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现代言情 > 四月归春 > 第54章 与君别,无甚念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宫外传来叩门声,在深夜显得格外响,不一会儿固颐从外间疾步走来。

“皇上,瑶光殿的宫人来传,淑妃娘娘生产了,是难产,请皇上过去一趟。”

他站起身定了定神:“松延,你留在这里,将熙嫔照看好。”

临到门口,又吩咐道“没有朕的允许,不准她离开太极殿。”

瑶光殿内灯火通明,一众宫人步履匆匆但还算井然有序。贵妃站在正殿前,见肖承前来,远远的便迎上去。

“皇上,淑妃情况不好,臣妾,臣妾真是为妹妹着急,却也帮不上忙”。

肖承看向她,见贵妃发髻上只簪着一支素钗,脸上脂粉斑驳,眼里泛起血丝,想必是晚上赶过来,在瑶光殿守了许久。

他语气稍显温和,说道:“你去歇着吧,朕进去看看”。

话音刚落,贵妃上前挡在他面前说道:“皇上还是去暖阁等吧,寝殿内有御医和稳婆在,我们去了也帮不了忙,何况,皇上现在不宜进产房。”

这种情况,他进去的确只会添乱,遂点点头,说道:“也罢,太后那边先别说,太后身子不好,等淑妃平稳了再派人通传。”

贵妃倏的跪在地上,颤抖着声音,回道:“请皇上恕罪,通传的宫人已连夜出宫了”。

肖承皱眉,脸上明显有着不悦,她急忙开口:“臣妾回宫前,太后特意吩咐,若淑妃有事,务必立即告知。太后还给了臣妾一块令牌,可随时遣人出宫,太后忧心皇孙之心,臣妾实不忍拒绝”。

见她如此说,肖承没有多言,挥手让她退下,独自走到殿前的空地上站着。他心里挂念着宋慕荷,心绪难平,淑妃又不知安危,他竟生出无能为力的感觉来。

今夜是满月,月光清冷的洒在他身上,衬得他离索淡漠,全然没有往日帝王的威仪。可不知为何,贵妃远远的看着突然感到一阵心寒。

肖承看向窗户上人影攒动的景象,发现自己已许久未见过淑妃,连她的样貌都记不清楚。淑妃从来不会主动来寻过他,两个人像是陌生人般生活在皇城内,却偏偏有了骨血的关联,想到这世上马上就会出现一个流着他血脉的小婴儿,嘴角上扬透出些许柔情来。

也不知过了多久,殿内传来一阵骚动,然后是清亮的孩啼声,在这座皇城,已有十几年没有这样的声音了,衬得陈砖旧瓦都敞亮起来。

无论如何,这是他的第一个孩子,他面上露出喜色,快步往走上前去,宫人急急的跑出来报喜。

“恭喜皇上,是一位小公主。”

他甚是满意,小公主最好不过了,他定要让她活得自由畅快,不必像自己过去那般谨小慎微,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他笑着接过襁褓,看着怀中这个眉眼似他的小人,心都柔软下来。下一刻,他想起宋慕荷,不知能否有机会得到属于他们的孩子,心中又溢起苦涩。

殿内又是一阵喧闹,伴随着哭声,御医跌跌撞撞的跑来,跪伏在地。

“皇上,臣无能,淑妃娘娘难产出血,止不住了。此刻,此刻只在弥留之际”。

肖承将小公主交给奶娘,不顾贵妃的劝阻进了产房,一股浓烈的血腥味迎面扑来。绕过门口的屏风,他看到淑妃,那个曾经驰骋马背,洒脱快意的女子,在棉被下毫无生气,只剩胸前微弱的起伏。

他没有亲手杀过人,却有许多人因他而死,他坐在床头看着淑妃,他从未想过,后宫女子竟也会为他而死。

“皇上”。

淑妃睁眼,见肖承坐在床边。

她挣扎着想要起来,肖承按住她的肩头,温言道:“你好生躺着,不要用力。”

淑妃似是知道自己命数将近,望着门外,眼里尽是不舍,肖承赶忙唤来固颐,让他把小公主抱来。

“臣妾只有两个请求。”她已无力再多说,额头的头发被汗濡湿,似乎是用尽全力在说话。

肖承伸手替她理了理头发,内心生出荒凉之感:“你说”。

“我的女儿,能受皇上庇护,我的父亲,能得皇恩另待。”她说的很慢却坚定。

她的眼睛直直看着肖承,想要他的承诺,可她还没有来得及等到,也没有来得及见小公主一面,便垂下手去。

肖承阖上眼,指尖微颤,徐徐回道:“朕答应你。”

他与淑妃并无多少情分,许久未见甚至连面容都显得陌生。可因为他,她被困在红墙内度过了她最年少的年华,除了把命留在这里,还留下她的女儿,是的,她到最后一刻都不愿承认这是他们的女儿。

肖承走在甬道上,圆月仍挂在半空,静静的看着人世间的悲欢聚散。固颐跟在肖承身后,见他的背影竟有些踉跄,都说帝王无情,可帝王也是人,会伤会痛,固颐垂下眼,心里哀叹一声。

“朕去偏殿歇一会儿”。

肖承走到寝殿门口,却迟迟没有进去,他只觉得身心俱疲,转头去了偏殿。固颐算算时间,不到两个时辰便该上朝,又去忙着替肖承准备上朝的事情。

肖承躺在矮榻上,丝毫没有睡意。信国公子嗣单薄,只有一个儿子,早年间殉于战场,淑妃后来便一直由他抚养长大,祖孙感情深厚,她的离世必定牵涉信国公的态度乃至边境安稳。眼下还有许多事需要细致安排,他没有时间去做儿女情长的伤感,心里已开始盘算着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如他所料,信国公的辞呈只比太后回宫晚一天。唯一的孙女儿没了,忠国公一切的努力似乎都没有意义,他年事已高,此事对他的打击不可谓不大。可忠国公在边境威望极高,若他突然离开,只怕已经偃旗息鼓的边境战事会再起。

太后回宫,也为此事忧心不已。

“太后,淑妃已去,皇上哀思,您万万要保重才是,小公主还要靠您呢。” 这几日,都是贵妃陪在太后身边,小公主也在太后宫中养着。

“信国公那边定要个说法,他不安,则边境不安,哀家如何放得下心。女人生产,本就是在鬼门关去转一圈,这种事如何说的准,淑妃也是可怜,当真是福薄之人。”

贵妃用锦帕攒了眼角:“嫔妾也是女人,见不得淑妃妹妹这样凄惨”。

她叹口气,有些迟疑:“若当真福薄,便也罢了。只是,近几日,宫中有传言,说淑妃之死尚有疑点。”

太后脸上显出惊噩之色:“你说什么,即是传言,便应及时遏制,若任由谣言散布,有损皇室威严不说,传到信国公耳中,只怕再生事端。”

“嫔妾最初也只是偶然听说,对这种无事生非的传闻也是不信的,早已吩咐下去万不可再传。”

贵妃低下头,犹豫着说道:“可昨晚嫔妾抓住了一名宫女。”

贵妃抬眼看太后,见太后并没有打断她的意思,接着说道:“昨夜宫门落锁后,侍卫在御湖边下抓到一名宫女,此人行事鬼祟,也不说自己是哪个宫的。侍卫今早将人带到嫔妾宫中,嫔妾一问,才知她是长乐宫的宫女兰溪。她亲口承认,淑妃是被煕嫔所害。”

“煕嫔?熙嫔和淑妃一向没有交集,怎么会害她?此事可有依据?”太后很是震惊。

“那宫女说,曾在长乐宫中见过沉心,沉心是瑶光殿负责淑妃饮食的宫女。她若想在其中动手脚,不是难事。”

“实沉心见熙嫔倒也不能断定什么,可昨日兰溪无意间跟煕嫔提起,她知道她们见面的事,竟引得煕嫔要杀她灭口。她只能连夜逃出长乐宫,这才捡回一命。”

“这不过是一面之词,不能轻信”。

太后听罢,并未有过多表情,贵妃也没有接话,只等着太后自己思虑,

半晌,太后才发话:“将那两个宫女带过来,哀家要亲自审问。贵妃,你要记住,此事尚无定论,不要声张。”

两个宫女很快便被带到万寿宫,太后一一问了话,和贵妃所言一致。更重要的是,太后派人在沉心的住处搜到了物证。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