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都市 > 穿越七零年代手握空间我独自美丽 > 第73章 小火慢熬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冯娟被领到了从前自己爹娘住的东屋。当她看到雪白的墙壁和叠得整整齐齐的被褥时,当场红了眼眶。

冯期期让她坐下,给她擦去泪水:“小姑,你是长辈,要在我这个小辈面前做好榜样啊,不要动不动就哭。”

“期期,小姑怎么都没想到,最后是你救了我。”冯娟仍旧控制不好情绪。

“小姑啊,你可别太激动。因为好日子才刚刚开了一个头。你现在就开始哭,等咱们将来住上砖瓦房,住上小洋楼时,你岂不是要天天以泪洗面?”冯期期佯装发愁。

听到侄女这么说,冯娟收了眼泪,破涕为笑。

冯娟回家的消息如同长了脚一般,不到一个小时就跑遍了磨盘村。

从前和冯家好的人家真心为她高兴;和冯家关系差的人家直翻白眼。这个翻白眼的人中就包含了张巧珍。

冯国光听说小妹回来了,非常想去看看。倒不是因为别的,只是想显摆一下他去给她出过头。万一他小妹高兴,和期期说说好话,就让他回老宅住呢。

他现在住的这个破地方真是太吓人了,总有一种墙随时会倒的感觉。

如果这想法让冯期期知道,也只能送他一句:想瞎了心了,

可冯国光也稍微知道一点好赖,就是去看病人不可以空手。但他手里除了有几斤高粱米之外就啥也没有了。所以他才急得直转圈,让张巧珍白眼翻了一圈又一圈。

张巧珍现今在磨盘村可以说是完全没了人缘。老话说“秦桧还有两三好友呢”,但张巧珍没有。

首先说她心眼毒,卖侄女;再说她背叛自己亲娘亲大哥;最后还有传言说她不正经,半夜光屁股去洗澡。

这三项罪名一下来,张巧珍的名声顶风臭出十里地。别看冯国光现在对她不咋地,那还多亏他能和她说几句话呢。

按理说冯国光名声也好不到哪去,但是他跑去为冯娟出头的举动让他在群众中赢得一些好感,认为他本来是个不错的人,就是张巧珍把他蒙骗了。

狗尿苔是不济,但人家长在了金銮殿上。冯国光是垃圾,但他生在了磨盘村,所以村里的人能更大限度美化冯国光,却无法原谅张巧珍。

冯国光这边找不到礼物,但村长媳妇刘翠兰,吴婶子等人却都早早准备好了。

冯期期还和冯娟在屋里说话呢,就听见吴婶子穿透力极强的声音传进屋里:“这下可好了,娟儿也回来了,不用受李家的窝囊气了!”

冯娟坐在屋里顺着窗户缝往外看,却没见到人影。

都多少年没听过吴嫂子的大嗓门了。现在听来,如此亲切。

“哈哈哈哈,吴婶子真厉害,人还没到呢,声音先来了。小姑你待着,我去迎迎她们。”冯期期推门就走到屋外。

此时恰好刘翠兰和吴婶子正走到冯家大门。冯期期笑着给两位婶子开门。

两位婶子进屋后自然先对冯娟一顿嘘寒问暖。等关心过后,就开始关注冯期期家的墙了。

“哎呦,屋里墙这么糊可真亮堂,比我家报纸糊的可墙多了。”吴婶子放下手里的小筐,抬头环视大白墙,啧啧赞叹。

“可不。咱家也是报纸糊的,本来还合计挺好呢,结果这么一比,啥也不是!”刘翠兰随声附和。

没人再提关于李家的不愉快,只当是一次普通的探病,也作一次久别的重逢。

两位婶子临回家前各自留下十个鸡蛋,冯期期没有推辞,而是愉快收下了。很多时候,在真心面前就不必那么见外,否则很容易把真心推远。

冯娟觉察到了家中的变化,但她很聪明地选择了闭嘴;她同样也觉察出了期期的变化,但她觉得生活把侄女变成了和自己完全不同性格的人是幸运,既然有能力让自己活得好,为什么要忍气吞声。

冯期期已经把前世奶奶家的铁锅拿了出来,放在了外面简易灶上。虽然自己做饭不太好吃,但做饭这个重任她还是担负起来的。

冯娟刚出院,需要吃有营养的东西。冯期期想了想,就从空间里拿出两只干海参,放在盆里泡发开。

冯期期记得,从前奶奶做了一次关节手术,医生说可以适当吃些海参。海参具有生血养血促进钙吸收等等功效。她觉得冯娟应该也适合吃。

从前为了照顾奶奶,她还特意学了海参粥的做法。

熬海参粥,最好选择大米,也可切适量的瘦肉丁,再搭配上葱姜和盐,小火慢熬,一锅鲜美有营养的粥就做成了。

冯期期在院子里忙活,没过多久,冯娟在屋里就闻到了一股鲜甜的香味。像是肉味,但却比肉味更鲜美。

到家后的冯娟终于放松下来,很快就迷迷糊糊睡起来。但是没过多久,她就被一阵奇异的香味勾引得睁开了眼睛,她发现侄女正一脸坏笑用小手把粥的香味往她鼻子下面扇呢。

“小姑,你起来喝粥。”冯期期笑眯眯。

“这是什么粥?”冯娟看着碗里白白黑黑的粥发出疑问。白色的她认识,是大米,那黑色的是什么呢?

“就是好东西。你放心喝吧。一会我去借大丫二丫,锅里还有很多,给她们带份了。”冯期期说着,就把粥递到了冯娟眼前。

冯娟接过碗,香味更浓。她忍不住吞咽了一下口水。接着拿起汤匙,一口一口喝了起来。

香甜软糯的米粥顺着她的喉咙滑进食管,一阵温暖袭来,不知为何,这种感觉让人想流泪。但是冯娟忍住了。她觉得在小辈面前,不应该总是脆弱,否则实在腻歪。

冯期期也捧着碗斯哈斯哈喝得欢畅。喝过粥后,冯期期就去找了老丁头,还得麻烦他陪她走一趟梨树村。

大人腿脚好,翻小山是最快的路径。但冯期期不认为一个五岁一个三岁的小孩能有这腿力。所以赶牛车去接无疑是最稳妥的方法。

冯期期这次直接去了老丁头家请。此时丁家刚吃完午饭,丁家儿媳妇正在院子里晾衣服呢。见是冯期期来了,很热情地打招呼。

今天她公公给拿回了两个鸡蛋,说就是期期丫头给的。虽然家里孩子多,没人就能轮上一小口,但那感觉也让人开心。

“期期快进屋。”丁老太笑呵呵地说。

“丁奶奶,我来是请丁爷爷陪我去趟梨树村的, 我两个表妹还在那呢,我小姑身体还得再养养,所以让我去接。”冯期期边说边从兜里掏出一把硬糖。这个时候硬糖外交非常好使。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