶出的主子,要不然这个家很快就人心离散,家不成家了。
贾母怒道:“你这老货,我不过近年精力不济,不能管事,就纵得你成这个样子,来人,把这老货打三十杖,送到下面去看守田庄,不许她留在府里。”
薛家的金锁居然是中空的,里面藏有纸条,这事连薛家人都不知道,而贾环却知道。
事情如此稀奇,以至于众人一时间都忘了此时正在问罪于他,全都眼巴巴看着贾环,等他解释。
只听贾环轻声说道:“救赎之道,就在其中。”
“什么?”
薛姨妈和宝钗一时不明他的意思。
贾环笑道:“宝姐姐看看手里的纸条就知道了。”
宝钗忙将纸条展开,两母女一起看去,却见上面有一行字,正是:救赎之道,就在其中。
与贾环方才所念分毫不差。
薛姨妈抚着额头,说道:“哎哟,真把我搞糊涂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宝钗也睁着水杏般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他。
贾环笑道:“这只金锁是我亲手打造,我自然了解它的底细。”
屋里的人,隔间的人,都被这句话惊得张大了嘴,半天不能合拢。
贾环要的就是这个反应,他笑道:“将金锁交给宝姐姐的和尚正是我的师父,两年前我随师父云游到金陵,听人说薛家的姑娘患有怪疾,遍请名医也不能治好,我知道薛家与贾家是姻亲,薛家的姑娘自然也就是我的姐姐了,因此就请师父出手,给宝姐姐开了一张方子,又恳请师父开金口,给宝姐姐留下一句吉谶,镌刻在这只金锁上,正是这八个字…”
“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他这些话自然都是胡扯。
给宝钗方子,传下吉谶,都是癞头和尚本来就要做的事,和他没什么关系。
不过金锁的确是他打造的。
癞头和尚本来只会留下那八个字,由薛家自己打造金器镌刻,当时贾环正在练习五行法术,于是顺便利用御金术打造了一只金锁,又在里面留下那张纸条,不过是效仿前世某部经典影片的桥段,跟自己玩一个谁都听不懂的梗,纪念再也不能找回的时光,没想到随手的安排,竟然在这时发挥作用。
薛姨妈惊喜道:“就说呢,那位大师忽然出现,给宝儿留下方子和金锁,又飘然离去,原来是环儿的好意。”
“别说两千两银子,就再多钱也是应当的。”
贾环笑道:“姨妈这话却说得差了,亲戚间互相救助本是应当,我家虽比不得姨妈家里巨富,却也不少这两千两银子,若真贪这点银子,两年前我就该请师父明码标价,还等到今天吗?”
“在金陵时,就听说薛大哥性情急躁,哪知到了京城仍不安生,被人略微挑拨,就做出这种荒唐事,所以才想出这个法子来,算是给他个教训,要他以后做事的时候想想后果,免得闯下大祸,悔之晚矣,这都是做兄弟的一番好意,哪知竟惹得姨妈误会了。”
薛姨妈听他说起薛蟠爱惹事的性子,心中也自感叹,说道:“我又何尝不知他性子不好,我与你姐姐几番劝他,总不能改好,如今竟劳动环儿也为他操心,真真…”
她转头看向贾母,说道:“环儿年纪虽小,可性子沉稳大气,我见过的这些子弟,没一个比得上他,老太太真好福气啊。”
呵呵。
贾母现在有些难受。
原本是要重责他的,谁知道事情的转折让她完全跟不上节奏,前面怒不可遏的情绪还没有退去,马上就要夸赞他了?
而且,姨太太…
刚才向我哭诉,要训诫环儿的是你,现在把他夸上天的也是你,你情绪转变如此之快,会不会显得我有点呆?
贾母干笑两声,说道:“这孩子做事总是出人意料。”
“环儿,这件事你做的很好,兄弟姊妹之间就是应该互相扶持,只是你无论如何不该打李嬷嬷,咱家对待下人向来宽容,更不用说这种上年纪的老人。”
李嬷嬷感动得快哭出来。
老太太终于记起我来了。
贾环冷笑道:“待下人固然应当宽容,却不能纵容,如果做了好事却没有赏赐,谁还喜欢做好事,如果做了坏事却没有惩罚,谁还忌惮做坏事,老太太怪我打她,怎么不问她都做了什么?”
贾母也有些奇怪,环儿纵然张扬了些,可也不至于随意在她院里打人,李嬷嬷到底做了什么,惹他这样生气。
贾环于是将李嬷嬷方才与晴雯冲突始末讲述一遍,有道:“我今天打她,为的两件事,第一件是捧高踩低。”
“咱家的这些仆人都生着一颗富贵心,两只势利眼,喜欢捧高踩低,老太太是最聪明的人,自然看得明白,只可惜她踩错了人,她以为晴雯跟了我,地位从此一落千丈,就可以任她欺负,这却是她瞎了心,我院里的人被人欺侮,我却不能为她出头,以后谁还肯为我尽心做事,所以我要打她,让她明白,我院里哪怕一只狗儿猫儿出去,也由不得别人随意欺负。”
贾环这话说得掷地有声,不仅晴雯眼中忽然焕发光彩,连其他姑娘和丫鬟们也都是心头大震。
这几代,贾家的子弟大多不良,花天酒地,纨绔不肖者多,好一些的如贾宝玉,虽然没有一般纨绔的恶习,却也软弱没有筋骨,他们何曾见过这样直挺挺,硬朗朗的男子形象,一时间只觉心神摇动,心潮起伏,不能自已。
贾环继续道:“第二件是她不该侮辱到我身上,呵,凤凰高枝,狗尾巴草,今天我当着老太太和太太的面问一句,谁是凤凰高枝,谁是狗尾巴草?”
李嬷嬷被他震慑得心惊胆战,上下牙齿战战有声,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贾母和王夫人也都头疼不已,这个李嬷嬷这样大的人了,怎么就不知道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
环儿如今得了圣眷,你说他是狗尾巴草,置皇上的脸面于何地?
就算环儿还是以前的地位,话也不能这样说。
不管嫡庶之间多么泾渭分明,表面上也都是提倡兄友弟恭,而不能公然侮辱庶出的主子,要不然这个家很快就人心离散,家不成家了。
贾母怒道:“你这老货,我不过近年精力不济,不能管事,就纵得你成这个样子,来人,把这老货打三十杖,送到下面去看守田庄,不许她留在府里。”
薛家的金锁居然是中空的,里面藏有纸条,这事连薛家人都不知道,而贾环却知道。
事情如此稀奇,以至于众人一时间都忘了此时正在问罪于他,全都眼巴巴看着贾环,等他解释。
只听贾环轻声说道:“救赎之道,就在其中。”
“什么?”
薛姨妈和宝钗一时不明他的意思。
贾环笑道:“宝姐姐看看手里的纸条就知道了。”
宝钗忙将纸条展开,两母女一起看去,却见上面有一行字,正是:救赎之道,就在其中。
与贾环方才所念分毫不差。
薛姨妈抚着额头,说道:“哎哟,真把我搞糊涂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宝钗也睁着水杏般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他。
贾环笑道:“这只金锁是我亲手打造,我自然了解它的底细。”
屋里的人,隔间的人,都被这句话惊得张大了嘴,半天不能合拢。
贾环要的就是这个反应,他笑道:“将金锁交给宝姐姐的和尚正是我的师父,两年前我随师父云游到金陵,听人说薛家的姑娘患有怪疾,遍请名医也不能治好,我知道薛家与贾家是姻亲,薛家的姑娘自然也就是我的姐姐了,因此就请师父出手,给宝姐姐开了一张方子,又恳请师父开金口,给宝姐姐留下一句吉谶,镌刻在这只金锁上,正是这八个字…”
“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他这些话自然都是胡扯。
给宝钗方子,传下吉谶,都是癞头和尚本来就要做的事,和他没什么关系。
不过金锁的确是他打造的。
癞头和尚本来只会留下那八个字,由薛家自己打造金器镌刻,当时贾环正在练习五行法术,于是顺便利用御金术打造了一只金锁,又在里面留下那张纸条,不过是效仿前世某部经典影片的桥段,跟自己玩一个谁都听不懂的梗,纪念再也不能找回的时光,没想到随手的安排,竟然在这时发挥作用。
薛姨妈惊喜道:“就说呢,那位大师忽然出现,给宝儿留下方子和金锁,又飘然离去,原来是环儿的好意。”
“别说两千两银子,就再多钱也是应当的。”
贾环笑道:“姨妈这话却说得差了,亲戚间互相救助本是应当,我家虽比不得姨妈家里巨富,却也不少这两千两银子,若真贪这点银子,两年前我就该请师父明码标价,还等到今天吗?”
“在金陵时,就听说薛大哥性情急躁,哪知到了京城仍不安生,被人略微挑拨,就做出这种荒唐事,所以才想出这个法子来,算是给他个教训,要他以后做事的时候想想后果,免得闯下大祸,悔之晚矣,这都是做兄弟的一番好意,哪知竟惹得姨妈误会了。”
薛姨妈听他说起薛蟠爱惹事的性子,心中也自感叹,说道:“我又何尝不知他性子不好,我与你姐姐几番劝他,总不能改好,如今竟劳动环儿也为他操心,真真…”
她转头看向贾母,说道:“环儿年纪虽小,可性子沉稳大气,我见过的这些子弟,没一个比得上他,老太太真好福气啊。”
呵呵。
贾母现在有些难受。
原本是要重责他的,谁知道事情的转折让她完全跟不上节奏,前面怒不可遏的情绪还没有退去,马上就要夸赞他了?
而且,姨太太…
刚才向我哭诉,要训诫环儿的是你,现在把他夸上天的也是你,你情绪转变如此之快,会不会显得我有点呆?
贾母干笑两声,说道:“这孩子做事总是出人意料。”
“环儿,这件事你做的很好,兄弟姊妹之间就是应该互相扶持,只是你无论如何不该打李嬷嬷,咱家对待下人向来宽容,更不用说这种上年纪的老人。”
李嬷嬷感动得快哭出来。
老太太终于记起我来了。
贾环冷笑道:“待下人固然应当宽容,却不能纵容,如果做了好事却没有赏赐,谁还喜欢做好事,如果做了坏事却没有惩罚,谁还忌惮做坏事,老太太怪我打她,怎么不问她都做了什么?”
贾母也有些奇怪,环儿纵然张扬了些,可也不至于随意在她院里打人,李嬷嬷到底做了什么,惹他这样生气。
贾环于是将李嬷嬷方才与晴雯冲突始末讲述一遍,有道:“我今天打她,为的两件事,第一件是捧高踩低。”
“咱家的这些仆人都生着一颗富贵心,两只势利眼,喜欢捧高踩低,老太太是最聪明的人,自然看得明白,只可惜她踩错了人,她以为晴雯跟了我,地位从此一落千丈,就可以任她欺负,这却是她瞎了心,我院里的人被人欺侮,我却不能为她出头,以后谁还肯为我尽心做事,所以我要打她,让她明白,我院里哪怕一只狗儿猫儿出去,也由不得别人随意欺负。”
贾环这话说得掷地有声,不仅晴雯眼中忽然焕发光彩,连其他姑娘和丫鬟们也都是心头大震。
这几代,贾家的子弟大多不良,花天酒地,纨绔不肖者多,好一些的如贾宝玉,虽然没有一般纨绔的恶习,却也软弱没有筋骨,他们何曾见过这样直挺挺,硬朗朗的男子形象,一时间只觉心神摇动,心潮起伏,不能自已。
贾环继续道:“第二件是她不该侮辱到我身上,呵,凤凰高枝,狗尾巴草,今天我当着老太太和太太的面问一句,谁是凤凰高枝,谁是狗尾巴草?”
李嬷嬷被他震慑得心惊胆战,上下牙齿战战有声,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贾母和王夫人也都头疼不已,这个李嬷嬷这样大的人了,怎么就不知道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
环儿如今得了圣眷,你说他是狗尾巴草,置皇上的脸面于何地?
就算环儿还是以前的地位,话也不能这样说。
不管嫡庶之间多么泾渭分明,表面上也都是提倡兄友弟恭,而不能公然侮辱庶出的主子,要不然这个家很快就人心离散,家不成家了。
贾母怒道:“你这老货,我不过近年精力不济,不能管事,就纵得你成这个样子,来人,把这老货打三十杖,送到下面去看守田庄,不许她留在府里。”
薛家的金锁居然是中空的,里面藏有纸条,这事连薛家人都不知道,而贾环却知道。
事情如此稀奇,以至于众人一时间都忘了此时正在问罪于他,全都眼巴巴看着贾环,等他解释。
只听贾环轻声说道:“救赎之道,就在其中。”
“什么?”
薛姨妈和宝钗一时不明他的意思。
贾环笑道:“宝姐姐看看手里的纸条就知道了。”
宝钗忙将纸条展开,两母女一起看去,却见上面有一行字,正是:救赎之道,就在其中。
与贾环方才所念分毫不差。
薛姨妈抚着额头,说道:“哎哟,真把我搞糊涂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宝钗也睁着水杏般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他。
贾环笑道:“这只金锁是我亲手打造,我自然了解它的底细。”
屋里的人,隔间的人,都被这句话惊得张大了嘴,半天不能合拢。
贾环要的就是这个反应,他笑道:“将金锁交给宝姐姐的和尚正是我的师父,两年前我随师父云游到金陵,听人说薛家的姑娘患有怪疾,遍请名医也不能治好,我知道薛家与贾家是姻亲,薛家的姑娘自然也就是我的姐姐了,因此就请师父出手,给宝姐姐开了一张方子,又恳请师父开金口,给宝姐姐留下一句吉谶,镌刻在这只金锁上,正是这八个字…”
“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他这些话自然都是胡扯。
给宝钗方子,传下吉谶,都是癞头和尚本来就要做的事,和他没什么关系。
不过金锁的确是他打造的。
癞头和尚本来只会留下那八个字,由薛家自己打造金器镌刻,当时贾环正在练习五行法术,于是顺便利用御金术打造了一只金锁,又在里面留下那张纸条,不过是效仿前世某部经典影片的桥段,跟自己玩一个谁都听不懂的梗,纪念再也不能找回的时光,没想到随手的安排,竟然在这时发挥作用。
薛姨妈惊喜道:“就说呢,那位大师忽然出现,给宝儿留下方子和金锁,又飘然离去,原来是环儿的好意。”
“别说两千两银子,就再多钱也是应当的。”
贾环笑道:“姨妈这话却说得差了,亲戚间互相救助本是应当,我家虽比不得姨妈家里巨富,却也不少这两千两银子,若真贪这点银子,两年前我就该请师父明码标价,还等到今天吗?”
“在金陵时,就听说薛大哥性情急躁,哪知到了京城仍不安生,被人略微挑拨,就做出这种荒唐事,所以才想出这个法子来,算是给他个教训,要他以后做事的时候想想后果,免得闯下大祸,悔之晚矣,这都是做兄弟的一番好意,哪知竟惹得姨妈误会了。”
薛姨妈听他说起薛蟠爱惹事的性子,心中也自感叹,说道:“我又何尝不知他性子不好,我与你姐姐几番劝他,总不能改好,如今竟劳动环儿也为他操心,真真…”
她转头看向贾母,说道:“环儿年纪虽小,可性子沉稳大气,我见过的这些子弟,没一个比得上他,老太太真好福气啊。”
呵呵。
贾母现在有些难受。
原本是要重责他的,谁知道事情的转折让她完全跟不上节奏,前面怒不可遏的情绪还没有退去,马上就要夸赞他了?
而且,姨太太…
刚才向我哭诉,要训诫环儿的是你,现在把他夸上天的也是你,你情绪转变如此之快,会不会显得我有点呆?
贾母干笑两声,说道:“这孩子做事总是出人意料。”
“环儿,这件事你做的很好,兄弟姊妹之间就是应该互相扶持,只是你无论如何不该打李嬷嬷,咱家对待下人向来宽容,更不用说这种上年纪的老人。”
李嬷嬷感动得快哭出来。
老太太终于记起我来了。
贾环冷笑道:“待下人固然应当宽容,却不能纵容,如果做了好事却没有赏赐,谁还喜欢做好事,如果做了坏事却没有惩罚,谁还忌惮做坏事,老太太怪我打她,怎么不问她都做了什么?”
贾母也有些奇怪,环儿纵然张扬了些,可也不至于随意在她院里打人,李嬷嬷到底做了什么,惹他这样生气。
贾环于是将李嬷嬷方才与晴雯冲突始末讲述一遍,有道:“我今天打她,为的两件事,第一件是捧高踩低。”
“咱家的这些仆人都生着一颗富贵心,两只势利眼,喜欢捧高踩低,老太太是最聪明的人,自然看得明白,只可惜她踩错了人,她以为晴雯跟了我,地位从此一落千丈,就可以任她欺负,这却是她瞎了心,我院里的人被人欺侮,我却不能为她出头,以后谁还肯为我尽心做事,所以我要打她,让她明白,我院里哪怕一只狗儿猫儿出去,也由不得别人随意欺负。”
贾环这话说得掷地有声,不仅晴雯眼中忽然焕发光彩,连其他姑娘和丫鬟们也都是心头大震。
这几代,贾家的子弟大多不良,花天酒地,纨绔不肖者多,好一些的如贾宝玉,虽然没有一般纨绔的恶习,却也软弱没有筋骨,他们何曾见过这样直挺挺,硬朗朗的男子形象,一时间只觉心神摇动,心潮起伏,不能自已。
贾环继续道:“第二件是她不该侮辱到我身上,呵,凤凰高枝,狗尾巴草,今天我当着老太太和太太的面问一句,谁是凤凰高枝,谁是狗尾巴草?”
李嬷嬷被他震慑得心惊胆战,上下牙齿战战有声,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贾母和王夫人也都头疼不已,这个李嬷嬷这样大的人了,怎么就不知道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
环儿如今得了圣眷,你说他是狗尾巴草,置皇上的脸面于何地?
就算环儿还是以前的地位,话也不能这样说。
不管嫡庶之间多么泾渭分明,表面上也都是提倡兄友弟恭,而不能公然侮辱庶出的主子,要不然这个家很快就人心离散,家不成家了。
贾母怒道:“你这老货,我不过近年精力不济,不能管事,就纵得你成这个样子,来人,把这老货打三十杖,送到下面去看守田庄,不许她留在府里。”
薛家的金锁居然是中空的,里面藏有纸条,这事连薛家人都不知道,而贾环却知道。
事情如此稀奇,以至于众人一时间都忘了此时正在问罪于他,全都眼巴巴看着贾环,等他解释。
只听贾环轻声说道:“救赎之道,就在其中。”
“什么?”
薛姨妈和宝钗一时不明他的意思。
贾环笑道:“宝姐姐看看手里的纸条就知道了。”
宝钗忙将纸条展开,两母女一起看去,却见上面有一行字,正是:救赎之道,就在其中。
与贾环方才所念分毫不差。
薛姨妈抚着额头,说道:“哎哟,真把我搞糊涂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宝钗也睁着水杏般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他。
贾环笑道:“这只金锁是我亲手打造,我自然了解它的底细。”
屋里的人,隔间的人,都被这句话惊得张大了嘴,半天不能合拢。
贾环要的就是这个反应,他笑道:“将金锁交给宝姐姐的和尚正是我的师父,两年前我随师父云游到金陵,听人说薛家的姑娘患有怪疾,遍请名医也不能治好,我知道薛家与贾家是姻亲,薛家的姑娘自然也就是我的姐姐了,因此就请师父出手,给宝姐姐开了一张方子,又恳请师父开金口,给宝姐姐留下一句吉谶,镌刻在这只金锁上,正是这八个字…”
“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他这些话自然都是胡扯。
给宝钗方子,传下吉谶,都是癞头和尚本来就要做的事,和他没什么关系。
不过金锁的确是他打造的。
癞头和尚本来只会留下那八个字,由薛家自己打造金器镌刻,当时贾环正在练习五行法术,于是顺便利用御金术打造了一只金锁,又在里面留下那张纸条,不过是效仿前世某部经典影片的桥段,跟自己玩一个谁都听不懂的梗,纪念再也不能找回的时光,没想到随手的安排,竟然在这时发挥作用。
薛姨妈惊喜道:“就说呢,那位大师忽然出现,给宝儿留下方子和金锁,又飘然离去,原来是环儿的好意。”
“别说两千两银子,就再多钱也是应当的。”
贾环笑道:“姨妈这话却说得差了,亲戚间互相救助本是应当,我家虽比不得姨妈家里巨富,却也不少这两千两银子,若真贪这点银子,两年前我就该请师父明码标价,还等到今天吗?”
“在金陵时,就听说薛大哥性情急躁,哪知到了京城仍不安生,被人略微挑拨,就做出这种荒唐事,所以才想出这个法子来,算是给他个教训,要他以后做事的时候想想后果,免得闯下大祸,悔之晚矣,这都是做兄弟的一番好意,哪知竟惹得姨妈误会了。”
薛姨妈听他说起薛蟠爱惹事的性子,心中也自感叹,说道:“我又何尝不知他性子不好,我与你姐姐几番劝他,总不能改好,如今竟劳动环儿也为他操心,真真…”
她转头看向贾母,说道:“环儿年纪虽小,可性子沉稳大气,我见过的这些子弟,没一个比得上他,老太太真好福气啊。”
呵呵。
贾母现在有些难受。
原本是要重责他的,谁知道事情的转折让她完全跟不上节奏,前面怒不可遏的情绪还没有退去,马上就要夸赞他了?
而且,姨太太…
刚才向我哭诉,要训诫环儿的是你,现在把他夸上天的也是你,你情绪转变如此之快,会不会显得我有点呆?
贾母干笑两声,说道:“这孩子做事总是出人意料。”
“环儿,这件事你做的很好,兄弟姊妹之间就是应该互相扶持,只是你无论如何不该打李嬷嬷,咱家对待下人向来宽容,更不用说这种上年纪的老人。”
李嬷嬷感动得快哭出来。
老太太终于记起我来了。
贾环冷笑道:“待下人固然应当宽容,却不能纵容,如果做了好事却没有赏赐,谁还喜欢做好事,如果做了坏事却没有惩罚,谁还忌惮做坏事,老太太怪我打她,怎么不问她都做了什么?”
贾母也有些奇怪,环儿纵然张扬了些,可也不至于随意在她院里打人,李嬷嬷到底做了什么,惹他这样生气。
贾环于是将李嬷嬷方才与晴雯冲突始末讲述一遍,有道:“我今天打她,为的两件事,第一件是捧高踩低。”
“咱家的这些仆人都生着一颗富贵心,两只势利眼,喜欢捧高踩低,老太太是最聪明的人,自然看得明白,只可惜她踩错了人,她以为晴雯跟了我,地位从此一落千丈,就可以任她欺负,这却是她瞎了心,我院里的人被人欺侮,我却不能为她出头,以后谁还肯为我尽心做事,所以我要打她,让她明白,我院里哪怕一只狗儿猫儿出去,也由不得别人随意欺负。”
贾环这话说得掷地有声,不仅晴雯眼中忽然焕发光彩,连其他姑娘和丫鬟们也都是心头大震。
这几代,贾家的子弟大多不良,花天酒地,纨绔不肖者多,好一些的如贾宝玉,虽然没有一般纨绔的恶习,却也软弱没有筋骨,他们何曾见过这样直挺挺,硬朗朗的男子形象,一时间只觉心神摇动,心潮起伏,不能自已。
贾环继续道:“第二件是她不该侮辱到我身上,呵,凤凰高枝,狗尾巴草,今天我当着老太太和太太的面问一句,谁是凤凰高枝,谁是狗尾巴草?”
李嬷嬷被他震慑得心惊胆战,上下牙齿战战有声,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贾母和王夫人也都头疼不已,这个李嬷嬷这样大的人了,怎么就不知道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
环儿如今得了圣眷,你说他是狗尾巴草,置皇上的脸面于何地?
就算环儿还是以前的地位,话也不能这样说。
不管嫡庶之间多么泾渭分明,表面上也都是提倡兄友弟恭,而不能公然侮辱庶出的主子,要不然这个家很快就人心离散,家不成家了。
贾母怒道:“你这老货,我不过近年精力不济,不能管事,就纵得你成这个样子,来人,把这老货打三十杖,送到下面去看守田庄,不许她留在府里。”
薛家的金锁居然是中空的,里面藏有纸条,这事连薛家人都不知道,而贾环却知道。
事情如此稀奇,以至于众人一时间都忘了此时正在问罪于他,全都眼巴巴看着贾环,等他解释。
只听贾环轻声说道:“救赎之道,就在其中。”
“什么?”
薛姨妈和宝钗一时不明他的意思。
贾环笑道:“宝姐姐看看手里的纸条就知道了。”
宝钗忙将纸条展开,两母女一起看去,却见上面有一行字,正是:救赎之道,就在其中。
与贾环方才所念分毫不差。
薛姨妈抚着额头,说道:“哎哟,真把我搞糊涂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宝钗也睁着水杏般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他。
贾环笑道:“这只金锁是我亲手打造,我自然了解它的底细。”
屋里的人,隔间的人,都被这句话惊得张大了嘴,半天不能合拢。
贾环要的就是这个反应,他笑道:“将金锁交给宝姐姐的和尚正是我的师父,两年前我随师父云游到金陵,听人说薛家的姑娘患有怪疾,遍请名医也不能治好,我知道薛家与贾家是姻亲,薛家的姑娘自然也就是我的姐姐了,因此就请师父出手,给宝姐姐开了一张方子,又恳请师父开金口,给宝姐姐留下一句吉谶,镌刻在这只金锁上,正是这八个字…”
“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他这些话自然都是胡扯。
给宝钗方子,传下吉谶,都是癞头和尚本来就要做的事,和他没什么关系。
不过金锁的确是他打造的。
癞头和尚本来只会留下那八个字,由薛家自己打造金器镌刻,当时贾环正在练习五行法术,于是顺便利用御金术打造了一只金锁,又在里面留下那张纸条,不过是效仿前世某部经典影片的桥段,跟自己玩一个谁都听不懂的梗,纪念再也不能找回的时光,没想到随手的安排,竟然在这时发挥作用。
薛姨妈惊喜道:“就说呢,那位大师忽然出现,给宝儿留下方子和金锁,又飘然离去,原来是环儿的好意。”
“别说两千两银子,就再多钱也是应当的。”
贾环笑道:“姨妈这话却说得差了,亲戚间互相救助本是应当,我家虽比不得姨妈家里巨富,却也不少这两千两银子,若真贪这点银子,两年前我就该请师父明码标价,还等到今天吗?”
“在金陵时,就听说薛大哥性情急躁,哪知到了京城仍不安生,被人略微挑拨,就做出这种荒唐事,所以才想出这个法子来,算是给他个教训,要他以后做事的时候想想后果,免得闯下大祸,悔之晚矣,这都是做兄弟的一番好意,哪知竟惹得姨妈误会了。”
薛姨妈听他说起薛蟠爱惹事的性子,心中也自感叹,说道:“我又何尝不知他性子不好,我与你姐姐几番劝他,总不能改好,如今竟劳动环儿也为他操心,真真…”
她转头看向贾母,说道:“环儿年纪虽小,可性子沉稳大气,我见过的这些子弟,没一个比得上他,老太太真好福气啊。”
呵呵。
贾母现在有些难受。
原本是要重责他的,谁知道事情的转折让她完全跟不上节奏,前面怒不可遏的情绪还没有退去,马上就要夸赞他了?
而且,姨太太…
刚才向我哭诉,要训诫环儿的是你,现在把他夸上天的也是你,你情绪转变如此之快,会不会显得我有点呆?
贾母干笑两声,说道:“这孩子做事总是出人意料。”
“环儿,这件事你做的很好,兄弟姊妹之间就是应该互相扶持,只是你无论如何不该打李嬷嬷,咱家对待下人向来宽容,更不用说这种上年纪的老人。”
李嬷嬷感动得快哭出来。
老太太终于记起我来了。
贾环冷笑道:“待下人固然应当宽容,却不能纵容,如果做了好事却没有赏赐,谁还喜欢做好事,如果做了坏事却没有惩罚,谁还忌惮做坏事,老太太怪我打她,怎么不问她都做了什么?”
贾母也有些奇怪,环儿纵然张扬了些,可也不至于随意在她院里打人,李嬷嬷到底做了什么,惹他这样生气。
贾环于是将李嬷嬷方才与晴雯冲突始末讲述一遍,有道:“我今天打她,为的两件事,第一件是捧高踩低。”
“咱家的这些仆人都生着一颗富贵心,两只势利眼,喜欢捧高踩低,老太太是最聪明的人,自然看得明白,只可惜她踩错了人,她以为晴雯跟了我,地位从此一落千丈,就可以任她欺负,这却是她瞎了心,我院里的人被人欺侮,我却不能为她出头,以后谁还肯为我尽心做事,所以我要打她,让她明白,我院里哪怕一只狗儿猫儿出去,也由不得别人随意欺负。”
贾环这话说得掷地有声,不仅晴雯眼中忽然焕发光彩,连其他姑娘和丫鬟们也都是心头大震。
这几代,贾家的子弟大多不良,花天酒地,纨绔不肖者多,好一些的如贾宝玉,虽然没有一般纨绔的恶习,却也软弱没有筋骨,他们何曾见过这样直挺挺,硬朗朗的男子形象,一时间只觉心神摇动,心潮起伏,不能自已。
贾环继续道:“第二件是她不该侮辱到我身上,呵,凤凰高枝,狗尾巴草,今天我当着老太太和太太的面问一句,谁是凤凰高枝,谁是狗尾巴草?”
李嬷嬷被他震慑得心惊胆战,上下牙齿战战有声,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贾母和王夫人也都头疼不已,这个李嬷嬷这样大的人了,怎么就不知道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
环儿如今得了圣眷,你说他是狗尾巴草,置皇上的脸面于何地?
就算环儿还是以前的地位,话也不能这样说。
不管嫡庶之间多么泾渭分明,表面上也都是提倡兄友弟恭,而不能公然侮辱庶出的主子,要不然这个家很快就人心离散,家不成家了。
贾母怒道:“你这老货,我不过近年精力不济,不能管事,就纵得你成这个样子,来人,把这老货打三十杖,送到下面去看守田庄,不许她留在府里。”
薛家的金锁居然是中空的,里面藏有纸条,这事连薛家人都不知道,而贾环却知道。
事情如此稀奇,以至于众人一时间都忘了此时正在问罪于他,全都眼巴巴看着贾环,等他解释。
只听贾环轻声说道:“救赎之道,就在其中。”
“什么?”
薛姨妈和宝钗一时不明他的意思。
贾环笑道:“宝姐姐看看手里的纸条就知道了。”
宝钗忙将纸条展开,两母女一起看去,却见上面有一行字,正是:救赎之道,就在其中。
与贾环方才所念分毫不差。
薛姨妈抚着额头,说道:“哎哟,真把我搞糊涂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宝钗也睁着水杏般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他。
贾环笑道:“这只金锁是我亲手打造,我自然了解它的底细。”
屋里的人,隔间的人,都被这句话惊得张大了嘴,半天不能合拢。
贾环要的就是这个反应,他笑道:“将金锁交给宝姐姐的和尚正是我的师父,两年前我随师父云游到金陵,听人说薛家的姑娘患有怪疾,遍请名医也不能治好,我知道薛家与贾家是姻亲,薛家的姑娘自然也就是我的姐姐了,因此就请师父出手,给宝姐姐开了一张方子,又恳请师父开金口,给宝姐姐留下一句吉谶,镌刻在这只金锁上,正是这八个字…”
“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他这些话自然都是胡扯。
给宝钗方子,传下吉谶,都是癞头和尚本来就要做的事,和他没什么关系。
不过金锁的确是他打造的。
癞头和尚本来只会留下那八个字,由薛家自己打造金器镌刻,当时贾环正在练习五行法术,于是顺便利用御金术打造了一只金锁,又在里面留下那张纸条,不过是效仿前世某部经典影片的桥段,跟自己玩一个谁都听不懂的梗,纪念再也不能找回的时光,没想到随手的安排,竟然在这时发挥作用。
薛姨妈惊喜道:“就说呢,那位大师忽然出现,给宝儿留下方子和金锁,又飘然离去,原来是环儿的好意。”
“别说两千两银子,就再多钱也是应当的。”
贾环笑道:“姨妈这话却说得差了,亲戚间互相救助本是应当,我家虽比不得姨妈家里巨富,却也不少这两千两银子,若真贪这点银子,两年前我就该请师父明码标价,还等到今天吗?”
“在金陵时,就听说薛大哥性情急躁,哪知到了京城仍不安生,被人略微挑拨,就做出这种荒唐事,所以才想出这个法子来,算是给他个教训,要他以后做事的时候想想后果,免得闯下大祸,悔之晚矣,这都是做兄弟的一番好意,哪知竟惹得姨妈误会了。”
薛姨妈听他说起薛蟠爱惹事的性子,心中也自感叹,说道:“我又何尝不知他性子不好,我与你姐姐几番劝他,总不能改好,如今竟劳动环儿也为他操心,真真…”
她转头看向贾母,说道:“环儿年纪虽小,可性子沉稳大气,我见过的这些子弟,没一个比得上他,老太太真好福气啊。”
呵呵。
贾母现在有些难受。
原本是要重责他的,谁知道事情的转折让她完全跟不上节奏,前面怒不可遏的情绪还没有退去,马上就要夸赞他了?
而且,姨太太…
刚才向我哭诉,要训诫环儿的是你,现在把他夸上天的也是你,你情绪转变如此之快,会不会显得我有点呆?
贾母干笑两声,说道:“这孩子做事总是出人意料。”
“环儿,这件事你做的很好,兄弟姊妹之间就是应该互相扶持,只是你无论如何不该打李嬷嬷,咱家对待下人向来宽容,更不用说这种上年纪的老人。”
李嬷嬷感动得快哭出来。
老太太终于记起我来了。
贾环冷笑道:“待下人固然应当宽容,却不能纵容,如果做了好事却没有赏赐,谁还喜欢做好事,如果做了坏事却没有惩罚,谁还忌惮做坏事,老太太怪我打她,怎么不问她都做了什么?”
贾母也有些奇怪,环儿纵然张扬了些,可也不至于随意在她院里打人,李嬷嬷到底做了什么,惹他这样生气。
贾环于是将李嬷嬷方才与晴雯冲突始末讲述一遍,有道:“我今天打她,为的两件事,第一件是捧高踩低。”
“咱家的这些仆人都生着一颗富贵心,两只势利眼,喜欢捧高踩低,老太太是最聪明的人,自然看得明白,只可惜她踩错了人,她以为晴雯跟了我,地位从此一落千丈,就可以任她欺负,这却是她瞎了心,我院里的人被人欺侮,我却不能为她出头,以后谁还肯为我尽心做事,所以我要打她,让她明白,我院里哪怕一只狗儿猫儿出去,也由不得别人随意欺负。”
贾环这话说得掷地有声,不仅晴雯眼中忽然焕发光彩,连其他姑娘和丫鬟们也都是心头大震。
这几代,贾家的子弟大多不良,花天酒地,纨绔不肖者多,好一些的如贾宝玉,虽然没有一般纨绔的恶习,却也软弱没有筋骨,他们何曾见过这样直挺挺,硬朗朗的男子形象,一时间只觉心神摇动,心潮起伏,不能自已。
贾环继续道:“第二件是她不该侮辱到我身上,呵,凤凰高枝,狗尾巴草,今天我当着老太太和太太的面问一句,谁是凤凰高枝,谁是狗尾巴草?”
李嬷嬷被他震慑得心惊胆战,上下牙齿战战有声,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贾母和王夫人也都头疼不已,这个李嬷嬷这样大的人了,怎么就不知道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
环儿如今得了圣眷,你说他是狗尾巴草,置皇上的脸面于何地?
就算环儿还是以前的地位,话也不能这样说。
不管嫡庶之间多么泾渭分明,表面上也都是提倡兄友弟恭,而不能公然侮辱庶出的主子,要不然这个家很快就人心离散,家不成家了。
贾母怒道:“你这老货,我不过近年精力不济,不能管事,就纵得你成这个样子,来人,把这老货打三十杖,送到下面去看守田庄,不许她留在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